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华重工制造升级:“魔鬼码头”白菜化前奏
最后更新: 2021-10-23 22:47:13振华长兴基地等待发运的岸桥设备
2003年,全国劳模包起帆认为,中国也应该有全自动化码头,我们就在上海的外高桥二期设立了亚洲最大的自动化的空箱堆场。时任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提出,自动化码头的概念不一定是必须听老外的,我们必须有中国的解决方案。
2004年至2005年,振华投资约1亿元,在长兴基地建成了自动化码头的垂直水平分配线的示范线。由于研发中的AGV技术尚未成熟,码头上的水平机械大多是集卡,振华当时认为,要让集卡实现自动化很难,但是如果改变传统码头的堆放方向,由水平改为垂直,就可以更容易地实现自动化。当时我们曾经想把这个概念在连云港实现,但因故没有实现。
2002年,振华重工研制出第一代AGV原型机,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相继开发出了三代跨运车的原型机。逐步将AGV和跨运车的动力从大功率内燃机改为混合动力直至全电动,解决高耗能、高成本的难题。
在2010年至2011年,振华完成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的24台轨道吊升级改造项目。之后,厦门远海港希望建设自动化码头,成为国内首个自动化码头项目,我们就实现了整个项目的全国产化,从设备、堆场、水平运输机器、设备调动系统,全部都是中国自研。之后,青岛港、洋山港也就顺理成章。
在自动化码头上的进展是振华在其他港机产品上的一个缩影。中国港机产品早期主要是靠性价比优势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早已从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机械进口国变成最大出口国,也早已摆脱靠价格取胜的阶段。
振华科技管理部副部长朱昌彪举了两个例子:在港机电控、自动化系统上的模式方面,上世纪90年代,起重机的电控系统基本都是国外原装进口。我们先引进之前的原装系统,并组建技术团队学习不同的原装系统的特点,逐渐培养组装电控的开发设计调试能力,最终形成自主电控品牌EZ,摆脱对原装电控的依赖,大幅增加产品竞争力。目前我们自主电控已经提供了4000多套,在振华起重机的占比约达50%左右。这个模式同样延伸到自动化系统,目前我们已开发了自主的起重机自动化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厦门、青岛、洋山、宁波、广州、钦州、泰国、巴基斯坦、阿曼、阿布扎比、意大利等国内外自动化码头中。
另一个例子是低姿态岸桥,分了1~3代产品,第一代基本是消化意大利用户给的老设备图纸,第二代我们就从设计和工艺上做了全面改进,形成振华自己风格的产品,到第三代我们依靠创新完成了限高严、起升高度高的全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持续拿下了美国多个项目的订单。最新进展是美国福罗里达项目第一批设备顺利交机,美国波士顿项目近期也已顺利发运。
进入新时代,振华重工副总裁山建国系统介绍了振华重工智能制造的整体规划,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要求,进一步打造全球竞争力,振华提出开创“振华重工4.0”的新时代,从一体化的制造、精益化的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4个维度,提出新的规划。
在制造过程精益化自动化的基础上,达成设计先进工艺的CAPP和制造工艺的MES、资源的ERP等环节的数据流,实现产品全生命的周期管理,应用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传感与射频技术,网络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生产与决策,打造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工厂。
振华将总体目标分为几个阶段来实施,第一步是做到精益制造,在2016年-2018年实施,现在基本上全面完成了改革提升工作,达成了制造标准化、经营管理战略专业化,为下一步的信息化夯实基础。
第二步是“两化融合”,时间段是2018年-2020年,目前基本已经实现制造自动化与信息化,实现了实现了公司主要产品的关键制造过程的制造自动化,广泛自动化的一系列改造。目前已经在核心生产工艺逐步打造一些数字化制造示范车间,主要包括结构件的制造、机械件的加工、零件的装配,以及一些涂装车间。
第三步要实现智能制造,可能要分6年来实现,从2020年-2025年,目标是基本完成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与推广,初步实现由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同时利用我们制造加工资源共享的服务,来探索建立面向集团内外部的一些云制造平台,构成制造服务化支持平台,并为所有起重机设备提供在线检测、远程诊断服务,实现实际生产与模拟生产同步,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目前振华已经逐步实现了一些小型零部件的智能制造和装配,逐渐开始在箱梁焊接车间试点少人化和智能化生产,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把所有的箱梁车间打造成智能制造机器人的自动流水线生产。
柔性钣金车间机器人
但是像高大起重机这样的大型装备,如何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和装配,还是一个重大科技难题,如果解决,对未来的智能制造提升将产生很大帮助,无论从时间、人力、物力、安全、环保角度都能够得到巨大提升。
谈及把“中国标准”输出海外的问题,费国坦言,“输出标准是个大题目”。
“我们公司从发展到现在,实际上一直花了很大功夫适应国外的标准。从振华第一台出口设备,出口到加拿大的岸桥努力适应加拿大标准,到后来适应美国标准,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各自的标准。”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起重机行业没有一个统一产品标准,这有点像电器,有欧洲标准、德国标准、美国标准等等,还有各种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起重机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这么多年来,其实把所有的标准都自然分散到各个专业体系里面去了。
我们自己的标准输出,目前只有到亚非拉第三世界。实际上我们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富裕国家比较多,他们目前还是比较强势,但我们也参与了很多行业协会标准制定的过程。
5G的出现可能是一个新的契机。朱昌彪表示,5G使原来不具备远程及自动化能力的设备具备了改造升级的能力,2019年上半年,在振华承建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上,我们联合相关方,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5G通信的自动化岸桥平稳移动。
2019年10月,振华重工还联合中国移动、沃达丰和华为共同发布了《5G智慧港口白皮书》,加快5G在港口的应用研究及项目落地。
目前,振华重工作为系统总承包商,与广州港联手将南沙四期打造成全球首创“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港区全自动化”方案的智慧港口,融入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建设。未来,5G将会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港口的发展,引发码头行业的新一轮变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吕栋 
-
从新央企组建到民营涌现,星辰大海我们来了!
2021-10-23 19:48 航空航天 -
基辛格:认识中国人民这50年,他们做出惊人贡献
2021-10-23 16:46 -
被美国“拉黑”后,华为中芯国际仍获上千亿美元出口许可
2021-10-22 17:24 上市公司 -
光刻机巨头EUV出货量创新高,材料短缺将拖累业绩
2021-10-21 17:35 上市公司 -
国家发改委:“打压民营经济”的曲解和杂音毫无根据
2021-10-21 12:39 -
恒大200亿港元股份交易告吹
2021-10-21 11:00 大公司 -
日媒再炒中国5G建设放缓,这次理由竟是“芯片用光”
2021-10-21 10:56 上市公司 -
前三季度人均收入:9省份高于全国平均,上海5.9万居首
2021-10-21 08:21 中国经济 -
限电、供应链危机倒逼企业转型,数字化是出路吗?
2021-10-20 20:17 数字化转型 -
易会满:必须深刻认识资本的“双重性”,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
2021-10-20 18:07 金融圈 -
种植牙集采,董事长亲自怼股民,“牙茅”怎么了?
2021-10-20 16:44 股市 -
易纲:恒大风险是个案风险
2021-10-20 16:17 中国房市 -
前三季度央企净利润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65.6%
2021-10-20 15:15 中国经济 -
能源局:新能源发电能并尽并、多发满发
2021-10-20 14:32 能源战略 -
中国市场营收暴跌74%,爱立信宣布重组在华业务
2021-10-20 11:56 上市公司 -
美媒:内地游客“消失后”,香港零售业面临重构
2021-10-19 16:32 -
宗庆后呼吁所有企业涨工资:让员工富,人家才会对你尊重
2021-10-19 14:51 大公司 -
英特尔渴望苹果回心转意,库克默默拿出“最强电脑芯片”
2021-10-19 14:24 上市公司 -
美媒探访台积电美国5nm工厂,还提到两岸关系
2021-10-18 16:14 上市公司 -
电价改革启动三日:部分地区交易电价“顶格上浮”
2021-10-18 14:12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