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若麟:正在改变历史方向的“黄马甲运动” ——第一场“民粹主义右翼革命”往何处去?
关键字: 法国黄马甲运动欧洲燃油税马克龙法国“黄马甲运动”在继续;这很可能是一场很将引导整个国家(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欧盟)走向另外一个历史方向的“革命性”运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可能正在呈现在我们眼前。
通常情况下,一次群众示威往往有着明确的目标,一旦达成,示威就会平息。这一次,法国的“黄马甲运动”的火星是由政府欲征收柴油税而引发的。在运动爆发四周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演讲,宣布放弃预定从2019年开始征收的柴油税,而且公布对最低工资收入者(SMIC)发放100欧元的额外补贴。然而,这场“黄马甲运动”不仅没有熄火,相反却愈演愈烈,甚至有向整个欧盟漫延的趋势。显然,柴油税只是一个导火索。那么这场运动的目标究竟何在?
2018年12月初,法国“黄马甲运动”示威者抗议燃油税(@东方IC)
尽管法国媒体刻意地回避相关画面和报道,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法国“黄马甲运动”远非近年来经常出现的其他一些抗议活动可以相提并论。这场运动显然是法国历史上民众抗议链上的新的一环。回顾以往,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抗议链可谓源远流长:远的当然令我们回忆起1789年砍掉了国王路易十六脑袋的“法国大革命”!稍近一点我们会提及将戴高乐将军赶下台的“68年5月风暴”。当然我们不能忘了还有改变了人类思想史的“巴黎公社起义”……种种迹象表明,这次“黄马甲运动”同样并非对某项政策、某个政府、某位总统的有限不满,而是法国积累多年的对整个左右翼执政体制、法国经济格局和西方民主的根基——“代议制民主”的强烈不满的一次总爆发。因而具有明显的“革命”的性质。
惟一不同的是,这场“革命”的动因似乎是来自极右翼,但却得到来极左翼的有力支持。这既是历史的荒诞,也是历史的一个残酷的“玩笑”……
一场历史尚未定性的运动
应该承认,要认识这场运动的深刻的历史含义,必须将我们的视线从今天拉回历史、推向全球,并投向未来……简言之,我们必须从历史深层次来认识这场运动。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太多的西方主流媒体讳言、禁言、甚至蓄意扭曲这场运动;很多在运动中产生的观点、发生的事件正在被有意识地从现实中抹去,因此分析这场“黄马甲运动”非常困难。我们已经看到的是,这场运动具有几大特征:首先这是法国历史上首次爆发的没有明确领导者、组织者、甚至连“发言人”也不断变化的一场运动(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没有台前的领袖并不意味着这场运动没有幕后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只是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仅此而已)。其次参与者的主体,大致是底层以出卖劳动力为主的无产阶级、和生活水平正在不断下降的广大中产阶级。今天谈到法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下降,与过去人们经常谈及的类似话题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即过去所谓的“下降”仅仅是工资上涨的速度不够理想;而今天则真的出现了收入下降的事实。因此法国底层民众的强烈不满已经不可抑制。他们在政治倾向上往往南辕北辙,大多是极右翼或极左翼的支持者;但他们却在“黄马甲运动”中坚定联手。第三个特征,则是运动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民粹主义色彩,特别是激烈反对金融资本对法国经济的控制(也因为这一点,“黄马甲运动”正在被指为“反犹”)。第四是法国主流媒体对运动的影响力大大削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正在出现某种“火上浇油”的“反效果”:主流媒体所说的一切都被民众从相反的方向去理解。而与此同时,法国网络信息却空前猛烈地冲击着整个舆论,正在成为法国民众的重要信息来源……
八周的动荡,“黄马甲运动”提出的政治诉求已经非常明确地反映了这场“革命”的主旨:反对法国执政者(马克龙总统)、反对现行政策(包括小致增收燃油税、大致欧盟建设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国国家的根本内外政策)和反对政治体制本身(即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议制)。
类似性质的民众运动,自二战以来在法国恐怕还真是首次出现……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对这场“黄马甲运动”的任何总结、定性之类的文章,都将会被历史所淘汰(当然包括本文在内)。因为这场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多变性,及其本质的多样化。“黄马甲运动”在未来几周内有可能被镇压下去,但它必然会在未来数月甚至一、两年内卷土重来。“黄马甲运动”将会成为法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政治运动。因此,本文并不是一个总结,而是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将所有与这场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可能走向的结果、当然也包括其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迹,作一个综述而已。但相信这个综述已经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反对政权、媒体和资本三大权力
追根寻源,我们可以发现,这场人数尽管不多、但却有着“全民性”运动性质的抗议从去年五月份就已经初露端倪。当时一位名叫Priscilla Ludosky的驾车者在“脸书”、“推特”和“Youtube”上发表了一份公开信,要求免除新征的0.76欧元的柴油税。此信在网络上征集到23万个签名支持。到了十月份,网络上出现一条短视频,一位名叫雅克琳娜·莫罗(Jacqueline Mouraud)的女子不仅抗议柴油税价上涨,而且质疑国家收取的这额外的燃油税到底用到哪里去了!她直名要求马克龙总统对此做出明确回答。莫罗的视频在网络上激发了更为强烈的反响,数周之内这一视频点击量超过六百万,而且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她。而在此之前爱丽舍宫恰好传出“30万欧元高价换地毯”的“丑闻”;两相对比,反差太过强烈。由此,强烈不满的法国社交网络开始发出“扎克雷起义”的呼吁。
真正有组织的“黄马甲运动”最早是2018年11月诞生于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的海滨城市Dieppe。当时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黄马甲群”,在推特上呼吁11月17日进行抗议示威。很快这个“群”就有了16000参与者。因此到了17日周六这一天,小城果然爆发了“黄马甲示威”,几乎所有圆型交叉路口都被上千名身着“黄马甲”的抗议人群所堵塞。“黄马甲”是当汽车在路上出现问题抛锚时必须穿上的一种背心,目的是让其他汽车司机远远地就能看到他。这种以“醒目”为旨的“黄马甲”便成为这次运动的强烈象征。很快,这一运动就在全国蔓延开来。在提来的几周周末,全法国共有数十万人身穿“黄马甲”上街抗议。对于其人数,法国主流媒体认为致多三十来万。但“黄马甲运动”的参与者们则指责媒体“大大压缩了真正的抗议人群数字”……
运动的转折点是马克龙总统的电视讲话。
马克龙总统实际上在讲话中对“黄马甲运动”最初提出的目标做出了全面让步:取消燃油税、增加最低收入者的收入(从国库中拿出一笔钱,给所有最低收入者100欧元补贴)……然而“黄马甲运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却一直在持续。事实上,抗议人群真正的目标是在马克龙总统讲话之后才逐渐清晰起来的。到今天,一句著名的口号已经响遍法国:“RIC”(référendum d’initiative citoyenne),意指“人民发起的全民公决”。
- 原标题:正在改变历史方向的“黄马甲运动” ——第一场“民粹主义右翼革命”往何处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雪莹
- 最后更新: 2019-01-15 17:22:16
-
特朗普致信金正恩 “金特会2.0”近了?
2019-01-15 16:50 朝鲜现状 -
这个非洲国家禁止美白产品 理由是…
2019-01-15 16:38 非洲之窗 -
马来财长:高盛要讲良心,别说你们不知道钱去哪了
2019-01-15 16:35 -
中国枪爆犯罪连年下降,BBC又酸了
2019-01-15 16:31 外媒看中国 -
“加方应提醒公民别来中国贩毒”
2019-01-15 16:29 禁毒战争 -
政府关门,特朗普自掏腰包请冠军球队吃…
2019-01-15 15:30 美国政府关门 -
好肾当肿瘤顺手切了 美医生被罚3000美元
2019-01-15 15:21 美国一梦 -
德国妈妈织围巾记火车晚点 拍出7550欧
2019-01-15 15:09 德意志 -
美国阿片类药物过量致死率首次高于车祸
2019-01-15 14:58 美国一梦 -
拼了!怀孕议员为留欧推迟剖腹产
2019-01-15 14:02 不列颠 -
他7年前就因贩毒在加拿大坐牢 法官警告说…
2019-01-15 13:50 禁毒战争 -
韩国瑜选的她把MV拍好了 绿营吐槽没有质感
2019-01-15 12:08 台湾 -
加拿大换司法部长,或将影响孟晚舟是否引渡美国
2019-01-15 12:07 华为 -
特鲁多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在阿富汗…
2019-01-15 11:07 阿富汗 -
波兰一市长遇刺身亡后,总统又收死亡威胁
2019-01-15 11:03 欧洲乱局 -
美汽车业喊话特朗普:需要确定性
2019-01-15 10:18 汽车工业 -
特鲁多竟指责中国法院判决“武断”
2019-01-15 09:54 -
白宫辟谣:伊万卡不是世行行长候选人
2019-01-15 09:23 特朗普 -
一个平平无奇的鸡蛋 打破了她ins点赞最高的纪录...
2019-01-15 09:10 趣读 -
特鲁多宣称中国法院判决“武断”,媒体驳斥
2019-01-15 09:01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4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8“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