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天发射后,美西方媒体又炒作“中国火箭残骸失控威胁”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最后更新: 2022-07-26 20:55:56事实上,对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残骸的重返大气层问题,中国航天机构和专家都多次出面进行过解释。
航天专家邢强博士此前表示,火箭本身结构是“皮薄馅多”,内部燃料在发射过程中消耗后,剩余的火箭壳体质量并不大,而且以铝合金为主的壳体很容易在大气层中焚毁。因此与空间站或大型卫星相比,火箭残骸对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它的飞行轨迹也并非媒体报道的“不受控”,而是经过精密计算,并利用火箭钝化技术,有意缩短在轨飞行时间。
为了防止火箭残骸过久滞留在太空轨道上,或者在再入大气层后无控坠落造成的其他风险,各国火箭在设计过程中都会采取种种措施,尽量避免火箭残骸在轨产生大批碎片或者落入人口稠密区,减小火箭残骸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这是当代人类一次性航天运载器的常见处置方法,美西方媒体刻意渲染和夸大中国火箭残骸的“失控”以及火箭残骸造成人员伤害的概率,显然不怀好意。
最终这场由美国官方和媒体挑起的,对中方不负责任的诋毁和指控,在中国航天官方通报了火箭残骸再入大气层的时间和位置后戛然而止,灰溜溜收场。
据环球时报早前报道,中国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发射后回收的技术。长五火箭末级已经采用钝化技术处理,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过程中烧蚀销毁,对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低。而且由于地球70%的面积是海洋,陆地上也有大量无人区,在人类历时近60年的太空活动中,经过计算的火箭残骸坠落迄今没有造成过实际的人员伤亡。
所有火箭残骸的风险相当接近,宣扬中国火箭残骸的风险尤其高,这是严重反智的。这样的抹黑并不会改变中国航天事业已取得的成功,也不可能抵消中国继续天宫空间站建设的决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中国航天-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安倍胞弟岸信夫承认“与统一教人士有交际”
2022-07-26 20:48 日本 -
卸任后首次!他将重返华盛顿特区…拜登先批为敬
2022-07-26 20:24 特朗普 -
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佐科会谈:愿积极参与建设印尼新首都
2022-07-26 20:07 中国外交 -
“我觉得,我们不会衰退的...”
2022-07-26 18:59 美国政治 -
中国和印尼两国元首会晤联合新闻声明
2022-07-26 18:56 中国外交 -
刚投票反对同性婚姻,转头参加了同性恋儿子婚礼…
2022-07-26 18:50 美国一梦 -
乌克兰:第一艘黑海运粮船可能在本周起航
2022-07-26 18:41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各国就节约用气达成一致:自愿减少15%使用量
2022-07-26 18:37 欧洲乱局 -
日本冲绳医生感到绝望:连能救的命都救不了
2022-07-26 18:25 -
山火毁林超557万英亩,拜登:种10亿棵树补上
2022-07-26 18:12 美国一梦 -
捷克警方将查获的法拉利改成巡逻车,网民:小偷!
2022-07-26 18:12 -
国防部回应佩洛西拟窜访台湾:中国军队绝不会坐视不管
2022-07-26 18:06 中美关系 -
-
美媒称佩洛西团队仍未做最终决定
2022-07-26 17:40 中美关系 -
斯里兰卡能源部长发广告招募石油公司
2022-07-26 17:37 -
17名国会员工在民主党大佬办公室静坐抗议,6人被捕
2022-07-26 17:36 美国政治 -
伊朗:伊俄经济贸易中不再使用美元交易
2022-07-26 17:12 -
“中国正盯着呢,芯片是美国发明的,是时候接回家了”
2022-07-26 17:02 美国经济 -
佛州州长炒作“中国买家购置大量农田”:是个大问题
2022-07-26 16:49 中美关系 -
扎哈罗娃:乌军袭击核电站行为违反联合国宪章原则,全世界应予以谴责
2022-07-26 16:38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253“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3“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1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