-
江宇舟:“中国制造正四面楚歌”?大可不必陷入“关税焦虑症”
最后更新: 2024-07-25 13:42:25五、反制手段渐趋丰富,模式格局长远可期
针对欧盟与美国掀起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浪潮,首先需要承认,对我们必然会产生压力,不会有兵不血刃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产业基础和宏观战略,一定能奠定最终的胜局。
这是一场长期的作战,但我们完全不必被那些“都在加征关税”的大新闻所干扰。这场经济持久战,我们有着比《论持久战》那个年代丰沛得多的系统资源,我们的工具箱甚至会是全球功能最完整、动力最强大的。
在最基础的企业应对层面,除了上文已经提及的较厚的利润区间,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实现了全球布局。不仅是整车厂已经初具“日不落”雏形,配套零部件也同步出海,我们已经具备并不断强化在海外铺设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能力。
如果欧盟要步美国后尘,那正如笔者上一篇专栏标题说的那样“想要彻底封堵中国,除非屏蔽全球”。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海外建厂现状霞光智库&和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十大趋势洞察报告》,2024-5
此外,即使是在欧洲市场,多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已官宣、或正在计划在欧洲开设工厂,以规避关税风险。比亚迪2023年底宣布将在匈牙利建一家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据匈牙利当地媒体报告,该工厂计划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今年4月,奇瑞汽车与西班牙本地公司达成一项合资协议,将在西班牙开设其第一家欧洲工厂。此外,东风 、上汽等中国车企也正在寻求在欧洲开设工厂,在欧洲实现生产本地化。
企业和产业链走向全球,本就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环节,在增厚自身效益的同时,扩大全球利益。在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具备规模化走向全球的条件下,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应对手段也将大大丰富。如何选择投资对象国、提供多少本地就业岗位、获取多少税收减免和其他补助,这其中都提供了大量的操作空间。即使欧盟加征关税,也可以通过上述手段充分消化、有力反制,并且以经济手段促成它们内部的分化。
这种手段不止用于欧盟,对美国同样如此,所以像加州州长这样的美国地方领导会单独访华并获得高规格礼遇,而美国屡屡挥舞关税大棒,在自己内部都遭到了一些地方政府和大量企业家的抵制,反而加剧了美国的撕裂,让那句“中美关系的希望在民间”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要扩大国际合作而非关门主义。事实也一再证明,在他国关门时候我们坚持开放,反而会让我们不管是自身利益、团结范围还是应对手段都更为丰富。这是不以贸易保护主义者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行政手段无法打破。
从更宏观的市场角度来看,中国新能源品牌整体呈现“价降、量涨、质高”的状态,与欧美车企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特色和精神面貌。这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价格战”、“内卷”所能解释的,背后正是完整的产业配套与持续的技术赋能持续提升之功。
当前全世界经济的复苏动能依然偏弱,消费者购买力问题困扰各大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并且持续深化对“价廉物美”的定义,甚至能让关税大棒更多打到贸易保护国自己品牌的屁股上,结合上文提到的全球布局,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会说,加征关税对中国车企走向世界的脚步,只能迟滞,无法阻碍。
当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需求端也正在升华,在德勤“为什么选择电动汽车”的调查中,只有中国消费者把更好的驾驶体验、而不是更低的成本放在了首位。这短短一项之差,背后其实体现了市场业态、产品供应和消费观念的逐渐领先。德勤《2023年全球汽车消费者调查:全球焦点国家》,2023-2
思略特的调研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中国汽车消费者对功能与场景的需求最为清晰全面。上述调研均来自外资机构,最大程度上杜绝了“自卖自夸”嫌疑。普华永道思略特《2023年数字化汽车报告(首篇)》,2023-4
总之,依托全产业链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开拓能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远不止是靠价格在做输出,而是结合了生产模式、完善配套、对外开放、智能化赋能所形成的一个大型产业系统集成,而这种集成在终端场景的应用是在不断挖掘着生产生活的互联互通、高效便捷,正在逐步构建生产生活的新模式。如果以贸易保护主义,死守本土的低效生产,自绝于这套模式,从长远来看,损失的一定不是我们。
也只有在上述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的关税报复才会更加有力。笔者始终认为,单纯的报复只是互相伤害,而如何能够在打击对方不合理行为时,还能扩大自身利益,才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
在前文中,笔者也多次提到中美贸易战之后顶层设计的巧妙,并没有停留在对等报复,反而让外贸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我们对于欧盟若干尖端技术,以及与特定国家的产业合作还需深化的前提下,自然不可能如西方贸易保护者那样肆意扩大打击面。但可以精准实施,譬如之前已经提到的大排量汽车、譬如对特定国家的农产品和高端奢侈品。重点可以放在具有超额收益的非必需品、具有广泛就业人群的商品以及与我们当前社会导向需求不符的商品上。将这种打击措施与正常的市场推进结合起来,不仅实现斗争的有礼有节,而且能让自己的效益最大化。
当然,中国车企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远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还有不少需要提高的地方,诸如提升品牌意识、开展针对性服务、建立销售网络、优化服务售后。而身处竞争激烈的发达国家市场,无疑能加速解决这些短板,反哺于国内新能源企业做好内功,变得更为强大,这也是欧盟市场能够带给我们挑战与机遇并存之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廖一恒 
-
工行、农行下调存款利率,5年定期年利率仅1.8%
2024-07-25 08:33 金融观察 -
观复博物馆回应“倒闭、破产”传闻
2024-07-25 07:30 -
北京:上半年地区GDP实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
2024-07-24 20:49 中国经济 -
单厂2000万千瓦!TCL中环与沙特签约海外最大规模硅片厂
2024-07-24 20:40 能源战略 -
巴黎开奥运,义乌“过春节”
2024-07-24 20:39 观网财经-海外 -
全球稳定币单季交易4万亿美元,香港试水做“沙盒”
2024-07-24 18:45 观网财经-金融 -
没有股权的宗馥莉,为何对娃哈哈如此重要?
2024-07-24 18:06 观网财经-消费 -
财政部: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1.9%
2024-07-24 17:16 金融观察 -
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与苹果首席运营官会谈
2024-07-24 17: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用户10亿,月活5亿,微信小游戏的“小生意”
2024-07-24 17: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第二艘国产大邮轮最新进展:2026年底交付、2027年在广州运营
2024-07-24 15:37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就砸到马斯克头上了?
2024-07-24 15:30 美国政治 -
马斯克:全自动驾驶将在12.6版本后进入中国
2024-07-24 15:05 -
Meta推“最强开源模型”,扎克伯格称用闭源防中国行不通
2024-07-24 12:53 观网财经-科创 -
对华壁垒、千亿补贴都没用,破产潮席卷美国光伏
2024-07-24 12:01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出海商家,可能是第一批吃到AI螃蟹的人
2024-07-24 11:53 人工智能 -
河南省长:希望富士康进一步扩大在豫产业布局
2024-07-24 11:42 富士康 -
华谊兄弟10亿买来的冯小刚公司股权,如今3.5亿卖掉抵债
2024-07-24 11:27 中国电影 -
华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学校、专业、学历
2024-07-24 11:19 华为 -
再次爆发!今明两天可能出现地磁暴:我国将现极光活动
2024-07-24 10:08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46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