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与权力的游戏…年均上千起铁路事故,美国为何吸取不了教训?
最后更新: 2023-02-22 22:23:30华尔街、铁路公司、华盛顿:金钱与权力的游戏
制定列车安全措施并防止未来发生灾难,需要更强有力的监管和监督,但美国政府一直没有做到。
布蒂吉格21日把责任都推给了铁路公司:“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是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铁路公司,它与同行站在一起,一次次地抵制监管,试图淡化、削弱或在某些情况下取消重要的铁路安全规则,而他们往往得手。”
但他没说出口的是,那些帮助铁路行业游说的人,往往都与美国政客有直接关系。
除了有关危险品铁路运输的规定被游说、直至被废除之外,美国铁路另一项旨在加强铁路安全的规定——列车主动控制系统(PTC)也在游说中一拖再拖,这些年多起有人伤亡的铁路事故,事后分析都认为:若当时启动了PTC系统,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2007年11月30日,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在芝加哥南部的一起货运列车相撞事故造成多人受伤。这起事故后,敦促安装PTC系统的声音开始出现(PTC系统用于限制列车的不安全运行状态,或在列车发生碰撞之前自动制动。PTC可以监测列车的位置和行驶速度,比如火车接近弯道时若速度过快,系统会自动减速;在发生碰撞风险时,会强制调整速度)。
2008年,国会通过一项法律,要求铁路公司在2015年底前实施PTC。但这之后,铁路公司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说活动,以推迟这项规定。
包括美铁在内的铁路公司不愿意投入资金来升级系统,来自华尔街的直接压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新闻网站The Intercept在2015年就曾爆料过,在2009年的一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美国证券公司Dahlman Rose & Co时任金融分析师杰森·塞德尔(Jason Seidl)问诺福克南方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克·穆尔曼(Wick Moorman):“你们这些人在游说PTC方面能做些什么?”。分析师想知道,考虑到遵守PTC规则的成本,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穆尔曼说,他和其他铁路管理人员正忙着“教育国会议员这项立法的影响是什么。”塞德尔则鼓励穆尔曼“进一步教育”他们。
游说和其他政府记录显示,铁路行业广泛寻求在PTC规则上影响联邦铁路管理局和国会。铁路公司包括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CSX铁路公司等,都雇佣了一小批游说者。但致力于推迟和削弱PTC规则的最大最著名游说团,是美国铁路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ailways),该协会雇佣的游说者与华盛顿关系十分密切,包括:
1、琳达·达施勒(Linda Daschle),她是前民主党参议院领袖汤姆·达施勒(Tom Daschle)的妻子,她代表美国铁路协会为PTC进行游说。
2、两党游说二人组麦克斯·桑德林(Max Sandlin)和文·韦伯(Vin Weber)都是前国会议员,也都替美国铁路协会为PTC进行游说。
3、另一个两党游说团队,包括前参议员约翰·布鲁(John Breaux)、密西西比州共和党前参议员特伦特·洛特(Trent Lott),他们也是代表美国铁路协会就PTC问题进行游说的注册会员。
4、美国铁路协会的纳税申报表显示,SKDKnickerbocker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担任公关和广告顾问。SKDK是一家公共事务公司,由前白宫通讯主任安妮塔·邓恩(Anita Dunn)等民主党高级职员,以及CNN撰稿人希拉里·罗森(Hilary Rosen)领导。
5、前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凯瑟琳·希金斯(Kathryn Higgins)曾代表美国铁路协会为PTC进行游说。
6、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前众议员威廉·利平斯基(William Lipinski),代表美国铁路协会为PTC进行游说。他的儿子现在是国会议员,在众议院交通委员会任职。
据ABC新闻2016年10月报道,铁路游说团在2015年花费了3000万美元。在2008年至2015年期间,该行业在游说活动上花费了3.16亿美元,在让国会议员连任上又花费了2400万美元。在2015年至2016年的竞选周期中,铁路公司还向个人成员提供了超过700万美元的捐款。
由于游说活动,PTC系统并没有在原定的2015年底完全实施,之后一拖再拖。而美国铁路的悲剧也不停发生。
2015年5月,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一列载有238名乘客和5名列车员的客运列车在从首都华盛顿开往纽约途中,驶经一处弯道时因速度过快发生脱轨,造成8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
2016年9月,新泽西州一列开往纽约曼哈顿的通勤列车冲进车站,造成1人丧生,108人受伤。
2017年12月,美国华盛顿州发生列车严重出轨事故,造成3人死亡,逾百人受伤……
这些事故发生后,媒体都披露称,这些列车没有装设或没有启动PTC系统,事后调查也发现,而这项限制列车不安全运行状态的PTC系统,很可能可以阻止悲剧发生。
标签 美国- 责任编辑: 徐蕾 
-
美媒称韩国部队锅是“美军剩菜”,评论区精彩了
2023-02-22 22:12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机制第26次会议
2023-02-22 21:52 龙象之间 -
王毅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中俄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2023-02-22 21:31 中俄关系 -
塔利班为防“西方阴谋”,禁止女性避孕?阿塔:假新闻
2023-02-22 21:11 -
涉“监听门”,丹麦前防长被控泄露国家机密
2023-02-22 21:08 -
商务部:高度关切日方半导体管制动向
2023-02-22 20:58 -
“西方品牌离开了俄罗斯,但没完全离开”
2023-02-22 20:55 俄罗斯之声 -
赫什:美欧多方知道“北溪”被炸实情,包括参建管道公司的老板
2023-02-22 20:39 欧洲乱局 -
当着意大利总理面,泽连斯基回击贝卢斯科尼
2023-02-22 20:0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与普京会晤:中俄关系成熟坚韧,稳如泰山
2023-02-22 20:02 中俄关系 -
重新参与核武条约?俄对美开出条件
2023-02-22 20:01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不会变成另一个美国,华春莹晒图给出十个原因
2023-02-22 18:46 中美关系 -
德国:不再要求从中国入境者提供阴性证明,反向旅行者仍需提供
2023-02-22 18:05 -
外交部:中日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2023-02-22 17:47 -
美媒急着澄清:摔的真不是拜登!
2023-02-22 17:20 -
西雅图通过这项法令,印度裔不开心了
2023-02-22 16:48 -
英国也抨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不会袖手旁观
2023-02-22 16:34 不列颠 -
日本海滩现“神秘”大球, 海保人员懵了:没见过
2023-02-22 16:33 -
乌克兰官员:要求禁止在乌发行《原子之心》,这游戏“有毒”
2023-02-22 16:27 -
终于肯喝了,但又没完全喝…
2023-02-22 16:24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