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野:澳大利亚反华情绪高涨,“还有什么主意比对中国开战更好?”
【文/观察者网网专栏作者 袁野】
近来,中澳关系仍在不断探底。
9月15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污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馆及其官员“从事渗透活动”,将中国驻澳使领馆正常履职行为政治化、污名化;12日,澳大利亚警察于今年6月26日秘密搜查四名中国记者一事曝光;同一时间,两位从事澳研的中国学者陈弘和李建军被澳大利亚政府无端撤销了签证;再之前,两名澳大利亚记者(他们也是澳媒在华雇佣的最后两名记者)离开中国,澳媒又借机大炒了一阵“震惊和愤慨”。
8月28日,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领导的政府宣布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外交关系法案,要求所有州政府与外国签订协议前,必须事先得到联邦外交部长同意。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一带一路”备忘录、澳大利亚各大学建立的“孔子学院”,乃至与中国签订的一切协议,都成了该法案的标靶。同一时期,《澳大利亚人报》接连抛出一串“炸弹”,抹黑30多名参与了中国“千人计划”的澳大利亚学者,说他们“通中卖澳”。
看着澳大利亚在“作死”的道上一路狂奔,众多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篇累牍地撰文喊话,试图劝说堪培拉“悬崖勒马”。不论是出于利害关系而发声、还是真正的知华友华派,核心观点都是一致的:
现在的中澳关系太糟了,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急的是澳大利亚农民。
8月19日,澳大利亚全国农民联合会呼吁莫里森政府“培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托尼·马哈尔认为政府和工业界需要“尽我们所能保持我们两国之间的对话的开放性”;反对党工党的农业发言人乔尔·菲茨吉本指责莫里森对两国关系恶化负有“责任”,“中国是我们主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很愤怒,将惩罚我们”。
企业界纷纷“示警”。
有商业背景的智库“中国事务”(China Matters)警告称,如果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澳大利亚可能会受到“连带损害”;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前董事会成员约翰·爱德华兹在为罗伊研究所撰写的文章中称,“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并没有表现出它日益需要的聪明才智……拒绝在中美贸易和技术竞争中站队,是澳大利亚宣布的政策。它被明智地采纳了——但没有被巧妙地实施”;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全球高管之一、前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利弗里斯警告澳大利亚政府,不要混淆经济和安全关系,以免在中国崛起的“新现实”面前犯错误。
学界大声疾呼。
“不要在澳大利亚的安全问题上玩弄政治”,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AIIA)研究员梅丽莎·康利·泰勒写道,“我担心,一种危险的民粹主义进入了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辩论……要驾驭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基于谈判的心态,而不是简单解决方案的绝对主义。”
“这已成为外交政策圈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崛起中的中国、但仍与美国保持着强大安全联盟的中等大国,澳大利亚在处理两国关系时是否算错了算盘?”英国《卫报》写道。
该报采访了四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其中三位对堪培拉的做法持批评态度:
澳大利亚前外长、新南威尔士州前州长、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鲍勃·卡尔表示,“从任何看似对抗的事情上后退一步,等待一个更适合合作的气氛寻求发展,这是在澳中问题上唯一的建议”;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埃琳娜·柯林森说,“中国是一个不会消失的现实”,澳大利亚应该“努力保持联络渠道的开放,并尽可能集中精力缓和紧张局势……寻求对话和妥协不应被视为软弱”;
曾任驻华记者的《悉尼先驱晨报》资深编辑哈米什·麦克唐纳称,堪培拉“应该听取更好的建议,避免犯一些愚蠢的错误”,比如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的“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的言论,以及莫里森的挑衅性行为——后者要求如“武器核查员般的权力”,到武汉对新冠病毒源头进行独立调查。
视频截图
连一向对中国没有好话的澳大利亚主流媒体,都出现了“求三思”的声音。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华西总经理习克礼在《悉尼先驱晨报》发表文章,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必须调整其措辞和做法,不要浪费在华战略机遇”;《澳大利亚人报》刊文《我们和中国的关系需要帮助,否则就太迟了》,称“在堪培拉的部分官僚和政治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危险的情绪。除此之外,这些危险现在也延伸到了我们那些制造观点的精英们身上”;文章称,假定“中国是敌人”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这是一条走向毁灭的道路,但它也有拥护者”,“如果今天的恶性循环再持续三到四年,这个国家将会损失惨重”。
该文作者、《澳大利亚人报》前主编保罗·凯利难得地(尽管也是不情愿地)承认,所谓的“中国干预”完全是子虚乌有:“在这个灰色地带,干涉和影响之间可能只有一线之隔……本世纪初,澳大利亚驻美大使迈克尔·索利在美国国会组织了‘澳大利亚之友’(Friends of Australia)组织,向美国政治体系施压,要求其与澳大利亚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今天,澳大利亚议会却根本不可能容下‘中国之友’。任何这样的影响都会不可避免地被视为干涉。”
来自政界的声音也足够重量级。
前外交官、曾在陆克文和吉拉德政府担任幕僚长的艾伦·贝姆表示,“目前,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绝对已经陷入僵局”,“政府应该认真听取外交人士的意见,切实制定正确的对华外交政策和战略规划”;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Geoff Raby)称,“现实主义是澳大利亚与中国接触的关键”;陆克文在美国《外交事务》上撰文,借回顾一战告诫警惕“亚洲的八月炮火”;另一位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则呼吁澳大利亚应“继续努力保持双边关系和谐稳定。重要的是我们不要放弃一个务实的对华关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英国确诊突破40万,约翰逊:疫情正处在危险转折点
2020-09-23 07:59 不列颠 -
加驻华大使:应在对华关系上更努力
2020-09-23 07:28 -
美国新冠肺炎病死数超20万例
2020-09-23 06:21 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 -
联大演讲,特朗普张口就是“中国病毒”
2020-09-22 23:24 特朗普 -
国会拨10亿美元抗疫资金,结果被美国防部拿去造军备
2020-09-22 23:06 美国一梦 -
美国两难:既要卖阿联酋F-35,又要保证以色列军事优势
2020-09-22 20:46 -
澳驻美大使声称:澳已准备好承担“抵抗中国”的经济代价
2020-09-22 20:24 中美关系 -
联合国成立75周年,日本重提“入常”
2020-09-22 19:53 日本 -
印尼一中国籍死刑犯挖洞越狱,系贩毒组织头目
2020-09-22 19:20 -
特朗普团队质疑邮寄投票或致选举欺诈,诉讼遭多州驳回
2020-09-22 18:55 美国大选 -
禁令生效前,WeChat下载量激增
2020-09-22 17:57 大公司 -
美媒:新冠疫苗在美可能无法免费接种
2020-09-22 17:47 -
美方近来接连派高官赴台,国台办: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2020-09-22 17:30 台湾 -
这三座美国城市被正式定性为“无政府主义”地区
2020-09-22 15:35 美国黑人血案 -
韩国总理被紧急隔离 前一天曾见总统文在寅
2020-09-22 15:17 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 -
清晨,台军战机紧急起飞...
2020-09-22 15:01 两岸关系 -
纽约一藏族警察受我领馆指示收集藏人信息?官方回应
2020-09-22 14:36 中美关系 -
丧心病狂!为查胎儿性别,印度一男子剖开孕妻腹部
2020-09-22 13:36 -
福奇团队中揪出一个“内鬼”
2020-09-22 13: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媒:华为正撤出澳大利亚
2020-09-22 11:44 华为
相关推荐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137“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191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89“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7“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88最新闻 Hot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虽然祝福拜登,但特朗普该损还是损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
孙杨退赛
-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
-
安徽凤阳鼓楼瓦片大面积滑落,当地通报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