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入戏不要太深,像欣赏比赛一样围观美国大选就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周德宇】
今年的美国大选终于要在喧嚣和混乱中走向尾声了,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在看一出长达数月的体育赛事:
两方对垒,赢家只有一个;围观的人很多,真正下场的人很少;激烈和紧张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而无论局势多么艰难,劣势一方仍然有一线生机,胜负的悬念会保留到最后一刻,也就是即将来临的大选日……
唯一的区别是,在美国大选中,比赛时长是固定的,必须要在选举日展开最后的决战来一决胜负(当然,还有分不出胜负要靠场外裁判解决的可能性)。
网友们评论着选情和策略,就跟评论着场上局势忍不住替选手指导打法一样;网友们讨论着党派和政客,就好像讨论着自己关注的队伍和选手为他们加油助威一样;网友们解读大选前的突发事件和各方应对,就好像解说一场激烈的对抗分析选手们的决策……
有人可能会说了,选举总统这么重大的事情,被很多人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大选,是决定美国甚至世界命运的选举,怎么就被我说成像电子竞技一样的儿戏呢?
但是选举政治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竞技,只不过规则更加多变,获胜者的奖励更加丰厚,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罢了。
而且对于绝大部分美国人来说,除了最后投票的一瞬间获得的所谓守护民主的满足感(很多人最后还投不上或者不会去投票),他们在整个选举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效用,可不就是欣赏一场比赛嘛。
美国人在16年前选上了奥巴马,相信他能够带来改变,结果是给特朗普的上台铺平了道路。美国人又在8年前选上了特朗普,想着他这样的政治新人大力出奇迹,然而几年后特朗普搞得天怒人怨又被赶下了台。到最后,美国人在4年前把拜登选了上来,想着他能够拨乱反正。这次倒好,拜登干得还不如特朗普,连竞选连任的机会都没有了,反而是特朗普又被请了回来……你说美国人这些年不是选了个寂寞吗?
马斯克力挺特朗普 视频截图
选举能改变的事情很多,但是也很少。
毕竟,旅途的意义不是终点,而是走过的路。重点不是他们手中影响力近乎于零的选票,而是在整个大选中持续的参与,让他们拥有对国家政治的掌控感和归属感。
很多中国人入戏太深,要么是觉得特朗普才是正义的化身能够铲除邪恶的建制派,要么是觉得哈里斯才代表着民主自由能够消灭极端分子,要么是觉得谁谁上台就可以对中国和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影响……这都是对美国政治毫无理解的表现。
如果你对美国政治理解得够多,你就只会有一种正确观察美国大选的态度,那就是看戏。
你抱着严肃的态度去观察美国政治,那你只能看到无趣的反动和庸俗。但如果你抱着看戏的态度,你会发现处处是乐趣。
政治生活要是都这么有意思,还用得着担心社会不稳定因素吗?要是社会上的矛盾和争执,可以被一场竞技来解决,那不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吗?如果我们把这么优秀的制度引进来,每隔四年就从肖战和蔡徐坤中间选择一位大统领来教我们如何戴口罩,一定会有利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
所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分享围观这么一场宏大竞技的乐趣。
所以我就在这里稍微科普一些有关这次大选的常识,并且带着大家来分析一下当前的局势,提供一些解读和预测选举结果的思路。
决赛日期——11月5日
首先是大选的围观日期。美国法律规定,大选日应当是“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那么今年的大选日就是11月5日。按照惯例,北京时间11月6日的早上(美国时间11月5日的晚上),选举的计票结果就会陆续出来。如果局势明朗,11月6日的下午(美国时间11月6日凌晨),我们就会看到一方发表胜选演说另一方发表败选演说,结果就尘埃落定了。
但是2020年的大选就没有按照惯例走,大量的邮寄选票和提前投票不光带来了额外的计票时间,也带来了大量的对于选举公平的争议。所以2020年大选的选举计票结果是过了将近一周才大致确定,而败选的特朗普则是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承认失败,仍然认定他才是2020年真正的赢家。
考虑到2024年大选的选情胶着,双方差距不大,我们很可能还是要等到各州投票全部统计完才能知道结果。再加上双方可能对于大选程序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争执,落后的一方未必会乖乖认输,可能还要再围观很长一段时间的赛后撕逼环节,才能得知最终的胜利方。今年的12月11日是选举结果正式得到认证的日期,而12月17日则是各州选举人正式投票的日期。往年这些程序都不过是走过场,但如果今年的剧情和2020年类似,这些日期就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对阵双方——民主党与共和党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对阵双方,当然是曼联和曼城……啊不对,红色方与蓝色方,也就是共和党与民主党。自古红蓝出CP,在美国大选里也不例外。共和党的代表颜色是红色,而民主党的代表颜色是蓝色。
所以,当你看到“红州”或者“蓝州”,“变红”或者“变蓝”,以及任何与大选相关的图表和地图上的红色与蓝色时,你就知道这些颜色代表什么了。
当然,共和党是红色,民主党是蓝色,也完全是历史的偶然。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两党是没有代表色的,当各家媒体报导选举结果的时候,都各自有一套标识策略。比如当年里根赢得大选的时候,有的媒体会把里根赢下的州标成红色,有的媒体反而会把里根赢下的州标成蓝色。实际上,冷战时期,红色是不受两党欢迎的,毕竟会让人想起苏联和共产主义。
但是到了2000年大选的时候,各家媒体为了避免混乱,第一次决定统一标识策略,把执政党标识成蓝色,在野党标识成红色,于是民主党就成了蓝色,而共和党成了红色。而媒体的统一报道,让这一颜色印象深入人心。于是在后来的选举中,即便共和党成了执政党,它们也仍然保留着红色的代表色,而民主党下了台也保留着相应的蓝色代表色……
所谓的红蓝之争,其实历史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套颜色思路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是不会有啥大的变动了。
我们接下来看对阵双方的选手。
2024年美国大选民主、共和两党正副总统候选人。 作者供图,下同
相信不用我多做介绍,大家都认识红色方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蓝色方的总统候选人哈里斯。特朗普正如我们熟悉的那样,一个老白男,一个富二代,一个政坛的异数,一个从上到下都充满了争议和节目效果的人。而哈里斯,在各方面都被视为特朗普的反面,一个少数族裔年轻女性(年轻是相对而言,哈里斯也是60的人了),一个在政坛耕耘了多年的传统政客。
不过哈里斯的“传统”也是相对于特朗普而言的,在民主党内部,哈里斯也曾经被视为激进派。而哈里斯今年能够得到总统候选人的位子,也是源自拜登退选的意外,而非正常安排。无论是按照党内资历排位还是按照党员初选选举,哈里斯都不太可能成为候选人。所以某种程度上讲,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都并非各自党派的“传统”代表。但正如特朗普这些年重塑了共和党基本盘一样,时间一长,“非传统”也迟早会变成“传统”。
我们再说到特朗普和哈里斯的副总统候选人,万斯和沃尔兹。万斯这个人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详细分析过,他一直被视为特朗普的接班人,未来的政治新星。而沃尔兹则是哈里斯为了大选临时找来救火的,本身没有太高的知名度和资历。
无论如何,副总统在美国政治里是个非常尴尬的角色,他们的主要职能和人生使命就是当总统挂了的时候顶上去,加上一个参议院议长的职务(只能在平票时投票,一般不参与讨论)。除此之外,副总统在政治决策中能起什么作用,就没有固定说法了。
所以大部分时候,选择谁来当副总统,主要是为了给总统加buff,帮助总统吸引更多的选民,并整合党内其它政治势力的支持。所以哈里斯为了补充自己的女性少数族裔身份,会选择沃尔兹这样一个“老白男”,来争取更多老人和白人选民的支持。而特朗普由于这次完全掌控了共和党,不再需要争取建制派的支持,也就打破惯例,选择了和自己类似的万斯作为副手。但是万斯作为一名年轻精英,也可以稍微弥补一些特朗普年老和不够精英的特质。
当然,副总统总归也是权力中心的一员,只要有野心,总会有发挥的空间,即便不是哈里斯这样直接取代总统上位,也可以像拜登那样积攒政治资本,日后图谋总统大位。不过这就不是我们现在需要关心的事情了,对于眼下的总统大选来说,副总统候选人仍然是相当次要的角色。
最后稍微介绍一下对阵双方的立场吧。
传统上,民主党代表自由派,政治上支持大政府,经济上支持一定的政府干预,文化上较为世俗和开放,主要获得少数族裔和城市中产的支持。在近些年的具体议题上,民主党一般支持堕胎,支持禁枪,支持增税,支持政府医保,支持全球化和移民,支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而反过来,共和党代表保守派,政治上主张小政府,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文化上支持宗教传统,主要获得郊区白人和商界人士的支持。
但实际上,在近些年的具体议题上,各自的立场都是为党争服务的,并不一定符合其“传统”逻辑,而是变成了凡是民主党支持的,共和党就反对,凡是民主党反对的,共和党就支持。比如传统上共和党应该支持自由贸易,反对干预经济,但在新一代MAGA理念引领下的共和党却完全相反。
因此,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两党各自的主张,就会发现所有这些口号如果放到一起,并不能逻辑自洽,甚至会相互矛盾。但是毕竟党派的任务是拉拢选民,先给自己叠上buff,靠各种议题和立场来吸引选票才是正事。
所以党派的各种立场就是这样逐渐改变的。比如共和党曾经是解放黑人的政党,而民主党是站在南方白人一边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民主党反而取得了黑人等少数族裔的压倒性支持,而共和党成了主要依靠白人的政党。
正如我的文章在之前频繁提到的,最终最能团结各自选民的议题,最能区别两党的议题,永远是身份政治。比如像马斯克这样的新能源产业代表,本来应该是民主党的支持者,但是却因为身份政治的原因变成了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
而在身份政治之外,那些经济、政治和外交议题,两党之间的区别其实没那么大,也没那么需要在选举前过多关注。一方面是政客们总会画饼,许下他们其实并没有兴趣履行的承诺。而另一方面是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有各自的客观规律,即便政客们真心想做,也未必能做成。比如特朗普上台之后,就是真的建了墙,也没有挡得住非法移民。而拜登上台之后,该打贸易战打贸易战,该反华反华,即便民主党嘴上说得好听,亚裔也仍然是种族鄙视链底层,这些都是不会变的。
所以我们不需要在乎对阵的双方代表了什么理念啊政策啊群体啊,他们谁都不代表,他们只是在争夺胜利的对立双方,仅此而已。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日本防卫大臣:朝鲜发射至少7枚弹道导弹
2024-11-05 08:26 半岛火箭 -
“辛瓦尔死前三天没吃任何东西”
2024-11-05 08:18 巴以恩仇录 -
韩日称朝鲜发射弹道导弹,朝方暂无回应
2024-11-05 07:27 朝鲜现状 -
国合署:中方愿向西班牙政府和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24-11-05 06:44 -
-
金与正:朝鲜将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卫性核遏制力强化路线
2024-11-05 06:35 朝鲜现状 -
舌战沙利文妻子,美华裔共和党女议员火了
2024-11-04 23:06 美国政治 -
孟加拉国拖欠8.5亿美元电费,印度前首富上手段了
2024-11-04 22:53 -
韩正会见日本经济同友会访华团
2024-11-04 22:02 中日关系 -
亲欧派赢了,她还特意用俄语说…
2024-11-04 20:45 欧洲乱局 -
“史无前例,简直荒谬!”瑞士高校加强对中国学生审查引争议
2024-11-04 20:07 -
满场法国观众,五次返场和欢呼,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法国盛大演出
2024-11-04 19:26 文化 -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在京举行:不应也不会“脱钩”
2024-11-04 18:40 中日关系 -
中方起诉欧盟,商务部介绍具体情况
2024-11-04 18:26 -
“这个问题的决定权在中国不在美国”
2024-11-04 18:19 -
“特朗普民意基础更好,但……”
2024-11-04 16:45 美国大选 -
外交部:中印两军正落实方案,进展顺利
2024-11-04 15:56 龙象之间 -
“美国关税紧咬,中国太阳能企业找到新路子”
2024-11-04 14:22 中美关系 -
“他极度亲中,或担当中美关键对话者”,可前提是…
2024-11-04 13:58 特朗普 -
犹太人掌握美国?“这个说法有点夸张”
2024-11-04 13:55 美国大选
相关推荐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9“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23“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17“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19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
孙杨退赛
-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
-
安徽凤阳鼓楼瓦片大面积滑落,当地通报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