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与权力的游戏…年均上千起铁路事故,美国为何吸取不了教训?
最后更新: 2023-02-22 22:23:30拜登制造监管“真空期”
除了美国资本与权力的游戏给美国铁路安全制造了一个长期难以根治的“毒瘤”,这次次俄亥俄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后,拜登政府在后续处理方面也广受批评。
彭博社2月18日的报道指出,拜登尚未提名负责管理危险物质运输的联邦机构的负责人。自拜登2021年1月上任以来,运输部的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一直没有负责人。
曾在小布什政府领导该机构的布里格姆·麦考恩(Brigham McCown)说:“还没有正式提名负责人,我认为这是个问题。如果发生了火车事故,我会在24小时内赶到现场,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公众放心。”
一名白宫官员在声明中说,政府对一直担任该机构负责人的副局长的能力有信心,但没有说明拜登为什么没有提名该机构的局长。
据悉,该机构负责规范列车车厢的设计和安全规范,是支持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脱轨事故进行调查的机构之一。
Vox在16日的报道指出,火车事故的挑战之一是,涉及这么多不同的参与者,他们的责任程度各不相同。
火车和轨道由私人公司拥有,他们负责自己的维护和检查,这也意味着很多关于他们运作的信息是不公开的。但由于铁路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国家产业,联邦政府在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的监管被几个机构分散,令人困惑:
地面运输委员会(The Surface Transportation Board)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负责铁路网络经济,包括生产率调整和建设。
美国交通部下属的联邦铁路管理局(Federal Railroad Administration)负责管理铁路安全。
运输部下属的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Pipeline and Hazardous Materials Safety Administration)专门监督通过铁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
如果事故发生后的化学物质最终溢出,美国环保署就会监测污染情况。
如果泄漏发生在水域附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等机构也可以参与进行威胁评估。
最后,由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进行事故调查。
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一户家庭看着列车脱轨现场 图源:澎湃影像
拜登1.2万亿美元基建法案,和货运铁路没关系
美国包括铁路在内的基建大多都因为老旧而广受诟病,拜登刚上任就瞄准基建这张“大饼”,试图搞一个雄心勃勃的基建法案。但是经过两党数月的漫长拉锯,这个法案在2021年11月通过的时候,比起最初已经“缩水”大半。
观察者网查询这份从最初4万亿美元“缩水”到1.2万亿的基建法案发现,其中包括1020亿美元的铁路资金(包括660亿美元是预付拨款,360亿美元完全授权的资金),而大部分资金旨在改善客运铁路,并非是这次事故的货运铁路。
根据上述基建法案,美铁获得了41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220亿美元是预付拨款,190亿美元是完全授权资金)。而其他以客运铁路为中心的项目,包括联邦-州际客运铁路合作项目等,总共获得了440亿美元的资金。
俄亥俄州事故发生后,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就在推特上将矛头指向这份基建法案,批评它没有为铁路安全分配更多的资金。
而早在一年多前基建法案签署时,就有不少报道披露,这“1.2万亿”背后充满着利益交换——拜登拿到了政绩,议员为家乡们赢得了项目,造就一场表面没有输家的“金钱狂欢”。
2021年4月拜登刚开始“推销”基建计划时,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就给《纽约时报》透露说,他的电话已经被打爆了,国会议员们都开始疯狂游说,试图给自己青睐的项目“开后门”。
当时《纽约时报》就整理过哪些参议员们赢得了他们喜欢的项目和关键资金。比如该法案将授权拨款在阿拉斯加重建一条高速公路。而阿拉斯加正是共和党重要谈判代表、参议员丽莎·穆尔科斯基(Lisa Murkowski)的家乡。
至于其中为铁路拨出的资金是为了“解决美铁的维护积压问题,以及升级从华盛顿到波士顿的线路”。要知道,拜登是美国铁路公司的忠实用户,他从参议员开始,就坐火车上下班,《纽约时报》统计,他乘坐这条线路往返了大约8000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 责任编辑: 徐蕾 
-
美媒称韩国部队锅是“美军剩菜”,评论区精彩了
2023-02-22 22:12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机制第26次会议
2023-02-22 21:52 龙象之间 -
王毅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中俄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2023-02-22 21:31 中俄关系 -
塔利班为防“西方阴谋”,禁止女性避孕?阿塔:假新闻
2023-02-22 21:11 -
涉“监听门”,丹麦前防长被控泄露国家机密
2023-02-22 21:08 -
商务部:高度关切日方半导体管制动向
2023-02-22 20:58 -
“西方品牌离开了俄罗斯,但没完全离开”
2023-02-22 20:55 俄罗斯之声 -
赫什:美欧多方知道“北溪”被炸实情,包括参建管道公司的老板
2023-02-22 20:39 欧洲乱局 -
当着意大利总理面,泽连斯基回击贝卢斯科尼
2023-02-22 20:0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与普京会晤:中俄关系成熟坚韧,稳如泰山
2023-02-22 20:02 中俄关系 -
重新参与核武条约?俄对美开出条件
2023-02-22 20:01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不会变成另一个美国,华春莹晒图给出十个原因
2023-02-22 18:46 中美关系 -
德国:不再要求从中国入境者提供阴性证明,反向旅行者仍需提供
2023-02-22 18:05 -
外交部:中日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2023-02-22 17:47 -
美媒急着澄清:摔的真不是拜登!
2023-02-22 17:20 -
西雅图通过这项法令,印度裔不开心了
2023-02-22 16:48 -
英国也抨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不会袖手旁观
2023-02-22 16:34 不列颠 -
日本海滩现“神秘”大球, 海保人员懵了:没见过
2023-02-22 16:33 -
乌克兰官员:要求禁止在乌发行《原子之心》,这游戏“有毒”
2023-02-22 16:27 -
终于肯喝了,但又没完全喝…
2023-02-22 16:24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19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59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