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中国如何与特朗普打交道?
03.“美国优先” PK “中国优先”
在外交方面,正如在其第一任期,中国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自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美国就把中国界定为唯一一个有能力和意愿在全球范围内和美国竞争的国家,对中国的这一定义只会强化,不会有任何变化。
不过,应当指出的是,特朗普的外交团队在对华政策上分为两派:一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美国优先派”,主要侧重在科技经贸领域和中国竞争;二是由反共反华派、冷战派和意识形态派组成的“中国优先派”,主要侧重在地缘政治和军事上围堵中国。尽管这两派都是对华的强硬派,但他们政策的优先次序并不完全相同,“美国优先派”虽不利于中国,但它并不意味着“反华”;而“中国优先派”则把目光放在国际层面,即对抗中国。
特朗普属于“美国优先派”。可以预见,特朗普也会对中国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上进行“极限施压”,但这样做将更多是一种谈判手段,使美国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优先派”的目标是打垮中国,似乎把中国打垮了,美国就可以再次伟大了。
考虑到特朗普上任后的主要矛盾是内政和经济问题,而非外交,“中国优先派”应当为“美国优先派”服务。但是,要特别小心的是“中国优先派”挟持“美国优先派”的可能性。尽管特朗普精于商业谈判,但他并没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美国优先”政策有可能被“中国优先派”所挟持。这在其第一任期内也发生过,例如当时的对华政策被意识形态熏心的国务卿蓬佩奥所挟持,使得中美关系犹如自由落体般地下滑和恶化。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 图源:新华社
04.如何应对?
正如其第一任期所展示的,特朗普会在科技经贸、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三条线对中国发起挑战。因此,想要有效应对,必须在如下四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是外交方式层面;二是科技经贸领域层面;三是避免在意识形态领域被美国牵着走;四是应付地缘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挑战。
1.应对外交层面的挑战
在外交方式上,需要思考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外交方式上需要注意到特朗普独特的外交风格。特朗普具有极强的强人政治个性。他崇尚强人政治,也崇拜强人,愿意和强人政治领袖打交道。在外交领域,他既需要主导外交场合,更需要从外国领导人那里得到“尊重”;他既需要他的官僚为他的强硬立场提供背景,更需要掌握决策的主导权(即他不会主动地把权力下放给官僚层面)。特朗普的个性,需要我们采取更为精细的外交方式。
第二,需要确立对美外交的新思维。特朗普是商人,和传统的政治精英的思维方式不同,特朗普强调的是“交易”。“交易”意味着商业逻辑。因此,需要中国更多从经济的角度而非其他的角度来讨论中美两国关系。特朗普的强硬并不意味着他的立场是不可变的;相反,因为是“交易”,随着“交易”环境的变化,特朗普的立场随时可变。当人们说特朗普的立场变幻无常的时候,更多的是从政治原则的角度来看待他的。
在意识形态领域,拜登政府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围堵,不仅把中美关系定义为“美国民主”与“中国专制”的对抗,更是组织所谓的世界民主峰会来对抗中国。特朗普则不同。特朗普不是意识形态的“信仰者”,充其量是“使用者”。就是说,特朗普可能会利用意识形态对中国施压,但不会如拜登那样花很大的精力来对抗中国,包括召开世界民主峰会等。
尽管特朗普政府尤其是官僚层面或许会继续这一过程,但对中国来说,不会是新鲜事了。尤其重要的是,西方民主,尤其是美国本身的民主,现在处于低潮,甚至衰退期,用所谓的“民主自由”意识形态来挑战中国,并不能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如果特朗普或者美国其它力量对中国发动意识形态的挑战时,我们需要的是定力,不被其牵着鼻子走即可。
2.应对科技与经贸层面的挑战
在科技经贸线,特朗普很有可能从拜登的“小院高墙”向“大院高墙”转变。特朗普必然强化“卡脖子”“脱钩”和“关税大棒”等手段,并且会来势汹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应对方法。
第一,冷静观察,避其锋芒,缓行动,不闻鸡起舞。尽管高关税是大趋势,但到底多高特朗普还没有想好。在选举过程中,特朗普多次强调要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但最近在其社交媒体中,特朗普又称对中国实施10%的额外关税,而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则是25%的关税。从这些信息来说,在关税方面,特朗普必须考虑到美国的利益,而非光是自己的情绪。
这是因为,高关税必然再次导致高通胀,对经历了多年高通胀的美国社会,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很难再次承受更高的通胀。即使特朗普想通过再工业化来缓解高通胀,但正如过去八年所展示的,美国的企业家没有准备好“再工业化”。实际上,不管谁当总统,要把中低端的产业再转移到美国,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性了。考虑到这些因素,特朗普也是存在调整其政策的可能性的。
第二,中国要向和中国有关联的“利益相关者”释放善意,这包括美国的资本、农业州、科学界、民间和地方等。只要在中国有足够的利可图,美国的资本是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的。
政治要素是华尔街资本必须考虑的,但如果中国市场的利润足够丰厚,那么冒死也会前来(马克思所说的资本趋利的本性迄今并没有改变)。农业州需要中国采购更多的美国农业产品。科学界已经在开始抵制特朗普有可能再度启动的“中国计划”,因为这样做会使得美国流失大量的中国科学家。美国已经有人发表文章说,如果特朗普再启动“中国计划”,说不定又搞出来一个“钱学森现象”。美国的民间和很多地方政府对中国并没有恶意,也乐意和中国交往。在释放善意方面,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行动了。
- 原标题:郑永年:中国如何与特朗普打交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纽约男子等地铁时低头看手机,突然被人一把推下...
2025-01-02 08:50 -
这一领域,普京指示要确保同中国合作
2025-01-02 08:32 俄罗斯之声 -
洪都拉斯总统拿美军基地“威胁”特朗普
2025-01-02 08:16 -
-
特朗普酒店外特斯拉皮卡爆炸致1死7伤,车内装有爆炸物
2025-01-02 06:38 美国政治 -
美国汽车冲撞人群事件或有4人参与安装爆炸装置
2025-01-02 06:34 美国政治 -
更多细节公布:两名警察遭枪击,现场发现爆炸装置
2025-01-01 22:49 -
斯洛伐克总理最新警告
2025-01-01 22:10 欧洲乱局 -
两国总统同日要求:法国,撤军
2025-01-01 21:45 -
“下一个中国”,要没戏啦?
2025-01-01 21:45 龙象之间 -
“美国担忧,到时候中国怕是全球唯一的那个了”
2025-01-01 20:28 航空航天 -
10死30伤!美国突发汽车冲撞行人事件,市长称系“恐袭”
2025-01-01 20:14 -
“任凭特朗普如何放火,中企都能‘春风吹又生’”
2025-01-01 17: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旧爱”呛“新欢”:再乱说话,脸给你撕烂!
2025-01-01 16:03 特朗普 -
“中国是美国232倍!”
2025-01-01 14:36 中美关系 -
看到这一幕,印度慌了
2025-01-01 13:59 龙象之间 -
到期!“欧洲俄气时代终结”
2025-01-01 10:26 观察者头条 -
美议员又刷存在感:要让中国付出更大代价
2025-01-01 09:20 -
尹锡悦高级幕僚集体向代总统请辞
2025-01-01 09:18 三八线之南 -
世卫要中国提供数据了解疫情起源,外交部回应
2025-01-01 08:48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46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