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与权力的游戏…年均上千起铁路事故,美国为何吸取不了教训?
最后更新: 2023-02-22 22:23:30【文/观察者网 徐蕾】美国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已经过去将近20天。
2月20日,诺福克南方公司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脱轨事件迄今已污染了至少1.5万磅(6804kg)土壤和110万加仑(416万升)水。
2月21日,曾因事故后10天才发声而饱受批评的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试图挽救形象。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中承认自己反应迟缓,在指责铁路公司抵制监管的同时,承诺要加强检查,并研究发布新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早在2014年火车脱轨事故泄漏近50万加仑原油后,安全新规就被提上日程。但在遭到铁路行业游说后,2015年奥巴马政府出台的安全新规限制并没有特别严格。三年后,特朗普政府废除了该规定,理由是:成本超过了收益。
诺福克南方公司2015年的游说文件截图
美国货运铁路产业价值800亿美元,线路里程14万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产业。庞大的货运铁路网几乎贯穿美国的每一个地区,连接着沿海大都市和中部小镇,运输着美国28%的货物。但是对于铁路安全,美国却是从来没有认真过,一直在“大事故—反思—遗忘”的循环中习以为常。
布蒂吉格之前在后知后觉回应俄亥俄列车脱轨事件时,就曾说过:“美国每年有1000多起火车事故。”
所以,为什么美国对性命攸关的铁路安全问题如此漠视?旨在防止事故的铁路新规为什么总是没法落地?观察者网查阅美国过去近20年的铁路事故数据、国会立法、铁路公司游说文件等资料发现,关于每个民众生命的铁路安全,在美国,只是一场金钱与权力的博弈。首先,一些旨在提高铁路安全的新规均遭到了铁路公司与协会的游说,游说成员与国会关系密切,在2008年至2015年期间,该行业在游说活动上花了3.16亿美元,在让国会议员连任上又花费了2400万美元。
其次,列车事故发生后,政府的监管被几个机构分散,十分混乱;而拜登至今尚未提名负责管理危险物质运输的联邦机构的负责人。
最后,拜登一年前几经周折终于签署的1.2万亿美元基建法案,其实大部分都拨给了客运铁路,而忽视了美国庞大的货运铁路网。
美国,“平均每天发生3起脱轨事故”
根据美国联邦统计数据,2021年是可获得数据最近一年,共发生1627起涉及客运和货运列车的火车事故中,有8人死亡,118人受伤。在过去一二十年里,这是相当典型的数据。
其中,列车脱轨是最常见的火车事故类型,根据美国运输统计局和联邦铁路管理局的数据,从1990年到2021年,平均每年有1705次列车脱轨。就2021年来说,1627起火车事故中,有1087辆火车脱轨。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发生90起脱轨事故,每天发生3起脱轨事故。只是,这些事故通常不是灾难性的,因为不涉及死亡、受伤或危险物质,所以不会成为全国性新闻。
从1990年到2021年,平均每年有1705次列车脱轨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华尔街日报》14日的报道就援引联邦数据表示,近年来火车脱轨的数量一直在下降,其中一小部分脱轨导致有害物质的释放。自2012年以来,涉及危险物质泄漏的事故下降了55%,99%以上的车辆到达目的地时没有发生泄漏。
但是《今日美国》的报道就指出,由于列车长度增加、数量减少,所以一些有关铁路事故的数据有时候会给人一种错觉:过去10年发生的事故似乎减少了。
但根据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今年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里,随着火车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重,报告的事故总数以及有150节或更多车厢的列车在主要轨道上发生事故的比例都有所上升。监管机构还发现了更多违反危险材料规定的行为,联邦官员发现,过去五年火车上的违规行为比前五年增加了36%。
就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来说,《今日美国》对每百万英里火车事故率的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的事故率一直在逐步上升;危险品车受损或脱轨的数量也在增加,2012年有14辆受损或脱轨,2020年达到117辆,2021年是85辆。
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和减少火车事故的方法,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方法太昂贵了。
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联邦铁路局表示,一些刹车系统“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和制动性能”,但由于成本问题,列车公司一直不愿投资。特别是,铁路行业一直依赖于一种被称为“精确调度铁路”的系统,该系统积极优化,以尽可能少的工人运送尽可能多的货物,铁路工人甚至没有带薪病假。这也直接导致了去年闹得很凶的铁路工人大罢工,最后国会不得不出面干预。
联邦铁路局研发办公室的前负责人史蒂文(Steven Ditmeyer)告诉Vox:“有些事情是可以做到的,问题是要花钱才能实施。如果铁路公司开始缩短列车,华尔街就会惩罚他们。”
Vox这样比喻:“投资者要求削减支出的压力可能比火车头还要强大”。
标签 美国- 责任编辑: 徐蕾 
-
美媒称韩国部队锅是“美军剩菜”,评论区精彩了
2023-02-22 22:12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机制第26次会议
2023-02-22 21:52 龙象之间 -
王毅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中俄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2023-02-22 21:31 中俄关系 -
塔利班为防“西方阴谋”,禁止女性避孕?阿塔:假新闻
2023-02-22 21:11 -
涉“监听门”,丹麦前防长被控泄露国家机密
2023-02-22 21:08 -
商务部:高度关切日方半导体管制动向
2023-02-22 20:58 -
“西方品牌离开了俄罗斯,但没完全离开”
2023-02-22 20:55 俄罗斯之声 -
赫什:美欧多方知道“北溪”被炸实情,包括参建管道公司的老板
2023-02-22 20:39 欧洲乱局 -
当着意大利总理面,泽连斯基回击贝卢斯科尼
2023-02-22 20:0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与普京会晤:中俄关系成熟坚韧,稳如泰山
2023-02-22 20:02 中俄关系 -
重新参与核武条约?俄对美开出条件
2023-02-22 20:01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不会变成另一个美国,华春莹晒图给出十个原因
2023-02-22 18:46 中美关系 -
德国:不再要求从中国入境者提供阴性证明,反向旅行者仍需提供
2023-02-22 18:05 -
外交部:中日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2023-02-22 17:47 -
美媒急着澄清:摔的真不是拜登!
2023-02-22 17:20 -
西雅图通过这项法令,印度裔不开心了
2023-02-22 16:48 -
英国也抨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不会袖手旁观
2023-02-22 16:34 不列颠 -
日本海滩现“神秘”大球, 海保人员懵了:没见过
2023-02-22 16:33 -
乌克兰官员:要求禁止在乌发行《原子之心》,这游戏“有毒”
2023-02-22 16:27 -
终于肯喝了,但又没完全喝…
2023-02-22 16:24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64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256“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6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