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被曝曾以为与沙特达成“石油秘密协议”,如今感觉被欺骗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有‘秘密石油协议’,至少美方是这么想的。尽管拜登总统访问了沙特,沙特仍推动了减产石油,这让美国感到愤怒,因为他们感觉被欺骗了。”
围绕着当前美沙两国关系的纷纷扰扰,《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0月26日发布一篇长篇文章,再度披露了不为人知的幕后情况。
报道称,曾怒批沙特是“贱民国家”的拜登今夏冒着“被打脸”的风险访问了该国,而其高级助手们则以为,他们已和沙特达成一项有关在年底前增产石油的“秘密协议”,共分为两部分,这有助于证明拜登此次违背竞选承诺而与沙特王室接触的访问是合理的。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履行第一部分“秘密协议”后,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联盟“欧佩克+”(OPEC+)10月初却宣布减产石油,这和拜登政府认为自己已谈妥的协议结果恰恰相反,这也因此引发了两国间近期的激烈交锋,美国对于沙特的“欺骗行为”感到十分愤怒。
《纽约时报》指出,过去半年发生的一切,犹如一出充斥着“一厢情愿”、“错失信号”、“指责失信”的故事,美沙两国间存在相互误解,拜登政府非但没有修复美沙关系,反而加剧了这一双边关系的动荡。而对于沙特王储,报道认为,他很明显地想要摆脱沙特对美国的长期依赖,想要真正通过自己控制沙特。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拜登与沙特关系不睦,幕僚欲悄悄修复
这则长篇披露文章的开头,《纽约时报》表示, 本文内容是基于对美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官员的采访,以及知悉美沙两国间讨论的中东专家的采访,向读者暗示了文章的真实性很高。
随后报道指出,在拜登执意踏上充满争议的沙特之行时,美国国会议员们就在机密简报会和石油增产协议中被告知,此访的好处巨大,可以促使沙特在9月至12月增产石油。而这,也正是如今美国政府对沙特感到愤怒的原因。随后,报道详细说明了其中的细节。
事实上,拜登政府官员从今年春季就开始计划美沙领导人举行峰会,他们也知道,今夏若接连出访以色列和沙特会招致批评。此外,拜登在竞选期间就曾因“卡舒吉遇害案”谴责过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批评沙特是“贱民国家”,上任后也始终拒绝同沙特王储一对一会晤。
但拜登的幕僚们看到了出访沙特的短期和长期利益,一直在试图悄悄修复关系。他们认为,美国与沙特可以在也门战争和伊朗问题上合作,并扩大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接受度,更直接的原因是,在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涨之际,拜登出访可能会说服沙特作出增产石油的承诺。
7月15日,拜登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随后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谈。图自澎湃影像
美方认为两部分“秘密石油协议”已达成
据披露,美国国务院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克斯坦(Amos Hochstein)和负责中东政策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高级官员布雷特·麦格克(Brett McGurk),均是拜登访问沙特的支持者,他们今年春季已与沙特王储及其顾问举行了会谈。今年5月,美沙达成了一项由两部分组成的“秘密石油协议”。
第一部分:沙特将加快原定于9月的“欧佩克+”增产计划,将此增产计划移至7月和8月。
第二部分:沙特推动“欧佩克+”宣布在9月至12月日增产20万桶。
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希望,这个逐步增产石油的声明将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即沙特愿意出面解决石油供应问题。
6月2日,“欧佩克+”宣布增产决定,在7月和8月日增产64.8万桶,就此完成了“秘密石油协议”中的第一部分。就在同一天,白宫也宣布了拜登即将访问沙特的消息。
此时,许多民主党人依旧对于拜登违背竞选承诺,欲前往沙特同该国王储见面表示不理解和反对,霍克斯坦和麦格克等人则向他们不断介绍美沙所达成的协议,称此行目的旨在推动石油增产,并使油价回落。参加这些机密简报会的民主党议员也知道,对于饱受通胀打击的美国消费者和在11月中期选举前已四面楚歌的民主党来说,沙特若能作出表面上的石油增产承诺,对他们是一种“解脱”。
此后,拜登便于7月中旬开启了其任内的首次中东之行,期间访问了沙特,他同沙特王储不握手而碰拳的那一幕,也成了当时的国际焦点。
7月15日,拜登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碰拳。图自澎湃影像
好一出“十月惊奇”的戏码
拜登访问沙特之后,美方相信双方的协议正在步入正轨,沙特王储也会对此感到满意。但在利雅得,沙特高级官员私下向其他人透露,他们没有进一步增加石油产量的计划。
有关这一方面的首次公开警告,是在8月3日,当时“欧佩克+”宣布9月日产量小幅增加10万桶,这一数量是美国官员认为沙特曾向他们作出承诺的一半而已。
就在美国官员对此感到不解之时,“欧佩克+”在9月5日又宣布削减10万桶的日产量,等于是收回了一个月前所宣布增产决定。自那以后,美国官员对沙特的政策走向越发感到困惑和担忧。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宣传自动驾驶,特斯拉面临美国刑事调查
2022-10-27 14:33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首次在这方面击败美国”
2022-10-27 14:21 中美关系 -
“美国欲军事干预海地,盟友却不听话”
2022-10-27 14:03 -
生态环境部:敦促发达国家兑现每年一千亿美元承诺
2022-10-27 13: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中国驻韩大使提醒:美方对韩国等盟友也绝不会手软
2022-10-27 13:23 三八线之南 -
伊朗朝拜圣地发生恐袭致15人死,伊朗总统:将严厉回应
2022-10-27 12:57 伊朗局势 -
“美国是中韩关系最大的外部挑战”
2022-10-27 11:57 三八线之南 -
“难民就在国外过冬吧,明年春天再回乌克兰参与重建”
2022-10-27 11:42 -
市场风险上升,美国要松绑“俄油限价”?
2022-10-27 11:20 能源战略 -
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晚宴致贺信
2022-10-27 11:07 中美关系 -
“普京让我给你带个信儿”
2022-10-27 10:32 乌克兰之殇 -
德国政府批准中资入股汉堡港
2022-10-27 08:54 德意志 -
俄军举行战略威慑力量训练,普京指挥并观摩
2022-10-27 07:54 乌克兰之殇 -
中方高度赞赏: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
2022-10-27 07:49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感染97553例、死亡1510例
2022-10-27 07:12 抗疫进行时 -
“光腿神器”火到欧洲:订单排到明年5月,客户提“新要求”
2022-10-27 06:45 观网财经-消费 -
驻印大使孙卫东辞行拜会苏杰生
2022-10-26 23:06 中国外交 -
“乌克兰已成美外交政策工具,丧失了主权”
2022-10-26 22:48 乌克兰之殇 -
波兰考虑建边境墙,克宫:历史证明,都会塌
2022-10-26 22:31 欧洲乱局 -
耗资上亿的轻轨站还没用就有一半桥墩开裂,加拿大人都气乐了
2022-10-26 22:13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16“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6“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