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反垄断之外,也要想想怎么让互联网社会主义纵横天下
最后更新: 2021-01-06 08:02:24二.互联网渠道引发经济革命
互联网是基础设施,互联网APP是信息的渠道,不是信息本身,更不是实物商品。互联网最主要甚至唯一的经济价值就是渠道,软硬件维护还得花成本。
渠道(channel),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最核心的词汇之一。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里,渠道是计划的一部分,必须存在,但价值不大。没有选择,渠道就没有太大价值。
需求-供给曲线:价高供应多、价低需求多
在一个经典的“需求-供给”价格曲线里,消费者直接看见商品,根据市场价格高低,理性地作出消费选择;生产者直接与需求接触,根据价格与利润,理性地生产。这个假设极其理想化,往往偏离实际情况。一个批评是,很多情况下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并不理性,有时理性本身就难以定义。
更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并不是直接打交道,中间有“渠道”。如果没有渠道,消费者可能只知道一个价格,不知道东西在哪;生产者也只知道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但不知道谁会来买。这让交易变得十分诡异,难以捉摸。
在科技水平够高的现代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不再短缺,也有货币理论为经济提供足够货币,群众也愿意过好日子,理论上来说需求和供给很容易“速配成功”。消费者愉快地消费,生产者开心地生产,央行体系为二者印上足够的“快乐券”。实际情况却是,消费者情绪忽高忽低,生产者决策荒腔走板,周期性地发生危机,失败者众多。社会因此压力重重,不时走向过度竞争。危机的根源说法有多种,“渠道”的不靠谱在其中作用日益明显。
渠道的最本质特征是“信息不对称”,不然渠道没必要存在了。如果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交易,信息摆在台面上,两者博弈会很简单,买或者不买,讨价还价,就这么点事。生产者比消费者更专业,信息有不对称,但是这种不对称处于较小状态。虽然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但是消费者面对多种选择可以拒绝交易,通过反复多次博弈,吃的亏不会太大。
但是秉持资本主义逻辑的渠道,会在两头都建立“不对称”的信息优势,扩大这种不对称。一边,它面对很多的生产者;另一边,它面对很多的消费者。计划经济渠道主动消灭了这种信息优势,“公平”地定下了价格,伟大的理想换来的却是僵化的结局。渠道需要活力,但也引入了魔鬼的诱惑。
渠道会诱导消费者的不理性,或各个击破,让整个生产-消费环节产生更多“毛利”;渠道也会压榨生产者,在利润分配环节抽取更多利益。
把“信息不对称”扩大,就是渠道的最大武器。生产者光看到市场价格没有用,接触不到消费者,卖不出去,价格再高都是虚的。消费者时间精力有限,通常只会按渠道安排的方法消费,不会上天入地折腾出最省钱的方法。面对渠道,消费者和生产者通常都无力抵抗。而资本义主义老钱们,即使是生产发家的,也会逐渐盯上渠道,最后变成狠辣的收租者。
有些传统渠道的“信息不对称”操作是直接赤裸裸的。例如中国很多出口商品,由于缺乏渠道,只能卖给“进口商”,加几倍的价到消费者手里很常见。光生产,不掌握渠道,利润率很难提高。在先进机器武装下,中国工人的绝对生产效率已经吊打发达国家工会蛀虫,但是收入仍有数倍差距。
有些“信息不对称”操作比较隐蔽。渠道控制者会去造势做局,提前介入有希望的渠道分肥。美国政府官员与大公司的旋转门,提供了大量隐蔽的信息,金主有政治献金抽资。有些项目只有圈里人知道,悄悄分配完了。大量成本消耗在渠道利润里,生产者挣点小钱。表面上“信息公开”,干货信息没有引路人根本看不到。美国贫富分化非常厉害,底层的信息等于资本灌到嘴里的渣,无知得可怕。
地产经济,其实算是信息比较公开的,因为价格算是透明,买卖的人群并不难接触,中介提成不高。主要还是资本的力量,直接通过博弈从商业流程里拿走一部分利润,不需要太多信息不对称。所谓“资本坐着收地租”导致贫富分化,经济模型上并不成立,很容易防备,随便来点房产税、遗产税就破功了。资本主义比地主经济高明,收房租不断滚动开发致富,不是常见模式。人们可能对香港地产印象过深,资本主义并不是这样的,香港资本对各类渠道的控制是非常厉害的。高地价也可以理解为控制渠道的一个办法:如果地价不高,谁都可以很容易地开公司,旧的渠道利润就会受威胁。
在互联网大行于世之前,传统资本主义受限于渠道的固有弱点,其实是逐渐走向僵化的。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观察到,资本的回报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也就高于劳动回报。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其内在根源很可能是资本控制的渠道,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而且这种不对称优势在不断强化,社会就日益不公平。
2013年,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出版吗,再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根源
很容易看出,互联网“联通世界”的特长,会带来一场“渠道革命”。互联网新贵,对旧渠道老钱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这一切发生得非常快。
首先要定性:互联网渠道是一种进步,比传统渠道的“信息不对称”不断恶化要好。
有了互联网渠道,如果不是偏执地认为“就是坏”,不难发现其优点。海量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本来不可能接触到,通过互联网渠道,居然真就聊上了。“市场价格”也直接呈现在平台上,不需要自己去逛街打听,男女都省下了无数时间去打游戏。而且市场价格可信度相当高,远比自己瞎打听的靠谱。可以说,传统的“需求-供给”曲线,有了互联网渠道,才算是像回事了。
因此,基于互联网渠道的市场经济,是一个经济革命,是巨大的进步。
例如引发愤怒的“地产租金”,其实受互联网渠道的压制很大。不景气的商铺到处是,商铺投资价值远不如住宅,主要因素就是互联网渠道。互联网的缺点是,人的肉身没法住进去。如果人的意识能上传到云里,住宅价格肯定就崩盘了。
有时互联网渠道的抽头比例之高,让人触目惊心。苹果借系统安全名义,大搞APP Store垄断分成30%,不许自己安装,这是最狠的。安卓手机开发商都搞自己的应用商店,“渠道服”联运有时抽头能到50%,但由于不禁止“官服”与第三方应用商店,实际垄断没苹果厉害。游戏平台有时会抽70%以上,比例是很高。
这种抽头比例极高的,都是虚拟商品,因为复制不要本钱,数量决定成败。公平地说,还算是信息对称的博弈,决策简单,不需要钻营去找隐藏的信息。游戏和APP开发者有钱赚,才会同意抽成。厉害的开发者出场博弈的时候,抽头比例会变,新的渠道会产生。虽然抽头很凶,但是生态还是繁荣起来,很多开发者内心觉得分成可以接受,简化了营销。
实物商品或一些服务交易,互联网渠道的抽头会少一些,有时免费,20%就算高的了。和传统渠道相比,并不会更加凶恶,当然也谈不上良善。例如传统出租车司机交的份子钱与网约车被收掉的平台提成,大致会形成一个平衡,打车的绝对人数有大幅增长,这是业务的基础。
在引爆争议的金融业务上,互联网渠道也是一个革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三大电信运营商发公告: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交易
2021-01-05 16:54 股市 -
反转!纽交所称不再要求中国三大运营商摘牌
2021-01-05 11:32 上市公司 -
配合美黑名单,富时再删除三家中企
2021-01-05 09:59 上市公司 -
今麦郎冲击上市,距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尚远
2021-01-05 08:09 大公司 -
-
-5.8%,新加坡史上最严重衰退
2021-01-04 17:45 新加坡 -
国铁集团2021年主要工作目标: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
2021-01-04 16:05 -
央行:放宽对部分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使用限制
2021-01-04 15:27 -
海关总署:去年进出口清单验收量同比增长63.3%
2021-01-04 15:18 -
华为:今年1亿台设备将成鸿蒙系统新入口
2021-01-04 13:46 华为 -
爱尔眼科回应抗疫女医生视网膜脱离:与手术无直接关联
2021-01-04 11:14 上市公司 -
三大运营商:尚未收到纽交所摘牌通知
2021-01-04 09:43 中美关系 -
房企“赠送面积”,套路有多深?
2021-01-04 08:35 中国房市 -
渠道分成矛盾公开化,腾讯游戏遭华为全面下架
2021-01-01 13:26 大公司 -
华为全面下架腾讯游戏:腾讯单方面就合作做出重大变更
2021-01-01 10:50 华为 -
银保监会通报近期人身险产品监管问题,多家险企遭点名
2020-12-31 14:29 -
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广汽蔚来“比特币购车”震惊市场
2020-12-31 14:18 金融圈 -
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遭证监会调查,“大牛股”格力地产跌停
2020-12-31 12:58 中国房市 -
MSCI公布最终“黑名单”:南京熊猫、中国联通A入列
2020-12-31 11:57 上市公司 -
中芯国际股价连涨,传获美国成熟制程设备许可
2020-12-31 10:21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