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巴黎机场生活了18年的伊朗男子去世,他的故事曾被拍成电影《幸福终点站》
-
陶梦时间有限
(观察者网讯)据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幸福终点站》的原型人物、曾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生活了18年的伊朗男子梅赫兰·卡里米·纳塞里(Mehran Karimi Nasseri),因心脏病发作在戴高乐机场去世。而在几周前,作为无家可归者的纳塞里回到机场,又开始在这里生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据美联社11月12日报道,纳塞里1945年出生于伊朗苏莱曼(Soleiman),该地区在当时属于英国管辖下的伊朗的一部分。他的父亲是伊朗人,母亲是英国人。1974年,纳塞里离开伊朗到英国学习。之后,纳塞里回到伊朗,但因抗议议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的统治,他被监禁并被驱逐出境,并且没有护照。随后,纳塞里前往欧洲,在几个国家申请政治庇护,最终比利时的联合国难民署向他发放了难民证书。
然而,纳塞里流离失所的生活并未结束。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日报道,1988年,纳塞里在经由比利时和法国前往英国的途中弄丢了证明他难民身份的文件,据美联社称,他装有难民证书的公文包在巴黎被盗。
没了证件,纳塞里不能登上飞往英国的飞机,他也不被允许离开巴黎戴高乐机场进入法国。又因为他没有官方文件,法国也没有可以将他驱逐出境的国家。据CNN称,纳塞里很快就成了国际上的烫手山芋,因为他的案子在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官员之间反复讨论。
在此情况下,1988年8月,纳塞里住进了戴高乐机场。年复一年,纳塞里睡在机场一张红色塑料长凳上,和机场工作人员交朋友,在员工设施里洗澡,写日记,阅读报纸和杂志,并逐渐在乘客中成了小名人。
梅赫兰·卡里米·纳塞里资料图
1999年,已经在戴高乐机场生活了11年的纳塞里终于获得了比利时授予他的难民资格,这些文件允许他前往比利时,在那里他将得到庇护和帮助。但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当时告诉美联社,在航站楼生活多年对纳塞里的精神状态造成了影响,他们怀疑他是否会离开。
“我希望他能尽快启程,因为住在机场航站楼的地下是不正常的,也不健康,”机场医生菲利普·巴布(Philippe Bargain)说,他曾试图帮助纳塞里。“但问题是,他不敢离开。他在这里僵化了。”汉莎航空的尤特·兰伯顿(Ute Lamberton)也表示,纳塞里已成为机场的一部分,“他就像一个在监狱里待了多年的囚犯被告知自由了。我不知道他在外面能不能活下来。”
对于比利时授予的难民资格,纳塞里称,他既惊讶,又对离开机场一事感到不安。他在当时告诉美联社,“最终,我会离开机场,但我仍在等待护照或过境签证。”
也是在1999年,纳塞里还获得了留在法国的权利。据法新社12日报道,纳塞里当年表示,“我不太确定我想做什么,留在鲁瓦西(戴高乐机场的所在地)还是离开。我有文件,我可以留在这里,我想,在做决定之前我应该仔细研究所有的选项。”但最终,纳塞里没有离开机场。“他再也不想离开机场了,”纳塞里的律师克里斯蒂安·布尔盖(Christian Bourguet)当时说。“他害怕走。”
2004年,纳塞里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时的照片 图自美联社
直至2006年,纳塞里因病住院,在他入住机场的18年后,他首次离开机场。之后,纳塞里住进了巴黎的一个收容所。几周前,纳塞里再次回到戴高乐机场,又开始了在机场的生活。
据机场发言人告诉CNN,在纳塞里在一家养老院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从9月中旬开始,“以无家可归者的身份回到了机场的公共区域”。发言人补充说,纳塞里是机场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整个机场社区都很喜欢他,我们的工作人员多年来尽可能地照顾他,尽管我们更希望他能找到一个真正的避难所。”
而在11月12日中午左右,纳塞里在他称之为家的机场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巴黎机场的一名官员告诉美联社,在纳塞里出现病情后,警方和一个医疗小组对他进行了治疗,但未能挽救他的生命。据法新社报道,一名机场官员还表示,在纳塞里身上发现了几千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纳塞里不同寻常的经历曾引起好莱坞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注意,并启发了电影《幸福终点站》的创作。这部影片由美国男影星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主演,他饰演了一名东欧男子维克多·纳沃斯基(Viktor Navorski)。在影片中,纳沃斯基在抵达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后得知家乡发生政变,他的旅行证件作废不被美国承认,他被拒绝入境美国却又不能回国,被迫滞留机场。这部电影在2004年上映后获得了普遍好评,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全球票房达2.19亿美元。
《幸福终点站》中的汤姆·汉克斯(左)
梅赫兰·卡里米·纳塞里与《幸福终点站》海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陶梦 
-
拜登口误让东盟“瞬间”有了南美成员...
2022-11-13 18:39 -
全球首例:百岁高龄捐献者用肝脏救人
2022-11-13 17:39 医学 -
美民主党拿下参议院,拜登回应
2022-11-13 16:52 美国政治 -
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手语翻译演员被辞退,只因他是白人…
2022-11-13 15:33 -
美财长喊话共和党人:这一问题“不容谈判”
2022-11-13 15:21 美国政治 -
就只是谈一谈?美气候特使直言:不会赔偿
2022-11-13 13:28 极端天气 -
美国机密报告:阿联酋一直在操纵美国政治
2022-11-13 12:56 美国政治 -
意大利和法国因为这个吵起来了,欧盟紧急介入
2022-11-13 11:19 欧洲乱局 -
伊拉克、阿富汗、阿桑奇,美记者连番质问博尔顿,被驱逐…
2022-11-13 11:01 -
拿下内华达州,美民主党将继续控制参议院
2022-11-13 10:50 美国政治 -
美国航展,两架二战老飞机相撞坠毁
2022-11-13 10:13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5991例、死亡调减39例
2022-11-13 07:50 美国一梦 -
李克强出席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022-11-13 07:49 -
联合国报告:本月15日全球人口将达80亿
2022-11-13 07:31 -
乌方:可能于明年下半年恢复与俄和谈
2022-11-13 07:24 乌克兰之殇 -
“韩国压力很大:日本当年就是这样被美国掏空的”
2022-11-12 21:50 观察者头条 -
美国女婴感染后住院3天花掉14万,保险公司先不干了
2022-11-12 19:08 -
墨西哥政府用费城街景警告年轻人别吸毒,美国人急了
2022-11-12 19:08 -
“要让每个巴西人都吃得上饭!”说完卢拉哭了
2022-11-12 16:01 -
俄罗斯再追加200人,拜登兄妹被“拉黑”
2022-11-12 15:5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1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