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忘却历史,能够救赎韩国吗?
最后更新: 2023-05-06 09:32:43在这方面,日本其实也并非只有负面形象。就以中日关系而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多届政府对华态度就相对比较友好,包括当时的天皇在内,在访华期间对于战争罪行也都有所表态,而且向中国提供了诸如低息贷款等支持,促成了一段中日友好交往的时代。
可以说,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近代以来被日本侵略的历史,但只要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历史错误,并做出该有的道歉和改正,战争的仇恨同样可以被化解。
事实上,不止是中国和欧洲,但凡是有担当的国家,都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一方面,该算的账必须要算,所以二战后有大规模的战争罪行审判;另一方面,只要认错到位,仇恨也是可以翻篇的。
当然,能不能认错到位,往往取决于很多外部因素,比如同样是战争罪行,日本对美国的谢罪态度就很到位。如今美国人不继续追究偷袭珍珠港的责任,不是因为他们宽宏大度地将仇恨翻了篇,而是该认的罪日本人早就认了——毕竟“五星天皇”都可以有,跪下认错又有何难。
总而言之,牢记历史并不意味着记住的是仇恨,只要各方能够基于事实作出应有的表态,该悔过的悔过、该追责的追责,并在未来不再翻来覆去地横跳,相信仇恨终会翻篇。
低人一等的救赎
牢记历史不等于牢记仇恨,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但为何还会有人害怕铭记历史呢?
这就有必要再回到刚才提到的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虽然都是关于历史的陈述,但大多数历史学家只参与前半部分的研究,也就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追求严肃的真相;至于后半部分如何评判历史,特别是怎样古为今用,历史学家往往无心也无力参与,而是由人们各取所需,所谓“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说法,亦由此而来。
古往今来,打“历史牌”一直是政治家们常用的手段,即便是在工业文明的近代也是如此。比如二战中纳粹的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就先鼓吹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以此为侵略制造了“追求民族自决”的理由。就算是自己没有“自古以来”的历史由头可以用,也可以给别国的历史“泼脏水”。比如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人就坚定地帮伊拉克写上了这一笔历史,不仅把试管拿到了联合国,更是把结论写进了无数的文件和书籍中,就差刻在两河流域的石柱上了。但到底有没有?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反正美国由此制造了“维护世界和平”的战争借口。
如今韩国的政客拿历史大做文章,其中的套路丝毫没有新鲜感,诸如讨好日本、追随美国的目的更是昭然若揭。但在这场由历史引发的“大戏”中,他们的入戏角度之怪、程度之深,却还是让人有些惊讶的。
一方面,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对于关乎本民族利益的历史评判,都理应严肃、谨慎地对待,至少也要听听本国学者的意见。
因为民族历史这不止是学术问题,也是关乎“谋国”的政治问题,以及关系政治家“谋身”的利益问题。即便是为了美化侵略罪行的某些日本教科书,也总归要装模作样召开几次所谓的研讨会、修订会,走一走相应的流程。政治人物不用铺垫就直接开口,怎么看都显得有些草率。倘若一国的大位不甚安稳,动辄出现波澜,那么对于这样的原则问题显然更应该慎重,至少不能反复颠覆。
另一方面,但凡是拿历史别有用心做文章的,向来都要强占道义、地位的制高点,把自己包装成既高尚又受害的有利形象。
仍以二战为例,无论是纳粹德国的日耳曼血统论,还是日本的大东亚之说,尽管荒唐至极,但他们都要把自己放到最高等级。而在具体的事件中,他们又会制造各种各样的借口,尽可能地把自己塑造成被迫害者的形象,继而以所谓的历史理由作为行动依据,以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韩国作为二战中被侵略的一方,本来从历史出发,是占有绝对道义高地的,如今却要主动忘却历史、不谈罪行,还替罪人赔偿,难不成只要自己的地位足够低,就能感化对方?如此说来,“太阳的后裔”变成“太阳旗的小弟”,就能无往而不利?这样的救赎方式,多少有些令人费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柏林连续两年禁止二战纪念活动出现俄乌国旗,乌方怒批
2023-05-06 09:26 德意志 -
中非共和国外省地区发生多起针对中企、中国公民犯罪
2023-05-06 08:36 中国外交 -
乌副防长:俄军希望在“胜利日“前攻占巴赫穆特
2023-05-06 08:1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证监会“吹哨人”奖金刷新纪录,一人获近2.79亿美元
2023-05-06 08:01 美国经济 -
巴基斯坦总统:国际形势越是深刻变化,越要打造紧密牢固的巴中友谊
2023-05-06 06:51 中国外交 -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加冕仪式将于5月6日举行
2023-05-06 06:47 不列颠 -
加拿大安大略省火车脱轨事故可能出现化学品泄漏
2023-05-06 06:38 -
胜利日前克宫遭袭,普京会怎么报复?
2023-05-05 23:08 乌克兰之殇 -
博雷利:欧洲需要有别于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3-05-05 22:06 欧洲乱局 -
拉夫罗夫表态
2023-05-05 21:27 -
她急了:中俄“几乎肯定会利用”这点,说美国无能
2023-05-05 20:18 美国政治 -
“多次被拒接电话后,美正寻求美中防长在新加坡会面”
2023-05-05 18:26 中美关系 -
约旦外交大臣:叙利亚回归阿盟指日可待
2023-05-05 17:51 叙利亚内战 -
被追问“是否担心有更多国家放弃美元”,他满脸……
2023-05-05 16:40 -
秦刚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
2023-05-05 16:25 中国外交 -
澳两党领袖罕见同时发声:阿桑奇案适可而止,拖太久了
2023-05-05 16:23 阿桑奇 -
加拿大政客炒作“中方威胁加议员”,外交部:子虚乌有
2023-05-05 16:22 中国外交 -
两天内第三起,俄一炼油厂再遭无人机袭击起火
2023-05-05 16:18 观察者头条 -
白宫要对AI有大动作?开会途中拜登突然到场
2023-05-05 16:05 -
外交部:美方在看待中非合作时,应当少一些“酸葡萄”心理
2023-05-05 15:5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6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8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