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专访:你喜欢或讨厌,中日关系的重要性都在那里
最后更新: 2019-11-07 10:29:04导读习主席对安倍说,中日两国是近邻,邻国是不能搬家的。这时候,安倍突然就举手示意了。一般的外交会谈,都是我说一段,完了你再说一段,大家一段段说。但是,这个时候安倍马上就举手了,插话说“我完全赞同你这个说法”。这种临场的气氛是媒体发布的文章看不出来的,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原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9.11.4总第922期 记者:李静
程永华 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董洁旭
中日关系重回正轨是出于双方内在的动力——专访中国前驻日本大使程永华
应日本政府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赴东京出席于10月22日举行的德仁天皇即位庆典,并于10月21日至25日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分别会见首相安倍晋三、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
1990年明仁天皇举行即位庆典时,中国曾派遣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出席。而这次出席庆典的王岐山副主席,同时还有国家主席特使的身份,不仅日本媒体普遍认为中方非常重视这次活动,在中国前驻日本大使程永华看来,这在中日关系历史上,也是一次重要的外交行动。
“一方面是保持两国关系改善向好的势头,同时也是为明年习主席的国事访问做准备。”在日本德仁天皇举行即位庆典的当天,程永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说。
今年5月19日离任回国的程永华,是任期时间最长的中国驻日本全权大使,任期长达九年零三个月。
65岁的程永华,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关系一路走来的最直接见证人之一。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他成为第一批被选拔的赴日本留学人员,于1975年到创价大学进修学习2年。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程永华担任邓小平的联络员,在一线参与了接待工作。
“回想起来,这些年的事儿太多了!”在九年多的大使任期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中日关系都处在困难时期,并赶上了东日本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剧烈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
2012年起,由于日方在历史、台湾、领土等问题上的消极举动,中日两国关系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冰冻期,双方领导人互访停摆。
“我的大使任期确实是最长,遇到的事也最多。”程永华对两国关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波澜起伏,迂回曲折,爬坡过坎”,但好在最后“重回正轨”。
2018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标志着两国关系重回正轨。不到半年后,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安倍对中国正式访问。
在今年5月7日晚举办的“程永华大使离任招待会”上,安倍评价说:“在日中关系较为困难的时期,程大使以其对日本政治、社会的深刻理解,忠实履行了作为中日两国交流桥梁的职责。”
前驻日大使程永华与安倍晋三(图源:新华社)
一点一滴做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经说过,在外交场合要以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去做工作。当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针对一些双方互不相让的原则问题,你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方式更能让对方理解?
程永华:例如钓鱼岛问题,因为涉及领土,日本的老百姓肯定拥护政府的立场。我们在第一线,怎么跟日本人去讲钓鱼岛是中国的,这就是个不能简单粗暴处理的话题。
在一次国庆招待会上,我从历史讲起,中国的史书怎么记载,1895年日本当时怎么窃取了钓鱼岛……讲了整个过程。当时台下有2000人,都是日本各界的代表人物。我一边讲还一边注意看下边的表情,他们都很严肃,鸦雀无声。讲完后,我让使馆工作人员留意一下,大家有些什么议论,普遍反应是他们觉得中国大使讲得有道理。让日本人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目前不太现实,但是他觉得中国大使讲得有道理,这就达到目的了。
中国新闻周刊:中日关系曾有一段困难时期,为了让两国关系重回正轨,你带领使馆人员主要做了哪些努力,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程永华:那时,虽然两国关系处于困难时期,我们也在广泛地针对各界去做工作。我出去演讲,到各地访问,只要有民间团体、媒体、学校邀请我,我都去。日本47个都道府县我都走遍了,而且几乎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安排演讲。
以前我们提过以民促官、以经促政,我在任期间针对这一轮僵局又提出一条叫以地方促中央。当时,日本的一些知事、市长见到我时说,“希望和中国交流,但是中国的市长不理我了”。
我当时觉得,这是个路子。我在使馆开会时说,这体现了日本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对华态度上)有温差,我们就要利用温差去做工作,把对我们友好的这些人的热情保护起来,通过他们来推动日本整体的对华政策好转。
我们把日本各地方的日中友好协会与地方政府和地方议会联系到一起,使馆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联系到中国访问。
同时,我们也帮助两个国家的大学生相互交流访问。那些访问过中国的日本大学生,回去后对中国的印象都是180度的转变。
身在第一线,就是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工作,一步步地转变日本的对华认识。
双方说话对上路了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李克强总理访日,两国关系终于重回正常轨道。两国关系的转圜肯定不是突然发生的,有没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和事件?
程永华:这一轮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日方最先显示积极姿态的。2016年9月,习主席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会见了安倍。那次,在中日领导人的这种高层会谈中第一次使用了同传。习主席对安倍说,中日两国是近邻,邻国是不能搬家的。这时候,安倍突然就举手示意了。一般的外交会谈,都是我说一段,完了你再说一段,大家一段段说。但是,这个时候安倍马上就举手了,插话说“我完全赞同你这个说法”。这种临场的气氛是媒体发布的文章看不出来的,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
- 原标题: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你喜欢或讨厌,中日关系的重要性都在那里
- 责任编辑: 郭涵 
-
拿不出证据,美国7部门还要说中俄伊将干预大选
2019-11-07 10:28 美国大选 -
施瓦辛格与环保少女一起骑行,网友:你的悍马呢
2019-11-07 09:47 -
基辛格、美防长都出席的大会上,出现这一幕
2019-11-07 09:26 人工智能 -
特朗普弹劾调查,关键人物“倒戈”
2019-11-07 07:52 特朗普 -
-
伦敦警方禁止“反抗灭绝”抗议,英高院:禁令违法
2019-11-06 23:06 不列颠 -
马哈蒂尔不点名批评域外国家:老想让东盟跟中国作对
2019-11-06 23:04 南海局势 -
“美国本可向华为植入特洛伊木马,却偏不”全场笑了
2019-11-06 22:50 大公司 -
可怕!被汽油弹击中,智利女警瞬间成“火人”
2019-11-06 21:37 -
惊险!醉汉掉入地铁轨道被一秒救起
2019-11-06 21:24 观网看片 -
韩国涉外婚姻调查:中国新郎最吃香
2019-11-06 20:40 三八线之南 -
耿爽:希望美方政客摘下有色眼镜
2019-11-06 18:20 中美关系 -
视频曝光:女主播抱怨ABC被英王室施压 撤掉爱泼斯坦涉性侵报道
2019-11-06 17:47 美国一梦 -
习近平:中法要展现大国担当
2019-11-06 17:23 中国外交 -
英国议会正式解散,“双12”大选
2019-11-06 16:53 欧洲乱局 -
匈牙利外长再打脸美国:计划让华为参与5G建设
2019-11-06 16:50 华为 -
外交部:加方有错就改,予以肯定
2019-11-06 16:44 -
雾霾严重成“毒气室”,印官员异想天开:可能中巴放毒气
2019-11-06 15:31 印度惊奇 -
习近平:中法要展现大国担当
2019-11-06 15:16 中法关系 -
美公布中国鲶鱼输美最终规则,中方欢迎
2019-11-06 14:5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