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亲历美国高校抗议现场: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最后更新: 2024-05-11 16:15:19哥大抗议学生团体的谈判代表也坚决不退让,强调就算校方要求延长警力,抗议活动仍将持续。
纽约警方进入汉密尔顿大厅 截图自CNN视频
美国校园抗议热度高居不下,暗藏政治力量角逐
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范教授指出,这些发生冲突升级的大学大多位于美国东北地区,即美国的政治中心,此次抗议也显示出其背后各方政治力量的暗流涌动。尤其随着今年大选临近,这种力量角逐也在慢慢显现。
美国《国会山报》4月24日曾报道称,高校抗议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后,“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国会朝圣地”,当时至少有8名国会议员不远千里赶到哥大校园,并且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对犹太学生处境的担忧。
身陷“弹劾”困境的众议院议长约翰逊排场最大,24日在一众共和党议员的陪同下前往哥大发表讲话。顶着嘘声一片,他不仅公开要求哥大校长若处理不当应辞职,还暗示出动国民警卫队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在哥伦比亚大学召开记者会 图自视觉中国
“现在美国高层比较统一的思想,就是把校园抗议这个事和反犹主义扯到一块去,包括拜登政府也是这样,这就是大选带来的影响之一。”范教授分析道,“对美国的政治选举候选人来说,他必须要做出明确表态,拜登政府现在就是两难,一边他得罪不起以色列的院外游说势力,另一边又要争取阿拉伯裔的选票。”
范教授说,目前美国共和、民主党的两个“老人家”,特朗普和拜登,在选票上都没有明显优势。而拜登作为现任总统,必须要为当下的混乱负责,因此他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大;相比之下,特朗普就不用操心再做进一步讨好犹太人的举动,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他是犹太人的朋友。”
部分美政客“甩锅”中国,体现出美国自信心下降
除了给美国高校这一系列抗议活动贴上“反犹”标签,在这个敏感时刻,还有不少美国政客借机秀“存在感”,声称活动中存在“外部煽动力量”,更有甚者故技重施“甩锅”中国,无中生有指责中国“资助”了抗议组织。
范教授认为,美方的这一惯常操作,一方面是为今年大选服务,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的自信心下降,“美国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观点,他们认为自己强大,不在意外国的影响。但近年来我们看到美国对于所谓外界影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个人而言,和美国学者打交道也好,去看美国政客的发言也好,美国的自信心比原来有所下降,这一点比较明显。”
“遇事不决甩锅中国”,也凸显出美国内社会分裂和政治分裂问题日益严重,美国内部政治紧张局势必须要树立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以转移矛盾。
在范教授看来,这些大多是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年任期中对美国社会和政治造成的长期负面影响,尤其是“冲击国会山事件”进一步催化了美国内社会和政治分裂,催生美国民众对自己国家的担忧,这种情绪也导致此次校园抗议声浪异常强烈。
“事实上过去这两三年,美国人特别是一些精英阶层,他们对于他自己国家的捍卫,或者对自己国家的担忧是非常明显的。因为(2021年)1月6日国会山事件的发生,让他们认为自己国家正在遭受到严重的侵蚀,这也是此次抗议活动反应激烈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2021年1月6日,美国华盛顿,“国会山骚乱”现场
当地时间周二,纽约市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再次向哥伦比亚大学示威学生下最后通牒,措辞升级。其表示,他们坚持认为哥大的示威活动“受到了外部专业煽动者的支持”,一些与哥大“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正怀着险恶动机占领校园”,再次要求学生们离开营地。
根据纽约警方的最新通报,目前确认了一名“职业抗议者”丽莎·菲瑟安(Lisa Fithian)的身份,她自70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美国全国各类运动中。
“咱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对于不同语境下“外部因素”一词的辨别,范教授特别补充道:“有些校方他说的‘外部因素’,它指的是外国因素,还有一些则指的是学校外部的美国人。我们在看这些言论的时候要小心仔细一点。”
校园抗议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对美国社会的总体影响不大
尽管此次美国高校公开支持巴勒斯坦、批评谴责以色列的声量空前巨大,但范教授认为,这一系列抗议活动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与1960年代的美国大学生反越战运动更是不能相提并论,顶多是这些历史学生运动的某种传承和效仿,“在我的表述里,我更愿意将这场活动称为现象,而不是运动。”
他说,不要说对美国社会的一个整体影响,这场抗议甚至对于大学内部的影响都不是全面的,光看伯克利分校就能窥见一二。“每天固定的地方有声援巴勒斯坦的活动,但在离这个场地几十米开外的地方,你同样可以看到举办亚洲文化节的,举办美食节的,校门口是络绎不绝的毕业生在留影,校园里该上课的上课,该喝咖啡的喝咖啡。”
范教授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美国真正拥有决策权的人更多站在以色列的一边。他提到今年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做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有好感的只有18%。
“咱们看到大学校园里面,巴勒斯坦的支持者多一点,但要美国全国范围来看的话,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人更多。从整个美国社会来看,支持以色列的力量更大一点,数量上它就处于绝对优势,其实际影响力更是望尘莫及。亲巴勒斯坦势力在当下的国际背景下自然受到了许多关注,但它背后究竟积蓄了多少力量,有待观察”,他说。
范教授预测,只要以色列不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有关的校园抗议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战争的最后一天,但学生活动的激烈程度会逐渐降温,趋于平缓。不过,美国社会对于自身受到挑战与侵犯的担忧,仍将是一个沉疴积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还想留下一小支驻军,美官员承认:是一厢情愿
2024-05-11 15:47 美国一梦 -
我国民航最长直飞国际客运航线开通,全长超1.4万公里
2024-05-11 15:25 航空航天 -
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国事访问
2024-05-11 14:55 中国外交 -
美国将在菲部署中导,副外长孙卫东:中方严重关切
2024-05-11 14:38 中国外交 -
他“复活”了《联合国宪章》:这里有很多本!
2024-05-11 14:36 巴以恩仇录 -
南非紧急“上书”国际法院:勒令以色列撤出拉法
2024-05-11 13:51 巴以恩仇录 -
中美就气候问题进行会谈:双方将开展相关技术合作
2024-05-11 13:35 中美关系 -
-
“富士康美国建厂是骗局,特朗普挖坑给自己跳”
2024-05-11 12:11 美国一梦 -
“照你说的,我们是输给中国了吧?”,她被问住了
2024-05-11 11:21 中美关系 -
“西班牙、爱尔兰等国本月承认巴勒斯坦,后续还有更多”
2024-05-11 10:59 巴以恩仇录 -
“美国想玩权游,中国会反击”
2024-05-11 10:38 新能源汽车 -
“中印边境局势稳定可控,两军已在边界西段4个点位实现脱离接触”
2024-05-11 10:08 龙象之间 -
-
习近平结束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2024-05-11 09:24 -
投票开始前,以色列代表当众用碎纸机粉碎联合国宪章
2024-05-11 09:09 -
“美国一再使用否决权,不符合负责任大国担当”
2024-05-11 08:31 巴以恩仇录 -
如何构建中美之间合作的蓝海,而非竞争的红海?
2024-05-11 08:20 中美关系 -
最后一天,印度从马尔代夫全部撤军
2024-05-11 08:14 龙象之间 -
“电动汽车关税将升至100%,还要对医疗器械下手”
2024-05-11 07:55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168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11“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5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11最新闻 Hot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