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临港:2025年,关键“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
-
吕栋宁静致远。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吕栋 编辑/周远方)
“到2025年,先进工艺、成熟工艺、特色工艺进入国际前列,EDA工具、光刻胶、大硅片等关键‘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2种以上关键装备进入全球领先制造企业采购体系。”
3月3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下称:《规划》)。其中提到,制定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能级,推动更多集成电路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临港集聚,建设世界级的“东方芯港”。
上海临港新片区范围示意图(资料图)
《规划》认为,当前,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创新已进入新阶段。除少数领先企业继续追逐先进工艺演进,竞争头部市场,多数企业开始转向发展成熟工艺及特种工艺,强化技术差异化战略。
先进制程对芯片的性能提升的贡献正在下降,架构、系统、软件等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融合成为趋势,5G、AI、自动驾驶、汽车电子、物联网、云计算等正成为驱动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的新动力。未来,芯片需求将更多体现多样化、定制化等特征。
《规划》指出,随着国内对集成电路产业重视力度空前,进口替代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主线。
“国际形势的变化驱使龙头整机企业加速国产化供应链重塑,加大了芯片自研力度,并加强了与国内龙头制造、封装企业的业务合作,同时开始将更多国产芯片产品纳入其采购体系。国产替代历史性机遇开启,国内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均将受益。”
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引进华大、新昇、格科、闻泰、中微、寒武纪、地平线等40余家行业标杆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芯片设计、特色工艺制造、新型存储、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测试以及装备、材料等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作为知名的“烧钱”行业,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根据《规划》,临港新片区集聚了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5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的上海临港新片区科创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43.3亿元的上海超越摩尔产业基金;以及总规模400亿元、首期规模54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
在政策方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于2019年10月发布促进产业发展的16条政策和集聚发展四大重点产业的40条支持措施,对集成电路企业的项目建设、规模发展、企业并购、设备购买、研发投入、EDA/IP购买、企业流片、测试验证、推广应用以及生产性用电等给予全方位支持。
上海临港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资金和政策支持下,《规划》提出,到2025年,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基本形成新片区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创新基地的基础框架;到2035年,构建起高水平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东方芯港”。
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产业规模: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芯片制造、装备材料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形成规模化集聚。
技术创新:到2025年,先进工艺、成熟工艺、特色工艺进入国际前列,EDA工具、光刻胶、大硅片等关键“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2种以上关键装备进入全球领先制造企业采购体系。
企业培育:到2025年,引进培育5家以上国内外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形成5家年收入超过20亿元的设备材料企业;培育10家以上的上市企业,围绕5G、CPU、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等细分领域发展壮大一批独角兽设计企业。
人才集聚:汇聚超过2-5万名硕士以上学历的集成电路从业人员。
高质量发展:园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强度1500万元/亩,产出强度1500万元/亩。
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最优的地区之一,临港新片区将承担国家战略,追踪国际先进工艺演进,以发展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为两大重点,打造上海芯片制造新高地。
主要任务包括:
积极对接引进国内最先进工艺线放大项目,推进磁存储器(MRAM)、3DNAND、半浮栅等新型存储项目落地,提升新片区芯片制造产业能级,夯实产业基础。
打造国内特色工艺生产高地,坚持市场需求与技术开发相结合,推动BCD、IGBT、CIS、MEMs等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支持细分领域IDM项目建设。
推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实现由国内引领向国际领先跨越。推进6英寸、8英寸GaAs、GaN和SiC工艺线建设,面向5G、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加快化合物半导体产品验证应用。
积极引进海内外装备、材料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快布局建设完善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打造新片区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硬核产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装备产业规模化发展,重点支持12英寸高端刻蚀、清洗、离子注入、光刻、薄膜、湿法、热处理以及光学量测等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硅材料产业做大作强,继续提升12英寸大硅片技术与产能;积极引进国内外光刻胶、掩膜板、第三代半导体等材料企业,加强关键材料的本地化配套能力。
细分领域打造若干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产品、国内外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或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系列化发展,建设本地化供应链体系,以及实施产业链整合,开展境内外并购重组等。
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基地,临港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有:
临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仍处于构建阶段,当前的产值规模、产出贡献依然较小;链接全球创智资源的开放式创新生态仍需完善,对全球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有限;头部企业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仍需加强;集成电路人才供需存在较大缺口,高端人才缺乏尤其突出;制度创新仍有空间,临港政策优势仍需要持续强化。
翻页看《规划》原文:
- 责任编辑: 吕栋 
-
中兴通讯确认:已成立智能汽车电子产品线
2021-03-03 17:50 上市公司 -
全球芯片紧缺,美媒称中芯国际将成“大赢家”
2021-03-03 12:02 上市公司 -
“美国半导体技术从领先到落后中国大陆,只相隔110英里”
2021-03-02 17:07 上市公司 -
联想杨元庆:建议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2021-03-02 15:59 2021两会 -
全球食品价格飙升:印尼豆腐贵了30%,俄罗斯白糖涨了61%
2021-03-02 09:33 -
2020年城市GDP50强:6城超2万亿,江苏占9席
2021-03-02 06:44 中国经济 -
华为鸿蒙掌舵人王成录:真正的第一,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第一
2021-03-01 21:42 华为 -
国新办将发表《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2021-03-01 16:09 -
工信部称中国稀土卖出土的价格,稀土板块大涨
2021-03-01 14:27 上市公司 -
工信部: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
2021-03-01 13:53 能源战略 -
这一协定今天正式生效,将带来哪些利好?
2021-03-01 07:36 消费 -
自然资源部:重点城市今年要继续增加住宅用地供应
2021-02-26 15:23 中国房市 -
网易游戏去年营收破500亿,丁磊:国内安卓抽成过高
2021-02-26 13:37 上市公司 -
美债拍卖遇冷收益率飙升,美股大跌
2021-02-26 12:05 美国经济 -
国产EDA龙头华大九天已上市辅导,大基金持股11%
2021-02-25 11:33 上市公司 -
当事人孙小刚:我准备起诉她
2021-02-24 13:58 大公司 -
三天市值蒸发超千亿,美的集团抛出A股史上最大回购案
2021-02-24 13:22 上市公司 -
汇丰营收净利双降,将加速转向亚洲
2021-02-23 15:59 上市公司 -
37亿美元一日蒸发,美财长警告比特币“低效”
2021-02-23 13:47 疯狂比特币 -
2月25日运高股份、立达信、炬申股份3家企业上会,IPO审核趋严下,能否如愿?
2021-02-23 10:51 股市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5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0“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95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1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