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默克尔”卡伦鲍尔当选德国基民盟主席
关键字: 德国基民盟基民盟选举默克尔分析人士认为,卡伦鲍尔在上台后,将与默克尔一道坚持中间路线,德国不会发生重大的政策变化。她的胜选也同样增加了默克尔作为总理,在2021年任满退休的可能。
根据德国ARD电视台本周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多数德国人认为默克尔应该在接下来的任期内继续执政,略多于认为默克尔应该提前下台的人。
德新社7日写道,德国已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了其重要地位,但卡伦鲍尔在国际事务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卡伦鲍尔接替默克尔担任基民盟党首,对该党来说将是一场重大赌博。
7日在汉堡举行的基民盟全国代表大会上,卡伦鲍尔与默尔茨间的决胜投票前不久,默克尔还以基民盟主席的身份做了最后一次演讲。德新社透露,默克尔演讲结束后,全场起立鼓掌持续了近10分钟。
在会场,数十名基民盟代表举着写有“Danke Chefin”(德语“谢谢,老板”)的标语,聆听默克尔领导该党18年后的终场演讲。默克尔在演讲时表示,德国的平衡预算政策、2011年结束的征兵制度以及2015-2016年的难民危机管理,是基民盟在她领导期间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视频截图
7日当天举行的基民盟全国代表大会上,卡伦鲍尔当选基民盟主席 @视觉中国
基民盟只是德国众多政党中的一个,然而这场党首选举却备受关注。这是因为基民盟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政党,战后德国的八位总理中,有五位来自该党;而这五位总理同时又都身兼党主席一职。
选前,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扬之曾撰文称,此次党代会,既是“默克尔时代”的结束,也是“后默克尔时代”的开始。
扬之认为,对于像德国这样一个在欧盟中、乃至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来说,其(基民盟党首选举的)内政已不再仅仅是“内政”。 默克尔之后谁继任基民盟党主席一职,不仅将决定德国的内政走向(譬如,是保持已有的,还是勇锐地迎接新挑战;是侧重社会公平,还是强化经济),同时还将深刻地影响德国的欧洲政策和对外关系,包括对华外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东尧
- 最后更新: 2018-12-08 16:05:13
-
美前国务卿暗讽特朗普遭回怼:又蠢又懒
2018-12-08 14:03 观察者头条 -
万里行 万里情——习主席领航之旅纪实
2018-12-08 13:15 G20 -
韩国载198人高铁全部脱轨 14人受伤
2018-12-08 11:13 三八线之南 -
欧元也放弃,印将只用卢比买伊石油
2018-12-08 10:38 伊朗局势 -
特朗普有点怀疑:美股动荡与我的贸易政策有关?
2018-12-08 10:04 特朗普 -
他被提名司法部长 “对特朗普无个人忠诚”获民主党支持
2018-12-08 08:57 美国政治 -
“不能因为要搞好中美关系,就牺牲中国核心利益”
2018-12-08 08:43 中美关系 -
“加拿大必须小心行事”
2018-12-07 23:04 华为 -
白宫幕僚长“未来几天”或辞职
2018-12-07 22:53 美国政治 -
机器人误开“驱熊喷雾”,亚马逊仓库24人送医院
2018-12-07 22:19 -
俄外长:美国法律禁止的事,与中国何干?
2018-12-07 20:54 -
柬埔寨32名为中国夫妇代孕女性获释,同意自己养
2018-12-07 20:48 医学 -
培训生误操作 谷歌或损失1千万美元
2018-12-07 20:17 谷歌 -
法国百余名学生被捕,最小12岁
2018-12-07 19:55 法国见闻 -
他出席老布什葬礼
2018-12-07 17:40 -
台公投禁核食,日外相威胁…
2018-12-07 17:32 台湾 -
习近平会见朝鲜外相李勇浩
2018-12-07 17:25 中国外交 -
普京“惊喜客串”超人漫画,这次形象还挺正面
2018-12-07 17:10 普京 -
女儿霸凌同学被校车拒载,父亲决定这么惩罚她
2018-12-07 16:51 中西教育 -
我为特朗普工作,我有白宫表彰证书,我是无证移民
2018-12-07 16:5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