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华重工制造升级:“魔鬼码头”白菜化前奏
最后更新: 2021-10-23 22:47:13【导读】 中交集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查长苗说,抗美援朝时,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和平年代,我们的工程师是最可爱的人。我国目前约有5000万工程师,正是这支知识水平过硬、能够吃苦耐劳的工程师队伍,夯实了我们大国崛起的基础。一旦中国人掌握了一项技术,就会迅速使它“白菜化”,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
【文/观察者网 周远方】随着青岛港、厦门远海港、上海洋山港等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相继投产运行,无人作业的“魔鬼码头”的概念逐渐为中国大众熟知。
如今,振华重工研发成功并正在测试的IGV,使“魔鬼码头”技术再次升级。与此前在洋山港等地的投运AGV相比,IGV无需依赖地上的磁钉就能自动驾驶,使全球传统码头以更为简单的施工和较低的成本改造为“魔鬼码头”成为可能。
2021年中国品牌日(5月10日至12日)前夕,观察者网参加了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企业·智能制造”大型采访活动,4月27日与新华社、科技日报等16家媒体一起走进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参观采访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和调试现场。
长兴岛基地IGV测试场
基于IGV,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智能引导车(IGV)+堆场平行布置”作业模式也即将在南沙港四期工程落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和全国5G应用示范工程。
在长兴岛振华基地IGV测试场地,振华南沙自动化码头项目电气工程师张宇欣介绍,今年年底即将在南沙港投入运行的无人驾驶智能引导车(Intelligence Guide vehicle,下简称IGV)是无人驾驶自动引导车(Automatic Guide vehicle,下简称AGV)的升级版本。IGV和AGV同属港口“水平运输机械”(相对于岸桥等机械的垂直作业方式而言)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AGV主要依靠作业区地面每2米铺设一个的无源磁钉定位,实现自动驾驶,但这种模式资金投入和施工难度较大,而且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铁质物体干扰,对整个码头作业区的地面和周围环境要求较高。
长兴岛振华基地IGV测试场地
而IGV不再依赖地面磁钉,而是依靠北斗导航定位、机器视觉系统和激光雷达协同来实现自动驾驶,这样就无需在基础设施上做较大的改造。另外,“堆场平行布置”方案也更加贴合传统码头的布置方式。此外,IGV引入配合对整个岸桥、堆场已有设备的改造,这对全球所有老旧码头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魔鬼码头”的低成本普及有较大意义。
此外,在人机交互方面,IGV相比AGV也有一定升级,AGV的作业环境要求完全无人,人机交互在特定区域静止状态时进行,而IGV允许在部分场景与人进行有限交互。这一设计主要是出于集装箱装卸过程中拆装锁销的需要。
振华重工总工费国介绍,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箱与箱之间通过锁销连结固定,拆装锁销的工序仍然必须由工人完成,主要原因是锁销种类太多,没有统一标准。费国坦言,目前全球锁头种类可能有数百种,目前还无法靠机器自动完成,可谓码头自动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IGV上的激光雷达和机器视觉系统
谈及IGV的自动驾驶与特斯拉等厂商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有何区别,费国表示,两者还是有较大不同,在公开道路的自动辅助驾驶只需保持车道或避免碰撞,而IGV要实现码头正常装卸集装箱作业,必需把行车精度保持在50毫米以内,同时还要跟港区其他作业设备进行交互,这是比较难的。
此外,IGV与目前一些厂商开发的“无人集卡”也有区别,在灵活度方面,IGV尺寸较短,还能够实现前后轮独立大幅度转向;而无人集卡转向半径较大,也缺乏专业的港口物联网交互设备,在复杂狭窄的港区作业环境中,IGV能够更加灵活。
张宇欣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集装箱运输模式进入成熟期,自动化码头的发展就已开始,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已经历了4次迭代。
1993年,世界上第一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在鹿特丹港的ECT Delta Sealand投产。德国汉堡港随后效仿,成为第一代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但其投资巨大、比人工操作效率低,且水平运输采用内燃机驱动,噪音大,有污染,因而未能广泛应用。
进入21世纪,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超巴拿马型运输船的大量出现,推动了码头港口机械及装卸系统的更新换代。
2002年,汉堡港CTA化码头投入运营,成为第二代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代表。
2008年,荷兰鹿特丹港Euromax码头投入运营,成为第三代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代表。
2015年,厦门远海码头建成世界首个第四代集装箱自动化码头。
早在1998年,振华重工就开始着手研究集装箱自动码头装卸系统,对当时世界上所有投入运行的自动化码头进行调研,依托“产学研用”联盟以及振华超过100名设计和调试工程师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队伍,其整体水平居当时全球第一。
费国进一步介绍,自1999年打入德国市场后,振华装备相继进入荷兰、英国。在当时的全球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Euromax码头,振华提供了除AGV以外的全套设备,包括轨道吊、堆场设备、岸边设备等。
- 责任编辑: 吕栋 
-
从新央企组建到民营涌现,星辰大海我们来了!
2021-10-23 19:48 航空航天 -
基辛格:认识中国人民这50年,他们做出惊人贡献
2021-10-23 16:46 -
被美国“拉黑”后,华为中芯国际仍获上千亿美元出口许可
2021-10-22 17:24 上市公司 -
光刻机巨头EUV出货量创新高,材料短缺将拖累业绩
2021-10-21 17:35 上市公司 -
国家发改委:“打压民营经济”的曲解和杂音毫无根据
2021-10-21 12:39 -
恒大200亿港元股份交易告吹
2021-10-21 11:00 大公司 -
日媒再炒中国5G建设放缓,这次理由竟是“芯片用光”
2021-10-21 10:56 上市公司 -
前三季度人均收入:9省份高于全国平均,上海5.9万居首
2021-10-21 08:21 中国经济 -
限电、供应链危机倒逼企业转型,数字化是出路吗?
2021-10-20 20:17 数字化转型 -
易会满:必须深刻认识资本的“双重性”,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
2021-10-20 18:07 金融圈 -
种植牙集采,董事长亲自怼股民,“牙茅”怎么了?
2021-10-20 16:44 股市 -
易纲:恒大风险是个案风险
2021-10-20 16:17 中国房市 -
前三季度央企净利润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65.6%
2021-10-20 15:15 中国经济 -
能源局:新能源发电能并尽并、多发满发
2021-10-20 14:32 能源战略 -
中国市场营收暴跌74%,爱立信宣布重组在华业务
2021-10-20 11:56 上市公司 -
美媒:内地游客“消失后”,香港零售业面临重构
2021-10-19 16:32 -
宗庆后呼吁所有企业涨工资:让员工富,人家才会对你尊重
2021-10-19 14:51 大公司 -
英特尔渴望苹果回心转意,库克默默拿出“最强电脑芯片”
2021-10-19 14:24 上市公司 -
美媒探访台积电美国5nm工厂,还提到两岸关系
2021-10-18 16:14 上市公司 -
电价改革启动三日:部分地区交易电价“顶格上浮”
2021-10-18 14:12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