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不能买得起电动车?中国消费者已无需纠结”
最后更新: 2025-05-06 18:03:13【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这听起来像一个骗局——一辆全新的丰田电动SUV售价仅为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元)。这款名为丰田bZ3X的车型确实存在,而且正是这个价格起售。不过有一个前提——你得在中国才能买到。”
据《华尔街日报》2025年5月3日报道,随着性价比极高的丰田bZ3X在中国市场亮相,中美两大汽车市场日益加深的差异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文章指出,曾经被全球车企寄予厚望的“世界统一车型”概念如今已不复存在,中美市场在消费者偏好、供应链结构、技术发展速度乃至政策环境等方面,已如“火星”和“金星”般各行其道。
中国本土品牌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快速迭代能力,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配置先进的电动车,而美国市场则因高昂成本和缓慢转型,仍以传统燃油车型为主。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也凸显了“本地化”对跨国车企在中国生存的重要性。
电动车是否买得起?中国消费者已无需纠结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一辆五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4万元)的汽油SUV已是家庭标配,而中国的汽车市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在中国目前的新车销量中,大多数是纯电动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上可以看到,中国本土的车企几乎已不再发布新的燃油车型。
而报道指出,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上大约80%的新车依然采用传统燃油发动机。
差异不仅体现在动力形式,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差距让人咂舌。
“在中国,消费者已无需纠结电动车是否‘买得起’这个问题——一辆入门级电动车仅售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2万元),而一辆配有按摩座椅的豪华七座车型也不过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4万元)。由于用户需求,即便是低端车型,也配备了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华尔街日报》表示。
作为对比,Cox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电动车的平均交易价格约为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4万元)。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则表示,美国市场上售价低于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5万元)的电动车仅占约3%。
“融入中国”成为全球车企的“必做题”
曾几何时,汽车制造商梦想设计一种“全球车”,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销售的通用车型。但这一梦想如今已破灭,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市场合计占全球汽车销量的近一半。
“大约几十年前,打造一种标准并在全球推广还相对容易,”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说,“但如今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消费者的期望不同,行业生态不同,法规也不同。”
埃森哲全球汽车业务负责人于尔根·里尔斯也表示:“‘全球车’已经不复存在。”
对于丰田这样的跨国车企来说,若想在中国市场竞争,则必须采取与其在美国市场完全不同的产品开发流程——美国消费者仍偏爱燃油版的RAV4或者Tacoma皮卡,但中国消费者则偏爱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
丰田表示,起售价10.98万的bZ3X正是其在中国推出的新款车型,该车型由中国团队主导设计,在广州生产、使用中国本土的电池、使用中国本土高级驾驶辅助企业Momenta的系统。
“如果没有中国的供应链,这款车根本不可能问世。”丰田亚洲区负责人前田昌彦说,“如果不实现本地化,就根本谈不上进入这个市场。”
丰田发言人称,bZ3X在上市首日就拿到了1.5万个订单,超出预期。此外,不少中国消费者还愿意多花数千美元(约合人民币数万元)选购更高级的驾驶辅助功能。
前田表示,由于美国“供应链成本高昂”,美国的丰田经销商短期内不可能销售类似bZ3X这类价格低廉的电动SUV。与之对比,丰田在美国市场销售的纯电SUV“bZ4X”的起售价约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8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正因中国拥有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尽管丰田bZ3X售价仅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元),但丰田依然可以实现盈利。《华尔街日报》同时举例表示,平价新能源市场的领军者比亚迪今年一季度的利润超过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同比翻倍。
丰田高层表示,中国市场仍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市场贡献了丰田及雷克萨斯全球销量的约五分之一。与此同时,丰田还将在上海新建一家全资雷克萨斯工厂,计划于2027年投产。
中美汽车市场或将继续分道扬镳
美国政府近几年一直对中国的电动汽车持排斥态度。拜登政府此前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几乎等于禁止其出口至美国,特朗普政府则明确表示反对增加汽车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在中国销售的美系车型均为中国本地生产,以利用中国成熟的供应链。来自美国本土的汽车进口数量,已微不足道。”《华尔街日报》表示。
而美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复从前。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美国底特律市的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的美国子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策略已经被迫转向特定的细分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5.7%,相比三年前的8.5%大幅下滑。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两国的汽车市场或将继续分道扬镳。”《华尔街日报》评论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盛明 
-
4月西班牙电车销量猛增,特斯拉大幅下滑
2025-05-06 16:1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整合领克、极氪营销,极氪科技集团再做高管调整
2025-05-06 15:2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A+H”又进一步,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聆讯
2025-05-06 14:5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沃尔沃电池子公司再裁员一半,盼母公司吉利救急
2025-05-06 11:5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丰田:若不加大投资,氢能源汽车将被中国主导
2025-05-06 11:4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请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为什么?
2025-05-04 15:10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一季度实现“开门红”,阿布扎比旅游业藏着哪些秘密?
2025-05-04 13:1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白宫:如果没有汽车关税,美国汽车产业将在几年内消失
2025-05-04 09:4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车看点|智界R7推出53.4kWh大电池增程系统,智界S7推出新版本
2025-05-04 09:4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上海车展|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不要光看销量,聚焦用户价值
2025-05-04 09:4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上海车展|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首秀,2025年开启量产新征程
2025-05-04 09:3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国际游客去哪儿了?美国入境旅游业“正朝错误方向发展”
2025-05-02 00:5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乱象丛生!这一景区的自我“革命”能成功吗?
2025-05-01 16:1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斥资3.2亿泰铢,泰国能否赢回中国游客的心?
2025-05-01 15:4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上海车展丨专注赛道内核,莲花开展赛道训练营
2025-04-30 21:0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上海车展|“与众不同”的金标大众:ID.EVO概念车亮相
2025-04-30 21:0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上海车展|未来三年在华推出超30款新车,大众聚焦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2025-04-30 21:0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车看点丨家用大六座SUV的“揭幕战”,领克900将旋转座椅搬进座舱
2025-04-30 20:5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中韩电池竞争,从电动汽车打到储能
2025-04-30 16:5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吉利2024ESG报告:单车碳减排18%,新能源销量近翻倍
2025-04-30 16:3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36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80“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5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