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最“短命”首相诞生,特拉斯为何成不了撒切尔?
最后更新: 2022-10-20 22:31:18能否向里根主义学习?做不到
相比于撒切尔,里根的政策倒是和特拉斯有更多相似性。
1981年里根上台时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宣称要与凯恩斯主义需求学派决裂,拥抱新自由主义供给学派。该学派认为,供给才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正是凯恩斯主义过于面向需求的政策导致了高税收和高福利,打击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失业成本,最终引发滞胀。
为了促进增长,供给学派分析了边际税率的影响,他们提出,边际税率会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以及工作和休闲时间的分配,还会影响企业的留存收益和应税收入,因而降低税率便可以提振经济。
此外,供给学派还建立了“拉弗曲线”来论证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关系,指出调整税率未必会对税收收入造成影响,低税率甚至有可能导致税收收入增加。
供给学派经济学家阿特·拉弗认为,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的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
基于此,里根1981年签署了美国自一战之后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相当于年度GDP的3%,之后,他将最高所得税从1981年的70%继续降到1986年的28%,到1989年里根离任,美国的通胀率从他上任时的11.8%降到了4.7%,平均实际收入增长了16.8%。
里根(1981-1989)时期美国经济走出低谷,维持增长,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可能并非其政策、而是其它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财政方面,里根在削减公共支出方面遇到国会阻力的情况下,依然大幅增加了国防投入。结果是,其执政初期美国政府的赤字飙升,至1983年就达到2360亿美元的峰值,占GDP的6.3%,而债务水平到1987年较1981年的10040亿增加到20280亿,翻了一番,占GDP比例也从27%增长到42%,接近50年代艾森豪威尔时期的水平。
里根(1981-1989)大幅推高了政府负债,但很少有人怀疑美国政府的偿还能力。 数据来源: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货币方面,1980年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就坚决奉行货币主义的做法,以加息对抗通胀,一度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0.25%提升到20%,不顾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导致美国经济短暂衰退,这种极端的加息政策被称为“沃尔克时刻”。不过在1984年大选前夕,里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要求沃尔克不要加息。
1981年12月14日,里根和沃尔克在白宫椭圆办公室会晤,当时两人还有说有笑。 图源:美国国家档案目录
美联储不同于央行,其主要工具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是美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实际数值与美联储设置的目标值不同,结合下图可以看到,其走势与通胀率具有一致性。 数据来源:美联储
尽管供给学派认为减税有助于抑制通胀,里根(1981-1989)时期通胀也确实下降了,但货币学派货币存量影响通胀的观点显然更加可靠,并且深刻影响了现代货币学。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里根政策呈现出的面貌便是“减税、增加支出、加息”,与特拉斯的政策组合类似,而当时股市和债市对美国政府的反应也与今天相同,1981年,道琼斯指数下降了9.23%、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升到历史最高点15.8%。
但关键的区别在于,美元指数从1981年升至104.69的高位并开始持续走强,并在1985年2月升至历史最高的164.72。
里根(1981-1989)的政策依赖美元世界储蓄货币的地位,美元指数85年达到极值之后迅速走低,但这是出于人为因素(广场协议)。 数据来源:ICE
《经济学人》指出,特拉斯对里根主义的模仿注定失败,其原因正在于货币市场。
依赖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在加息时经常能够吸引大量投资,其主权债务因此几乎不会有上限,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经济学家、前英国财政部官员波特斯(jonathan portes)指出,里根押注美国政府可以背负更多贷款而不失去投资者信心,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但同样的情况是否适用于英国和英镑,还有待观察。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在美元过高时,美国可以通过政治施压来实现“软着陆”,因此《金融时报》是这样讽刺特拉斯“没有美元的里根主义”的:“从未创办过企业的特拉斯就像坐在椅子上的自由市场主义者,她幻想自己的国家正在放松监管,可以毫不费力地创新产品并销售出去。”
可惜市场是无情的,2008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英国市场的表现就像发展中国家,投资者倾向于将预算赤字视为不负责任的标志和未来政策灾难的预兆。
更何况,里根经济学的有效性本就广遭质疑,其继任者乔治·布什就批评其为“巫毒经济学”。
一方面,里根的经济复苏存在和撒切尔类似的问题,比如增长率不高(4%左右),以及失业率(7.5%)和贫富差距等;另一方面,德裔美国学者安德烈·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1986年的论文《里根复苏是真实的还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指出,里根的经济复苏在美国国内是靠消费支出和债务融资来维持的,而在国际上则是通过转嫁危机,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平衡并威胁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导致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
撒切尔主义救不了特拉斯
今年6月开始,英国铁路、航空、伦敦地铁、码头等多个行业的人员举行了多场罢工,要求加薪以应对破纪录的高通货膨胀率,不满情绪随后蔓延至学校、医院和法院等各行各业,“不满的夏天”如同一座大山压在特拉斯头上。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7日,英国菲利克斯托港口,罢工的码头工人在正门外纠察。
这一切都开始于她的前任、党内同僚约翰逊执政时期,特拉斯不得不承受选民对自己政党的怒意,反观撒切尔彼时,工党的卡拉汉在焦头烂额中“背锅垮台”,民众对新政府翘首以盼,1982年的马岛战争更令“铁娘子”威名远扬。
特拉斯甚至不是民选首相。
事实上,撒切尔和里根的政策是不是真的有用在学术界并没有定论。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就将特拉斯的减税计划定义为“僵尸政策”,他认为特拉斯信奉的撒切尔/里根主义是“经济谬误”,并指出,过去40年中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除了令富人减轻负担之外对经济并没有实际作用,这些想法本应被相反的证据扼杀,但却像“僵尸”一样继续蹒跚前行,吃掉人们的大脑。
当前英国的主要矛盾在于脱欧带来的市场收缩、劳动力短缺,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上层建筑调整却停止甚至倒退,不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工党还是保守党上台,英国首相也仅仅能成为大英的裱糊匠。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知是否会有另一位首相组织公投重新加入欧盟,或者选择“一带一路”拥抱更大的市场?拭目以待。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为移民准备的“帐篷城”长这样,美网民炸锅了
2022-10-20 22:25 -
马克龙:英国尽快恢复稳定很重要
2022-10-20 21:41 欧洲乱局 -
美国公司想投产新一代反应堆,但尴尬的事来了...
2022-10-20 21:36 -
英国主持人前一夜集体炮轰特拉斯政府:陷入死亡漩涡,彻底混乱…
2022-10-20 21:32 不列颠 -
英首相特拉斯宣布辞职,上任才45天
2022-10-20 20:52 不列颠 -
乌方发正式照会,以色列防长重申:不会提供军事援助,但...
2022-10-20 20:11 -
俄驻美大使:俄美没有到核冲突的程度
2022-10-20 20:05 俄罗斯之声 -
“没错,我们就是政治正确”
2022-10-20 19:44 -
巴基斯坦总理感谢中国专家组支持巴防洪减灾工作
2022-10-20 19:31 巴铁 -
这剧还没开播,英知名演员急了
2022-10-20 19:26 -
最新民调:卢拉和博索纳罗支持率差距缩小
2022-10-20 18:44 拉美左翼 -
-
“俄罗斯政府开始意识到,电子游戏可以成为传播议程的方式”
2022-10-20 17:52 俄罗斯之声 -
修个14平公厕,旧金山要花170万美元,还要修两年…
2022-10-20 17:36 美国一梦 -
美国官员自问:英国这档子事,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这?
2022-10-20 17:28 美国经济 -
韩国警方紧张:全韩黑帮将集结釜山!
2022-10-20 16:53 三八线之南 -
“加州的建设速度比中国慢了100倍”,马斯克:没错!
2022-10-20 16:49 -
“以前西方说伊朗无人机是假的 现在又说它危险”
2022-10-20 16:30 -
南非总统称沙特希望加入金砖,我外交部回应
2022-10-20 15:56 中国外交 -
日本用核污水养鱼展示“安全性”,韩网民:自己留着吃吧
2022-10-20 15:04
相关推荐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2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46“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4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