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商品为什么在华不吃香了?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尽管日韩货在华销量有所下滑,但相较于国货而言,日韩企业的确在一些领域仍保有优势。”石先进说,“首先是技术比较优势。日本和韩国的一些企业在一些电子产品、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仍具备领先优势,在精密加工和高品质表面处理方面也比中国企业做得更好。”
日本安川电机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日经中文网)
陈子雷则提到,过去中国消费者看好日韩商品,尤其是境外消费带动了国内消费,但现在逐渐出现了疲劳感。像汽车、电饭煲还有马桶盖这类商品属于耐用消费品,重复消费的周期较长,其他的一些非耐用消费品,当时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在国内市场,日韩的日常消费品质量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价格竞争力弱一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下降明显。几个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了日本和韩国品牌销售的下滑。
陈子雷提及日系车时说,他们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下降,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井喷式爆发,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随着新能源这种新兴业态的发展,中国的成就却为世界瞩目,日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2021年进博会,丰田推出的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氢燃料电池车(澎湃影像)
他表示,日企在中国消费者需求及汽车行业转型方面出现了失误。虽然日本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和销售上占据比较大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包括在中国现地生产销售,因为它涉及加氢站建设、售后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日企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取得很大突破。
至于当下的市场情形是否会演变为长期趋势,陈子雷坦言,“我们更需要从长远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也不能过早地对日韩一些品牌的销售的下滑太过乐观,这既有消费者消费模式转变的因素,也受到疫情期间收入下降的影响。所以要用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个问题。”陈子雷说,中国市场的变化也能给日韩企业带来商机,但这取决于他们是否能用战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中国市场;是否能够在研发制造、工艺和生产方面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能够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这都是日韩产品在华销量能否得到恢复的关键问题。
中国品牌“登陆”日韩,竞争之外还要看到广阔合作前景
感受到中国品牌壮大的,其实远不止国内消费者。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在基础科研及核心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厚积薄发,中国制造早已摆脱了“廉价”和“低端”的标签,逐渐成为海外消费者的“心头好”。
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海淘市场的核心贸易国,韩国消费者通过电商购买中国高性价比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攀升。中新网去年12月报道称,“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等大促期间,韩国人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上抢购中国货,甚至让海关物流中心都发生了“爆仓”,还在韩国带火了电竞键盘、筋膜枪、咖啡机、盲盒潮玩等新国货。根据移动数据分析平台App Annie的统计,2022年“双十一”期间,速卖通成为韩国下载量第一的购物类APP,超过韩国最受欢迎的当地电商平台Coupang。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因高性价比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李天国说,“韩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在过去中韩贸易之中,中国在更多地进口韩国品牌的制成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正在走进韩国家庭,受到韩国消费者喜爱,中韩贸易中的中方逆差也在大幅下滑,这也代表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李尚勋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企业的产品有自身的价格优势,在全球很多国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现在,中国产品不仅仅拥有价格优势,技术和品质也在快速提升。
“从这个角度看,在韩中国产品的人气上升,其实不足为奇。我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韩国消费者选择中国商品。”他说。
海信在日本的线下门店(资料图)
如今,中国品牌正努力抓住新消费趋势的有利时机,在日本市场开疆拓土。目前比亚迪已占据日本电动大巴近七成份额,比亚迪的电动乘用车ATTO 3 已于今年1月31日在日本上市销售。比亚迪还规划,到 2025 年底前,在日本全国开设 100 家门店,以满足日本市场的相关需求。
《日本经济新闻》在去年9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中国厂商在日本家电市场存在感逐渐增加,例如海信集团在日本设立了研发基地,并开始销售自主规格的产品。报道特别指出,中国家电在日本以前只注重低价格,现在则面向日本厂商关注度较为薄弱的年轻人制造商品,由此在垄断市场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其商品开始摆放在日本量贩店的醒目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产品在日本销量的确是有增长的,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过陈子雷也提醒,虽然比亚迪已经建立了桥头堡,但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还可能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比亚迪要面临日本汽车行业协会制定的苛刻指标,比亚迪是否能够达到环境和安全技术方面的指标,从而顺利地在日本进行销售,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投放的宣传片截图
“双方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陈子雷认为,从总体上看,日韩仍然在一些关键制造业的技术和工艺方面领先世界,中国企业则可以在消费新业态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商机进军日本,给当地带去新的消费模式。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同日韩开展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展望未来,石先进说:“当前,三国相互之间都有着较强的市场依赖,中国也在亚洲供应链中发挥着中枢地位。RCEP生效也对中国产品打开日韩市场有一定助力作用,随着中国出口品牌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度提升,为进军日韩做足了准备。未来三国应继续就维护亚洲供应链的稳定、畅通、高效运转保持密切合作。”
李天国也强调,在竞争之外,中韩企业更应看到广阔的合作前景。
“中韩两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充分发挥两国比较优势,加强贸易与产业投资合作,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分工关系。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与技术的进步,两国的比较优势领域出现较大变化,两国在一些产业领域的竞争性也随之增强,这对中韩产业合作与贸易带来一定的挑战。”
李天国强调,中韩需要根据这种新的变化趋势,及时地调整投资与贸易结构,挖掘像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药、智能物流、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另外,两国也需要加强战略沟通,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把握好双边关系的大方向,共同实现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印度宣布与马来西亚贸易可用印度卢比进行结算
2023-04-02 14:12 印度惊奇 -
俄外长:新版外交政策构想将美国列为主要威胁来源
2023-04-02 13:50 俄罗斯之声 -
选举舞弊?美媒被诉“诽谤”,或赔16亿美元
2023-04-02 10:41 美国一梦 -
拜登视察灾区,看着稿子把地名念成“滚石镇”
2023-04-02 10:31 -
俄罗斯回击:这件事让对手如鲠在喉
2023-04-02 10:19 俄罗斯之声 -
武契奇:中国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2023-04-02 10:00 观察者头条 -
十余年后首访!中东关系又有新变化
2023-04-02 09:44 -
德防长:不再用库存武器援乌,补缺口要到2030年…
2023-04-02 09:29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奉劝英方:不要把手伸得太长
2023-04-02 08:18 观察者头条 -
北京直达欧洲!首列抵达莫斯科州
2023-04-02 07:36 -
头疼、恶心...美国“毒火车”事故调查人员也出现症状
2023-04-01 21:46 美国一梦 -
绍伊古:大幅增加高精度武器产量
2023-04-01 20:57 俄罗斯之声 -
“中方主张所有有核国家不应在境外部署核武并应撤出境外核武”
2023-04-01 19:34 乌克兰之殇 -
美军最高将领:美对华言论过热,应该降降温
2023-04-01 17:48 中美关系 -
特朗普被起诉后,纽约加大警力部署,部分民主党人“居家办公”
2023-04-01 16:11 -
“冯德莱恩正竞选北约秘书长”
2023-04-01 16:10 欧洲乱局 -
“就俄乌冲突,中国甚至是唯一能力挽狂澜的国家”
2023-04-01 16:10 乌克兰之殇 -
哈里斯到非洲秀支持,结果到处都是“中国足迹”…
2023-04-01 15:48 非洲之窗 -
时隔18小时,伊万卡打破沉默
2023-04-01 15:10 美国政治 -
知名外企负责人接连访华,马斯克或四月开启中国行
2023-04-01 14:14
相关推荐 -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