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橘财经| 高德胜:当全球货币洪水泛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最后更新: 2020-11-10 15:12:15编者按:不平凡的2020年正接近尾声,美联储大量印钞救市的副作用正在显现,3月末以来,美元已经贬值10%,而高盛、渣打、大摩、桥水这些资本世界最响当当的头牌机构,都在持续看空美元的未来。
“现代货币理论(MMT)”曾经作为一件利器,帮助西方金融霸权君临天下,如今却日益清晰地倒映出一个真相:美元本质上只是一种符号,它与真实财富无关。
马克思200年前洞见的历史潮流正在按自己的节奏演进,中国却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下,如何应对全球货币洪水?如何保卫劳动果实?
资深金融业者,经济学者高德胜就此为大橘财经撰文,分享他的最新思考:应大大方方允许人民币稳步升值,让人民币获得与中国经济实力相符的合理地位,以此摆脱“嚣张霸权”的讹诈与威胁。正文如下。
【作者/高德胜 编辑/周远方】
疫情肆虐之下,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为救助经济,西方国家采取财政、货币扩张的刺激政策,主要央行更是大举量化宽松,开足马力印钞,规模史无前例。
央行货币大放水,增发的货币通过救助法案直接流向本国公民和企业。美国银行体系存款猛升,大量的注水已经形成一个可怕的资金堰塞湖。巨量美元资金正趴在美国大型机构的账户上,它们随时会汹涌而出,资金的洪水席卷世界,可以横扫一切商品和优质资产。
别说这离你很遥远,与你无关!国际贸易和投资已经将世界每个人紧密连结。美国凭借印钞机,就能拿走你辛苦劳动的成果和真实财富。这正是美元这种货币霸权的魔力。
这引出一个问题,面对西方主要央行的货币大放水,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美元“嚣张的霸权”短期内还不能打破,我们也无法干预美联储和西方央行的政策操作。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放任量化宽松无限印钞,必然不可持续,也必然削弱和摧毁美元的信用基础,最终导致美元霸权的瓦解。那么在当下,面对西方汹涌的货币洪水,我们应该筑起什么样的屏障,使我国人民的财富不被轻松的夺走?
我想,最直接的办法是允许人民币升值,从而削弱美元的购买力,同时乘势扩大人民币在对外贸易和跨国投资中的使用,积极创造条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既有中国经济稳定增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的坚强支撑,也是中国经济体量在世界经济占比不断提升决定的;既是世界新变局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大大方方允许人民币稳步升值
在与朋友探讨外币资金洪水泛滥,如何保卫我们辛苦创造的财富这个问题时,一位媒体的朋友直言:“要让美元买不到东西!”。这在当下虽然还办不到,但方向是对的,至少不能让美元买到和以前一样多的东西。
在笔者看来,在美元疯狂注水、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势下,人民币升值既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美元在当前仍然是国际通行货币,虽然没法阻止它收割,但我们也绝不做廉价的韭菜,必须让它付出更高成本。因此,人民币升值是保卫我们人民的财富不被轻易掠夺的第一道屏障。
随着美联储天量放水,3月以来美元指数快速下跌,由103到现在93左右,而人民币走出了稳步升值的态势,今年以来从7.19升值至6.67左右。在整个第三季度,人民币累积升值6.3%,创下了12年来人民币汇率“表现最强劲”的一个季度。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走势(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
人民币的走强,既与美元快速贬值有关,也是中国经济迅速从疫情中复苏并长期向好的结果,同时人民币与外币较高的利差,正在吸引国际资本加快流入。在全世界16万亿美元的债券收益已接近负值之际,10年期收益3.19%的中国债券颇具投资吸引力。
根据彭博社计算,国际基金在二季度增持了439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国债,创下历史纪录。截至9月,外国投资者已连续6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累计达到3万亿元的历史新高。9月中国国债也被富时罗素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至此,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均纳入了中国国债。
人民币汇率从早期盯住美元,到现在盯住一篮子货币,其汇率的波动离不开美元及其它货币的涨跌。美元的无限量化宽松,正引起国际投资者对美元信用的担忧,多数投资机构预测,美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可能长达10年的贬值周期。高盛集团大胆预测,美国无限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 “可能会终结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主导地位”。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今年多次发出警告,新冠疫情对美元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面临风险。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斯蒂芬·罗奇更直言,到2021年美元有50%的概率贬值35%。
商业内幕相关报道截图
在人民币快速走强的形势下,对于美元前景以及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外论者的观点出现了明显的反差。当美国学者及国外投资者普遍看衰美元,甚至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直白地讨论“后美元时代”来临的时候,国内不少论者仍然对美元是否进入贬值周期小心翼翼地下不了定论,对人民币升值也大多持谨慎态度。主流的观点是人民币汇率弹性上升,保持双向波动。央行也于10月10日出台措施,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 20%下调为 0,降低企业购汇成本,增加企业购汇需求,以稳定人民币汇率。
美元指数走势
央行强调,坚持市场化方向,增强汇率弹性,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浮动汇率制改革以来,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受住了多轮外部冲击考验,包括最近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考验,也促进了我国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笔者认为,在西方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并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币长期注定要升值。要破除固有思维,顺应历史大势和市场趋势,在市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形势下,应该放心允许人民币升值。
长期以来,中国理论界似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恐惧症”。其背后的担心,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理论观点,即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压力,影响出口竞争力。这种观点影响极为广泛。升值不利于出口,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理论推论,它基于很多假设条件,但在现实中却缺乏实证的依据。价格仅仅是决定出口竞争力的一个因素,它还由产品的可替代性、技术的可复制性以及市场的充分性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
从历史经验看,回顾人民币汇改历程,人民币升值削弱出口的情形并未发生。其一,2005年我国启动人民币向浮动汇率改革,从2005年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0%,但中国出口增速年均达到23%,是中国出口增速最快的一段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从简单加工不断转向深加工,出口附加值有所提高,产业链条也有所拉长,这说明中国出口并未受到汇率升值影响,而出口企业也随汇率升值而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其二,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国际需求下降,为减少对出口的冲击,我国采取了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揽子鼓励出口的系列措施,以减少企业出口成本。但出口企业因此而降低的成本很快转化为出口价格的普遍降低,中国企业本身并未得到相应好处。但即使出口价格下降,2008我国出口增速依然下降,2009更经历了出口负增长。这说明出口价格下降并不一定能够增加出口,提高出口竞争力。全球经济危机下外部需求下降是2009年中国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最新的例证是,美国从2018年3月对中国开打贸易战,加征关税增加了中国出口美国产品的价格(其效应与汇率升值对价格的影响等同),虽然中国对美国出口出现了一定下降,但2018、2019中国出口仍然保持了9.9%和5%的增长,2019年贸易顺差达到2.92万亿元,扩大25.4%。而2020年中国仍然回到美国第一贸易伙伴地位,对美出口继续增长。加征关税提高的成本,大部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说明中国出口产品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价格不是决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上升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限,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
还有一个被理论界长期误读的例子是美日“广场协议”,认为20世纪80年代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是导致日本长期经济停滞和“失去的20年”的原因,并以此作为警惕和反对汇率升值的依据。这其实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讹误。实际上1985年德、法、英国和日本一样都签署了广场协议,都经历了大幅的快速升值。1985到1987年日元对美元汇率最大升值99.78%,同期德国马克升值了101.27%,法郎最大升值了100.55%,英镑升值了66.98%。而德法英三国并未出现泡沫经济,也未发生“失去的20年”,可见日本出现泡沫经济并非源自汇率的快速升值,而是有其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其他原因。同时也很难解释,在广场协议前的1970年代,日元同样经历了大幅升值,累计升值117%,而日本出口稳定增长,经济增速在短暂触底后强劲反弹至超过5%。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GDP增速反而在1988年达到6.79%的历史峰值,同时整个80年代日本出口一直保持增长,并实现了翻番。理由很简单,由于汇率的快速升值,出口价格的提升使得单位货品的价值也提高了。日本出现泡沫经济主要还是日本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造成的。由于日本政府认为升值将打击日本的出口,对国内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因此日本在日元大幅升值后,采取了持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特别是超低利率政策,货币供应猛增,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了泡沫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决定出口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靠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价格竞争的初级阶段,正在向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挺进。廉价不应继续成为中国制造的标签,也不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低端制造产品出口企业可能会被淘汰,这也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快寻求技术升级,实现由低价取胜转向依靠质量、技术取胜,从而提升中国制造的附加值、品牌和竞争力,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实现更大出口收益。依托我国拥有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成熟的产业链配套,高效的产业集群,生产的规模化效应,即使出口价格因汇率提高而有所上升,中国出口也依然具有竞争优势,人民币稳定升值对中国出口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 原标题:高德胜:当全球货币洪水泛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昊 
-
辉瑞公布疫苗消息后,美股枪械板块暴跌
2020-11-10 14:03 上市公司 -
维信诺3亿元转让500余项LED专利,前三季现金流萎缩近8成
2020-11-09 17:02 上市公司 -
中国恒大终止与深深房A重组
2020-11-08 19:26 大公司 -
向总书记报告丨金鞍跃马好扬鞭
2020-11-08 11: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以“汇丰事件”为诫——警惕中国企业海外金融政治风险
2020-11-08 09:58 华为 -
拜登领先,大麻龙头股一度涨94%
2020-11-07 10:30 商业 -
央行: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不要玩“钱生钱”游戏
2020-11-06 19:31 中国经济 -
华为在欧创造经济收益1285亿元、工作岗位22万个
2020-11-06 17:09 华为 -
年轻人关心的这些事,规划《建议》都提到了
2020-11-06 15:48 -
面板价格持续上行,京东方、TCL等加速业务整合
2020-11-06 15:18 上市公司 -
隐瞒iPhone在华需求下滑,苹果面临集体诉讼
2020-11-06 12:34 上市公司 -
蚂蚁集团: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
2020-11-06 10:27 上市公司 -
引导银行暂停和蚂蚁集团联合贷款业务?银保监会否认
2020-11-05 20:32 大公司 -
台积电开始为美国工厂“招兵买马”
2020-11-04 15:26 上市公司 -
蚂蚁集团: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
2020-11-04 09:53 上市公司 -
恒大现金流保卫战,胜利
2020-11-03 22:44 中国房市 -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
2020-11-03 21:26 大公司 -
格力前董秘泄露内幕助人获利百万,3个月前突遭解聘CFO
2020-11-03 17:30 上市公司 -
联想单季营收破千亿 杨元庆:智能转型阶段性成功
2020-11-03 15:32 上市公司 -
中央定调:健全退市机制 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2020-11-02 21:04 经济晴雨表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12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36“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64“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16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