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1期:长三角一体化的全球意义
最后更新: 2023-04-02 11:32:29“三角地区,山水相近,人文相亲,将继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者。”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对中国经济总量增加,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创新能力也最强的区域之一。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这个战略已经走入了第五个年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东方卫视3月2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81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兆安教授,一起通过长三角一体化来观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张维为:
今天我们谈谈长三角一体化。谈到长三角,不由使人想起1200多年前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对于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长三角人,哪怕离家万里,哪怕在天涯海角,一听到“能不忆江南”就会想念起家乡,乃至“感时花溅泪”,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忆江南”早已成为我们伟大国家的文化符号,而今天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又使“忆江南”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大家知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宣布的。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八八战略”。其中第二个战略,就包含了长三角一体化的雏形。他到上海工作后,又率领上海市领导班子到浙江和江苏考察,探讨长三角统筹发展的问题。他担任总书记后,又推动安徽省融入长三角,这是大手笔,安徽这些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形成今天长三角三省一市强强联合的大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长三角的经济地位。长三角三省一市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可以说,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二是区位因素。中国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经济带,一条是纵向的沿海经济带,另一条是横向的长江经济带,而长三角正好处在这两条经济带的交汇点,这一切又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海陆联动,与外部世界连成为一片。换言之,长三角发展的水平越高,对两大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拉动作用就越强。
三是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来看,几乎所有大国的崛起都伴随城市群的崛起。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益,城市群一般都有一两个特大城市和一批中小城市,它们之间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等等。我们经常提到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东部城市群,还有其它国家的许多城市群,中国学者的研究报告一般都比较谦虚,经常说“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际上我一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创造中国自己标准的进程,包括中国模式对美国模式,对美国城市群发展模式的超越。
近五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丰硕。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进程给大家带来最直接的获得感就是几乎所有的“断头路”都打通了。这种通,不仅仅是路通,而且是心态上的开放和思想上的跨越,它带动不仅仅是人民生活、生产的方便,而且是生产要素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形成更加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随着长三角“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生活圈”、“两小时高铁圈”的建设,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正在修建中的苏州太仓城际铁路(图片来源:ICphoto)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融合指数正在稳步上升,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程度在不断深化。比方说,电动车产业链从上汽到比亚迪都全面布局长三角,南通新机场开建在即,它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一部分,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数字联通更是迅速发展,异地就医,整合结算,营业执照申请等采用当地受理和发证等等。
中央要求长三角一体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换言之,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意义不局限于长三角,它是面向整个国家,也是面向世界的。我们的工作对于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这些特点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文明型国家”理论的视角来看,今天的中国首先是一个现代国家,它的文明传承使之与众不同。中国具有“四超一结合”的特点,“四超”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积淀。“一合”指的是这“四超”中的每一项都通过中国模式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结合。这一切也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且正在产生全球的影响力。
就人口而言,长三角三省一市总人口2.36亿,接近两个日本、三个德国。我十多年前讲“中国震撼”,很多人不相信。我说你一定要了解中国的规模,不要说整个中国的崛起,光是一个长三角的崛起,就会震撼整个世界。2021年,长三角的整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德国。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是27.6万亿元,折合为美元是4.24万亿美元,接近日本。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根据美元官方汇率计算是1.8万美元,大约是纽约大都市圈的人均GDP的四分之一。但如果我们换一个指标体系,用家庭中位净资产、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社会治安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等,长三角的指标早就超过了纽约大都市圈。当然,由于种种原因,美国总担心它的GDP被中国超越,据说现在美国连家务劳动也要算入GDP了。
人口规模巨大本身是“文明型国家”历史传承,但我们的人口受过现代教育,我们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超过西方国家总和,而长三角又是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人才密度,乃至世界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所以,长三角在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新能源产业等方面走在世界最前沿是必然的,而且不久还会在更多的领域内,走到世界最前沿。
就共同富裕而言,长三角区域内也存在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按照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到2025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控制在2.2比1之内。党中央还决定把浙江省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示范区,这可以让中国和全世界,都比较早地看到,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将是什么样子。贫富差距扩大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美国是1%与99%的矛盾,而且根本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欧洲许多国家正面临着“养懒汉”等问题,结果是国家财政破产或濒临破产。中华文明素有天下为公,追求共同富裕的历史基因,长三角2.36亿人民正在大胆探索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将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重要贡献。
长三角地区农村风光
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而言,长三角地区历史上经济就比较发达,人文底蕴十分深厚。今天随着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文化丰富多彩,社会安定团结,从“魔都”到一个个水乡小镇,时尚与古朴融为一体,“打卡地”无处不在。这与美国经济空心化、基础设施破败不堪、吸毒泛滥、枪支暴力猖獗等等,形成鲜明的对照。
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言,长三角地区曾付出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代价,但长三角也是总书记提出“两山理论”的地方。今天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长三角的生态环境已发生巨变,蓝天白云常驻,碧水净土长存,这一切的背后既有我们崇尚天人合一传统的延续,更是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扎扎实实落实“两山理论”的成绩。这与许多西方国家把环保与发展对立的极端环保主义,以及俄乌冲突以来纷纷缩减乃至放弃“双碳”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就和平发展而言,长三角与整个国家一起,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而迅速崛起。
总之,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近,人文相亲,同守一片天、共饮一江水,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者,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者!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这些,下面请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兆安教授给大家演讲。谢谢大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世界正走向货币多极化”
2023-04-01 21:25 美国经济 -
万家中国茶企,为何做不过一个立顿?
2023-04-01 11:13 博鳌论坛 -
绕开美元用本币结算,有啥好处?
2023-04-01 09:14 博鳌论坛 -
该撤职的撤职!为营商环境,省委书记密集表态
2023-04-01 08:28 -
“我们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2023-04-01 08:28 观网财经-科创 -
任泉王京花关联企业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标的8500万被限消
2023-03-31 20:54 -
币安秘密在中国运营?
2023-03-31 20:46 观网财经-海外 -
徐直军: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
2023-03-31 20:10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ChatGPT,现在特别像‘两弹一星’的时候”
2023-03-31 19:42 人工智能 -
华为回应5G手机何时能回归
2023-03-31 19:14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去年营收6423亿,十年研发投入近万亿
2023-03-31 17:14 观网财经-科创 -
“豫章书院案”今日重审,未当庭宣判
2023-03-31 15:13 -
两部门:全面推进“带押过户” 北京今启动
2023-03-31 14:45 -
炒币浮亏3亿,美图靠AI绘画翻身?
2023-03-31 14:1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星星冷链IPO,二股东欠税1.41亿元
2023-03-31 13:19 观网财经-金融 -
京东产发、京东工业要独立上市,京东涨近8%
2023-03-31 10: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4月1日起由孟晚舟当值轮值董事长
2023-03-31 10:38 华为 -
3月制造业PMI下降0.7个百分点,统计局解读
2023-03-31 09:48 观网财经-宏观 -
-
三大航去年合计亏损超1000亿,全行业超2000亿
2023-03-31 08:20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俄通话,“乌克兰在菜单上” 评论 11“谈了2小时28分,美俄领导人史上最长通话” 评论 112“整个欧洲,瑟瑟发抖” 评论 168“中方在最后一刻续了,但美国牛肉还要等” 评论 129“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整个欧洲,瑟瑟发抖”
-
“特朗普与普京迎来‘雅尔塔时刻’?”
-
白俄罗斯以间谍罪判处一名日本男子7年监禁
-
被特朗普威胁要承担“可怕”后果,伊朗强硬回怼
-
与前殖民者“切断关系”,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退出了
-
“中方在最后一刻续了,但美国牛肉还要等”
-
“欧盟的8000亿欧元计划或让赤字爆炸,这个代价希腊熟”
-
“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
特朗普关税无力阻挡?“中国车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
“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
“我父亲为你父亲举办了英雄的葬礼,而你却让他进了监狱”
-
这个南太岛国从加拿大转向中国,反对派炸了...
-
加拿大总理首访,选了英法两个“可靠”盟国
-
哄特朗普改口,共和党人故意说:这么做会让中国变富…
-
俄军官:已控制库尔斯克州几乎所有定居点
-
SpaceX确认龙飞船已脱离国际空间站:将带回两名滞留宇航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