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橘财经| 高德胜:当全球货币洪水泛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最后更新: 2020-11-10 15:12:15人民币升值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中国发展已经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头,要有充分的自信和勇气,摆脱固有思维和西方理论教条的束缚,独立开创崭新的发展理论,开辟符合中国经济特点和长远利益的发展道路。
在当前国际竞争和世界新变局下,人民币主动、有序地升值,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扩大进口,稳定出口,提高对外贸易的效益;有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更好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进人民福利;有助于加快中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展一般商品贸易、加工贸易、三来一补等,政府制定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开启了一条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很大成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主要靠出口拉动,出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在2006年达到最高,为35.4%,而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也达到历史最高的67%。我国进出口长期保持高额顺差,也由此带来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问题。
此后,我国提出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内需,由注重出口向进口与出口并重,由重视吸收外资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此后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逐年下降,到2019年出口在国内市场总值中的比重为17.4%,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也下降到31.8%。
伴随这一过程,是我国经济体量的迅速成长。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从1995年的2%上升到2019年的16%(美国为24%),中国经济增长多年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产业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也达到任何国家无法撼动的程度,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占世界的28%,大约是美国、德国、日本之和;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产业具有集群效应,技术水平由跟跑到部分领域实现领跑,配套一流的基础设施。这些独具的优势,使疫情不但没有削弱中国的产业链,反而使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更加牢固。可以说,中国经济已经由一条弱不禁风的小船成长为在大江大海中遨游、经得起大风大浪的巨轮。
也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新阶段,同时面临世界百年新变局,以及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巨变,中央果断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经过2010年以来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包括消费和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降低到11%,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到57.8%,连续6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这是我们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坚实基础。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中占比的提升,超过80%的生产和消费已经实现国内循环。
人民币稳步升值,符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核心要义之一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人民币升值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部需求和消费需求,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人民币稳定和升值,有助于保持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从而牢牢稳住外资企业留在中国,同时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来中国投资。这有助于稳定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今年以来,疫情对各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稳步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累计7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连续六个月实现同比增长。随着出口效益增加和更多外资流入,我国可以获得更充分的资源和条件,来优化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大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进口,更好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出口的本质是以本国的实体经济资源换取以外币计价的货币资产,进口的本质是以货币财富换取外国的实体经济资源,积极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规模,对应着我国从世界获取更多实体经济资源。由重视出口和追求贸易顺差转向注重进出口平衡,把我国转变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由过去的向世界“卖卖卖”转向对世界“买买买”,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扩大国民实体财富,符合中国战略利益。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最大规模中等收入人口、5万亿美元的超大消费市场,全球最大制造业生产基地,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零配件、能源和资源,预计从2018年到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加上庞大的制造业所需原材料、零配件和各类资源、能源的进口,中国内需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我国从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世界进口博览会,就是向世界展示我国积极扩大进口、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未来,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地位,吸引和锁定更多贸易伙伴。同时,扩大进口将使世界分享中国稳定发展的红利,带动其它国家经济增长,中国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将成为驱动新的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从而使中国真正成为引领和推动全球化的新的世界中心,提升中国在全球体系和全球治理的地位和话语权。在西方主导的旧全球化体系中,中国是跟随者,在多极化的新全球化格局中,中国将是引领者,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进国民福祉。改革开放初期至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时期的发展特征是,通过较低的汇率,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价格,取得出口竞争优势,中国迅速发展为世界工厂、世界商品第一出口大国、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但同时,低廉的出口商品价格,并没有带来较高的出口效益,实质上等于每年为世界提供了数千亿美元的补贴,这实际上是国民福利的巨大流失,这不是高质量的发展。
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等量的出口商品实现更多价值,我国人民的劳动价值通过出口价值的提升得到应有体现,企业获得更大出口效益,有助于整体提高国民收入,增加国民财富,提升国民福利水平。我国人民的勤劳刻苦和埋头钻研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获得更多的收入,享受更多的福利。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把提高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出发点。
让人民币扬眉吐气走向世界
从长远看,要保卫我们的财富不被美元掠夺,必须打破美元“嚣张的霸权”,那就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在国际货币体系占据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当的份额和地位。
2009年开始,我国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征程(虽然起初我们非常低调和含蓄,并没有明确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到今天,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比也是第五位。
如果从份额看,人民币距离真正的国际化还很遥远。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占比16%,出口占全球出口14%,而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比仅为1.91%,在全球储备资产占比为2.05%,次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与澳大利亚元地位相当(要知道澳大利亚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占比仅为2%),人民币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有极大落差。
为什么我国近十年来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出台了不少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呢?用周小川前行长最近在一次论坛上所说的:我们不可能一边实行外汇管制,一边又希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目前人民币实现真正国际化,仍然需要跨过最后一个门槛,就是完全放开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国际化的货币要求资本项目可兑换达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一国货币可兑换程度低,资本管制较多,国际投资者对该货币的持有和交易成本将会上升,该货币难以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国在完全放开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态度谨慎。其原因是考虑我国金融体系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有待增强,担心资本大规模外流,人民币汇率遭受冲击,从而引发金融风险。
对人民币进一步放开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担忧,实际上忽略了中国经济的规模和特点。要理解中国经济,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超大市场、超强韧性、超宽纵深,这是中国经济区别于世界任何其他经济体的显著特点。如果说其它一些新兴经济体是小池塘,容易遭受货币狙击并引发金融动荡,中国经济就是汪洋大海,有足够的空间和容量抵御各种金融风浪。除了中国经济超大的规模,作为世界第一商品出口大国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中国具备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逐步降低,已经形成内循环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这些独有的优势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具备足够的抵御外部冲击的实力。
从国际经验看,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之所以会面临汇率冲击和资本流动压力,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因为本币的国际化程度不足,一旦经济出现波动,国际投资者容易对本币失去信心,甚至大量抛售。反观其他国际储备货币,投资者对其使用程度高,信心牢固,反而不易贬值,资本外流风险也较低。因此,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增强中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从根源上降低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备坚实基础,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在全球疫情危机中率先实现增长,并将长期保持稳定增长,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日益敞开,外资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保持信心,外资稳定流入,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在我国金融市场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币加快走向世界,使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与中国经济相称的地位。
2020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已经彻底放开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限制。目前,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信用评级也对外资开放,并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今年5月,我国取消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额度限制。对外资充分敞开金融业大门,表明决策层对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进展和中国金融体系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抱有充分的信心。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坚持资本项目开放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更加坚定,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今年9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外管局等陆续发布关于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完善债券通机制和优化QFII、RQFII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等5项政策措施,加大对跨境人民币和外资投资人民币资产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十四五”规划提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相信中国管理层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把握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各项举措,同时有效管控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的外部风险,保持中国金融稳定。
未来,建议进一步扩大与我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国家范围,利用我国超大市场优势以及在全球贸易和对外投资中的有利地位,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企业扩大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扩大人民币国债市场规模,进一步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加快创新面向国际企业和投资机构的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投资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紧密的贸易与投资纽带作用,优先推进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布局。随着国家政策推进、企业积极参与、境外企业和投资者认同,人民币国际化将自然水到渠成。有理由期待,人民币昂首挺进世界的一个大时代正在走近。
坚持内循环为主体,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扩大进口,加快金融双向开放,保持人民币稳定和强势,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螺旋上升的内外大循环,推进中国经济不断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当我国进出口贸易大部分采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当国际投资者更加愿意使用和持有人民币,当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全球储备资产货币中占据足够的地位,我们就可以挣脱美元霸权的讹诈与威胁,从根本上保护我们的财富不受美元的掠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高德胜:当全球货币洪水泛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昊 
-
辉瑞公布疫苗消息后,美股枪械板块暴跌
2020-11-10 14:03 上市公司 -
维信诺3亿元转让500余项LED专利,前三季现金流萎缩近8成
2020-11-09 17:02 上市公司 -
中国恒大终止与深深房A重组
2020-11-08 19:26 大公司 -
向总书记报告丨金鞍跃马好扬鞭
2020-11-08 11: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以“汇丰事件”为诫——警惕中国企业海外金融政治风险
2020-11-08 09:58 华为 -
拜登领先,大麻龙头股一度涨94%
2020-11-07 10:30 商业 -
央行: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不要玩“钱生钱”游戏
2020-11-06 19:31 中国经济 -
华为在欧创造经济收益1285亿元、工作岗位22万个
2020-11-06 17:09 华为 -
年轻人关心的这些事,规划《建议》都提到了
2020-11-06 15:48 -
面板价格持续上行,京东方、TCL等加速业务整合
2020-11-06 15:18 上市公司 -
隐瞒iPhone在华需求下滑,苹果面临集体诉讼
2020-11-06 12:34 上市公司 -
蚂蚁集团: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
2020-11-06 10:27 上市公司 -
引导银行暂停和蚂蚁集团联合贷款业务?银保监会否认
2020-11-05 20:32 大公司 -
台积电开始为美国工厂“招兵买马”
2020-11-04 15:26 上市公司 -
蚂蚁集团: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
2020-11-04 09:53 上市公司 -
恒大现金流保卫战,胜利
2020-11-03 22:44 中国房市 -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
2020-11-03 21:26 大公司 -
格力前董秘泄露内幕助人获利百万,3个月前突遭解聘CFO
2020-11-03 17:30 上市公司 -
联想单季营收破千亿 杨元庆:智能转型阶段性成功
2020-11-03 15:32 上市公司 -
中央定调:健全退市机制 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2020-11-02 21:04 经济晴雨表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