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阳:北约,该解散了
二、冷战后北约的扩张——全球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1. 后冷战时代的北约:从地区防御到全球干预
冷战结束后,北约从区域性防御同盟转变为全球干预工具,其成员国从16个增至31个,地缘范围从西欧延伸至东欧、巴尔干和北欧,并试图向亚太渗透。这一扩张以“集体安全”为名,实则裹挟地缘政治野心,通过军事扩张和意识形态输出重塑国际秩序,却导致地区局势动荡和全球安全环境恶化。
北约的东扩是其冷战后扩张的核心特征。1999年吸纳波兰、匈牙利、捷克,2004年纳入波罗的海三国,2023年芬兰成为第31个成员国,北约边界向东推进超过1000公里,直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这种扩张并非基于防御需求,而是意识形态驱动的结果。尽管1997年《北约—俄罗斯基本法案》承诺避免东扩,但北约通过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启动“增强前沿存在”计划,彻底打破地缘平衡。俄罗斯将此视为生存威胁,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2022年俄乌战争均是对北约地缘挤压的反制。
此外,北约的全球化野心加剧了安全悖论。2022年马德里峰会首次邀请亚太国家参会,并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标志着其试图构建“全球版北约”。这一转向引发中俄联合反制,同时暴露北约内部矛盾:土耳其阻挠瑞典“入约”、克罗地亚反对巴尔干政策,凸显成员国利益分化。北约的全球化未能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反而激化大国对抗,使欧洲沦为美国地缘博弈的“人质”。
北约的扩张已从“防御必需”异化为“扩张惯性”驱动的政治符号。中东欧国家“入约”更多出于政治身份认证需求,而非实际安全威胁。其军事行动加剧区域分裂,经济成本则转嫁成员国。俄乌冲突导致欧洲承受能源危机与通胀压力,2022年对俄制裁使欧洲经济损失超4000亿欧元。北约从防御机制演变为危机制造者,其存续的合法性根基已然崩塌。
有抗议者批评北约已成为“战乱制造者”
2. 北约军事干预的合法性危机与灾难性影响
冷战后,北约以“人道主义干预”和“反恐战争”为名发动的军事行动,未能实现其宣称的安全目标,反而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系统性危机。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与利比亚战争,揭示了北约干预逻辑的致命缺陷:单边主义破坏国际法框架,武力输出意识形态导致地区失序与全球安全恶化。
1999年北约以“人道主义干预”为由对南联盟实施空袭,造成2000余名平民死亡,20余万人流离失所,并使用贫铀弹导致巴尔干地区癌症发病率激增300%。这场未获联合国授权的战争架空了《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则,为后续干预行动提供了危险范本。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族群矛盾持续至今,北约驻军24年仍无法实现和解,证明武力干预无法替代政治协商。
2001年北约以“集体防御”名义发动阿富汗战争,标志着其从防御同盟向全球干预力量的转变。尽管初期推翻塔利班政权迅速完成,但北约将反恐战争扩大为国家重建工程,暴露出战略目标的根本性错位。20年战争耗费2.3万亿美元,却未能建立有效治理体系,塔利班控制区反而持续扩大。2021年仓促撤军后,阿富汗经济崩溃,妇女权利倒退,恐怖袭击数量较战前上升47%。这场“史上最长战争”证明,军事手段无法根除恐怖主义土壤,反而通过摧毁国家结构催生更极端的势力。
2011年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则彻底暴露其“保护责任”原则的工具化本质。北约以“保护平民”为由推翻卡扎菲政权,却使利比亚陷入军阀割据:全国涌现200余个武装团体,恐怖主义蔓延至萨赫勒地区,地中海难民潮严重冲击欧洲政治生态。这种“破而不立”的霸权逻辑,不仅摧毁了北非的稳定,还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安全真空。
三大干预行动的共同后果,是北约从区域性防御机制异化为全球不稳定源。科索沃模式削弱联合国权威,阿富汗战争暴露能力赤字,利比亚困局揭示道德伪善。当北约将“集体安全”等同于“全球军事存在”,其合法性已随干预后果的灾难性显现而彻底消解。
3. 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地缘对抗
冷战后北约的东扩以“防御性联盟”为名,实则是一场地缘政治重构,深刻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权力平衡。北约边界向东推进超过1000公里,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被系统性压缩。这不仅违背1991年美俄关于“北约不东扩”的承诺,更通过军事部署和意识形态扩张,将俄罗斯推入结构性安全困境,最终引发以俄乌战争为标志的激烈反弹。
北约东扩的核心矛盾在于其宣称的“防御性”与实际地缘效应的冲突。尽管1997年《北约—俄罗斯基本法案》承诺不在新成员国永久驻军,但北约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并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部署多国战斗群,直接威胁俄罗斯战略纵深。俄罗斯将北约东扩视为生存威胁,其安全焦虑既源于历史上的“缓冲带”思维,也因乌克兰对俄文明认同的瓦解。2021年北约拒绝俄方提出的安全协议草案,成为俄乌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面对北约的挤压,俄罗斯采取“混合战争”与核威慑并行的反制策略。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通过“小绿人”战术打破北约在黑海的布局,2022年俄乌战争则以全面军事行动阻止乌克兰“入约”,并借能源武器分化欧洲内部立场。同时,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暂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强化核威慑应对北约常规力量优势。
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反弹的互动,塑造了“扩张—反制—再扩张”的恶性循环。俄乌战争爆发后,北约通过军援乌克兰实施“代理人战争”,而俄罗斯则通过能源断供与粮食武器化冲击全球稳定。2022年欧洲对俄制裁导致经济损失超4000亿欧元,而发展中国家因粮价上涨新增1.2亿贫困人口。
图片来源: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北约以意识形态划界的地缘扩张,未能实现其宣称的“欧洲完整与自由”,反而制造出更深层的分裂。从1999年科索沃战争到2022年俄乌冲突,北约的军事化解决方案始终陷入“制造危机—维持存在”的悖论。当安全机制异化为对抗工具,其合法性终将在自我否定的逻辑中瓦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特朗普拟对中国下“毒计”,美国农民“被吓傻了”
2025-03-26 11:4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对委内瑞拉下手,实际冲中国来?
2025-03-26 11: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韩方就中方黄海深海渔业养殖设施“表达关切”,我使馆回应
2025-03-26 10:50 三八线之南 -
-
对华关系,卢卡申科最新表态
2025-03-26 10:32 -
泽连斯基:美国已被俄罗斯操纵
2025-03-26 10:09 乌克兰之殇 -
飞行员忘带护照,美联航一飞上海航班被迫返航
2025-03-26 09:54 美国一梦 -
美方炒作涉台问题:若有必要,中国试图击败美国军事干预
2025-03-26 09:24 中美关系 -
AI科学家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
2025-03-26 09:21 -
万斯:我也要去格陵兰
2025-03-26 09:05 美国政治 -
奔驰高管:欧洲车企太依赖中美了
2025-03-26 09:05 -
-
韩国山火已造成18人死亡
2025-03-26 08:51 三八线之南 -
我大使:中方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当然包括加拿大
2025-03-26 08:15 中国外交 -
傅聪:中方谴责以对叙空袭
2025-03-26 07:22 -
30天内禁止攻击能源设施,俄方拉清单
2025-03-26 06:57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领土问题,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2025-03-26 06:51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2025-03-25 23:16 特朗普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2025-03-25 22: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2025-03-25 21:2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评论 24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131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评论 60“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评论 110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