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天发射后,美西方媒体又炒作“中国火箭残骸失控威胁”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最后更新: 2022-07-26 20:55:56(观察者网讯)7月24日,我国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这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执行“零窗口”发射任务。25日,历经13小时后,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而就在国内为这一喜讯欢呼雀跃之时,黔驴技穷的美西方媒体只能再次炒作起所谓“中国火箭残骸会‘失控’坠落地球伤人”的说法。
似曾相识的一幕,在去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时就曾发生过。这些外媒为抹黑中国,特地发明了一个“失控残骸”的伪概念并沿用至今,美国NASA局长还以此无端指控“中国不负责任”。但事实胜于雄辩,当中国航天官方公开通报火箭残骸再入大气层的时间和位置后,挑事声浪戛然而止。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诋毁又来了。随着中国传出“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好消息,一贯见不得中国好的西方媒体又开始叽叽歪歪上了,一如既往炒作起“中国火箭残骸失控威胁”。
《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5日的报道中酸溜溜地写道,“和以前一样,这次也没人知道它(火箭残骸)会什么时候掉下来、掉在哪里。”话锋一转,它甚至还发出一段毫无根据的谬论,妄称“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的残骸将很快坠落并可能砸向人员密集区”。
“中国火箭的碎片落到哪儿,没有人知道。”《华盛顿邮报》亦步亦趋,还煞有其事称“中国火箭发射过程的‘冒险设计’令专家们担心残骸再入大气层时无法燃烧完全”。
《福克斯新闻》也表达了“中国火箭碎片预计会坠落在未知地点”的观点,并援引了一名天文学家的推文以证明“火箭残骸将会失控再入大气层”。
惯用春秋笔法的“德国之声中文网”故技重施,来了一句“围绕火箭残骸的争议仍在持续”,言外之意仍是在暗搓搓指控中国。
美西方媒体对长征五号火箭不负责任的评价,渲染中国技术进步对地球造成“威胁”,意在抹黑中国和中国的空间站项目。
早在去年(2021年)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时,外媒就以“中国火箭残骸”为话题开始集体炒作,甚至大动干戈地发明了一个“失控残骸”的伪概念,胡编乱造渲染长五残骸在太空“翻滚着失去控制”的样子,营造恐慌和紧张感。
面对外媒的质疑,当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时表示,经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用于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经过轨道高度自然衰减最终再入大气层销毁,是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并且,该火箭末级已采用了钝化处理技术,不会在轨道上发生爆炸而产生空间碎片,其末级绝大部分组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小。
她还强调,在该火箭残骸再入过程中,中方始终对再入轨迹进行严密跟踪,并提前发布了再入大气层情况公告,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共享再入预测结果。此后也没有任何有关残骸对地面造成危害的报道。
华春莹反过来指出美媒“教科书式双标”报道中美火箭残骸。她提到,在2021年3月份的时候,美国曾有SpaceX火箭残骸掉落入该国一处农场中,当时美媒纷纷用“流星滑落”、“绚丽灯光秀”这类浪漫词汇报道,而面对中方时就完全是另一副嘴脸,“我注意到有中国网民调侃说,或许美国政客失忆了,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她表示,有报道称自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至今的60多年里,从未发生过火箭残骸击中人的案例。美国专家自己都认为,火箭残骸击中人的概率大概不到十亿分之一,一些美媒完全不必大肆渲染中国火箭残骸问题制造恐慌。
推特网友总结美媒对中美火箭残骸问题的“双标”报道 图自“人民日报香港分部”
标签 中国航天-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安倍胞弟岸信夫承认“与统一教人士有交际”
2022-07-26 20:48 日本 -
卸任后首次!他将重返华盛顿特区…拜登先批为敬
2022-07-26 20:24 特朗普 -
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佐科会谈:愿积极参与建设印尼新首都
2022-07-26 20:07 中国外交 -
“我觉得,我们不会衰退的...”
2022-07-26 18:59 美国政治 -
中国和印尼两国元首会晤联合新闻声明
2022-07-26 18:56 中国外交 -
刚投票反对同性婚姻,转头参加了同性恋儿子婚礼…
2022-07-26 18:50 美国一梦 -
乌克兰:第一艘黑海运粮船可能在本周起航
2022-07-26 18:41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各国就节约用气达成一致:自愿减少15%使用量
2022-07-26 18:37 欧洲乱局 -
日本冲绳医生感到绝望:连能救的命都救不了
2022-07-26 18:25 -
山火毁林超557万英亩,拜登:种10亿棵树补上
2022-07-26 18:12 美国一梦 -
捷克警方将查获的法拉利改成巡逻车,网民:小偷!
2022-07-26 18:12 -
国防部回应佩洛西拟窜访台湾:中国军队绝不会坐视不管
2022-07-26 18:06 中美关系 -
-
美媒称佩洛西团队仍未做最终决定
2022-07-26 17:40 中美关系 -
斯里兰卡能源部长发广告招募石油公司
2022-07-26 17:37 -
17名国会员工在民主党大佬办公室静坐抗议,6人被捕
2022-07-26 17:36 美国政治 -
伊朗:伊俄经济贸易中不再使用美元交易
2022-07-26 17:12 -
“中国正盯着呢,芯片是美国发明的,是时候接回家了”
2022-07-26 17:02 美国经济 -
佛州州长炒作“中国买家购置大量农田”:是个大问题
2022-07-26 16:49 中美关系 -
扎哈罗娃:乌军袭击核电站行为违反联合国宪章原则,全世界应予以谴责
2022-07-26 16:38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