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阳:北约,该解散了
三、北约如今的内部问题及系统性失效
1.决策与指挥系统的制度性缺陷:官僚化与治理失灵
冷战后,北约的决策与指挥体系因官僚化和权责模糊陷入低效运转,严重削弱了其军事效能。作为拥有30余个成员国和众多附属机构的庞大组织,北约的“全体一致”决策原则导致其战略反应速度远低于现代战争需求。例如,2011年利比亚行动中,北约耗时32天才完成从授权到首轮空袭的决策,期间卡扎菲政权已巩固防御工事,直接推高军事行动成本。在阿富汗战争中,因成员国间对于作战规则的分歧,75%的空袭申请需总部审批,平均耗时72小时,严重贻误战机。
军事指挥体系的臃肿进一步加剧资源错配。北约虽设有多个司令部,却未能建立统一的情报共享和后勤保障机制。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北约因“三重指挥链”问题导致军援混乱:不同成员国提供的武器型号不兼容,补给线重叠,情报共享受阻。据欧洲审计院报告,北约2021年行政开支达25亿欧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维持冗余机构,而网络防御预算仅占军费总额的2.1%。
北约防务开支,深蓝色为“美国”,浅蓝色为“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和加拿大”,单位/十亿美元。图片来源:NATO
腐败问题进一步侵蚀联盟公信力。北约“共同资金”机制缺乏透明监督,导致多起丑闻:如2014年在波兰建设反导系统基地的预算翻倍,承包商被曝行贿波兰官员;2020年F-35战斗机采购中,单机成本因“隐形附加协议”飙升至1.2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北约“防务创新加速器”因管理混乱,导致14亿欧元研发资金被挪用,并牵涉多国军工企业的利益输送网络。
这种制度性缺陷已引发成员国离心倾向。法国多次呼吁改革“全体一致”决策原则,土耳其则利用否决权阻挠瑞典“入约”以换取政治利益。当官僚机器成为目的本身,北约作为军事同盟的核心功能必然在自我消耗中走向异化。
2. 成员国的利益分化与战略裂痕:联盟凝聚力的危机
北约成员国间的战略分歧和利益冲突,反映了后冷战时代联盟在认同上的危机。作为一个由30余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军事同盟,北约既需协调成员国的安全诉求,又难以摆脱国家利益优先的现实政治逻辑。
欧洲核心国家与美国在对俄政策上的分歧尤为显著。法国长期倡导“战略自主”,主张与俄罗斯构建安全合作框架,2019年马克龙甚至批评北约“脑死亡”。德国则因能源依赖对俄态度更为温和:俄气占德国能源进口的55%,直接弱化了其支持对俄强硬立场的意愿。即便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德法仍抵制美国推动的对俄全面禁运,保留能源支付豁免条款,导致北约制裁措施出现漏洞。相比之下,波兰等东翼国家则推动激进对俄政策,要求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加剧了联盟内部的战略裂痕。
土耳其则将北约成员身份工具化,作为区域博弈的筹码。2019年土耳其采购俄制S-400防空系统,直接违反北约武器兼容性原则,却未受到实质性制裁。在叙利亚问题上,土耳其打击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迫使北约陷入反恐与盟友关系间的两难局面。2022年瑞典申请“入约”时,土耳其以瑞典支持库尔德工人党为由进行政治讹诈,最终迫使北约接受其个性化要价。
军费分担的不平等则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矛盾。美国承担北约70%的防务开支,而欧洲成员国中仅21%达到GDP占比2%的军费标准。德国更将达标期限推迟至2031年,引发美国长期不满。特朗普政府曾威胁退出北约,并将其称为“过时组织”。这种“搭便车”现象体现了成员国间防务责任的不对称,削弱了联盟的凝聚力和行动能力。
北约的战略裂痕本质上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多元化的产物。当“俄罗斯威胁”无法弥合能源依赖、地缘诉求与安全认知的差异,联盟的集体行动逻辑必然让位于现实政治计算。
3. 履职功能的结构性困境:集体安全的失效
北约作为冷战时期构建的集体防御机制,在后冷战时代因内部分歧与制度缺陷,逐渐陷入履职功能弱化的困境。乌克兰战争作为冷战后最严峻的地缘政治危机,集中暴露了北约内部防务责任失衡、战略目标冲突与决策低效等深层矛盾,导致其难以有效履行集体安全承诺。
北约的集体安全机制长期受制于成员国防务支出的严重失衡。2022年,美国军费总额是北约其他成员国的3.5倍,而欧洲成员国中仅少数达到军费占GDP比重2%的标准。军费悬殊导致资源分配矛盾:美国主导对乌军援决策,而欧洲国家因装备标准化不足,出现武器型号混乱(如波兰的苏制T-72坦克与德国的豹2坦克混编),加剧战场协同难题。
北约的履职困境本质是冷战集体安全范式与多极化现实的冲突。防务责任失衡削弱了联盟内部的信任,战略目标分化瓦解了行动一致性,而决策低效则削弱了危机响应能力。乌克兰战争表明,当联盟无法调和成员国利益与集体安全时,其存在价值正从“防御支柱”异化为地缘摩擦的放大器。
四、结语——从扩张干预到功能失效,北约已无存在必要
在当前多极化发展的世界中,北约的存在已成为全球安全的阻碍。其以军事对抗为核心的安全范式,无法应对现代复合型威胁,如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等跨国性问题。北约的单边干预行为破坏了国际法体系,削弱了多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绕过联合国发动空袭,开创了危险的先例;而2022年俄乌冲突中,联合国难民署在人道主义救援中的作用则证明,多边机制在危机响应中更具合法性和有效性。
全球安全需要去中心化的多边合作机制,而非单一军事联盟的主导。北约的解散将为全球安全秩序的重构提供契机。通过加强联合国框架下的安全合作,推动区域安全协作平台建设(如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的扩容升级),国际社会可以减少对军事联盟的路径依赖,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安全治理。同时,完善国际法执行机制,对单边军事行动施加约束,并通过经济合作削减冲突根源,将有助于全球安全的长期稳定。
北约作为冷战时期的遗产,其存在的合理性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而逐渐消失。其持续扩张与干预行为不仅破坏了地区稳定,还加剧了全球安全的不确定性;其内部功能失效和成员国分裂则进一步暴露了其行动力的不足。在一个多极化、合作共赢的世界中,北约的军事联盟模式已显得过时且不合时宜。解散北约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球安全秩序重构的重要一步。唯有摒弃霸权逻辑,推动多边合作与规则优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特朗普拟对中国下“毒计”,美国农民“被吓傻了”
2025-03-26 11:4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对委内瑞拉下手,实际冲中国来?
2025-03-26 11: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韩方就中方黄海深海渔业养殖设施“表达关切”,我使馆回应
2025-03-26 10:50 三八线之南 -
-
对华关系,卢卡申科最新表态
2025-03-26 10:32 -
泽连斯基:美国已被俄罗斯操纵
2025-03-26 10:09 乌克兰之殇 -
飞行员忘带护照,美联航一飞上海航班被迫返航
2025-03-26 09:54 美国一梦 -
美方炒作涉台问题:若有必要,中国试图击败美国军事干预
2025-03-26 09:24 中美关系 -
AI科学家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
2025-03-26 09:21 -
万斯:我也要去格陵兰
2025-03-26 09:05 美国政治 -
奔驰高管:欧洲车企太依赖中美了
2025-03-26 09:05 -
-
韩国山火已造成18人死亡
2025-03-26 08:51 三八线之南 -
我大使:中方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当然包括加拿大
2025-03-26 08:15 中国外交 -
傅聪:中方谴责以对叙空袭
2025-03-26 07:22 -
30天内禁止攻击能源设施,俄方拉清单
2025-03-26 06:57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领土问题,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2025-03-26 06:51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2025-03-25 23:16 特朗普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2025-03-25 22: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2025-03-25 21:2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24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25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评论 180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评论 69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17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
马克龙“搭手示强”,反被埃尔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谎“不值一驳”,“令美国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
面临高关税压力,越美完成首次线下部长级磋商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