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凯生:银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国资没有流失
关键字: 银行银行业改革中国银行业工商银行杨凯生电子银行当然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1999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接受了13939亿,五级分类标准更科学了,因此原来没有划成不良贷款的贷款,又划成不良贷款了。当时我记得我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当时我已经到华融了,我是替银行说话,大家都质疑这个问题,我说不是的。更重要的是贷款的分类方法有了变化,我觉得这也是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1999年成立四家公司,我这里面写的是财政部出资100亿,相继组成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交由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实际上不都是现金,华融当时还不错,工商银行给我40亿现金,实际上当时处置的是一万亿,处置的怎么样说法也不一样,有的甚至说收回的不够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成本,这个是没有根据的。听说他们的运营成本是7%到8%,实际上是收回额的7%到8%。
总之,财政部后来分别测算了以后,分别下了包干任务的。最后基本上都超额完成了,唯独有一家完不成财政部的任务,但是财政部也没有松口,分到了其他三家,所以大体上是完成了。当时没有法规,后来出了一个资产管理条例。事实证明,这几家资产管理公司到现在都很好,信达上市了,华融马上要上市。所以改制过程中,确实需要通过实际的摸索,不断的来完善,不断的优化改革方案。
2002年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如果说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开的,2002年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也是,2001年12月我们加入了WTO,当时大家很担心,因为有五年承诺期,说五年以后外资银行都可以进来,外资银行都可以办人民币,一开始是在局部可以办,五年以后取消区域限制,取消种类限制等等。这样一来,存款可能都到外资银行去了,中国的银行业可能面临很大的问题。怎么样适应加入WTO之后,全面加强我国金融业竞争力,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3年人民银行提出了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新思路,同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提出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并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10月,当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理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银行要创造条件上市。我为什么说当时提出这个不容易呢?当时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是4032亿,和今天几万亿的外汇储备完全是两个概念。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外汇储备足以支付短期债务,拿出一部分钱来用以银行的改革,这个魄力是不小的。
2003年12月,我觉得当时的改革效率也是比较快的,成立了中央汇金公司,开始运用过外汇储备向国有银行出资,有序掀开了五大行改革的实际操作进程。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这是几个步骤。第二次改革,就不是按照账面值来剥离了,就按照市场价,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来投资,工商银行剥离多少,以省为单位,河北一个包,吉林一个包,是多少。你们调查,吉林这个包,长城报21%,华融报19%,一投标,价高者得。如果高于平均价多少的无效,第二位的得。因为当时资产管理公司的心态是怕关门。因此,想拿到一批新的不良资产,继续出资,这是一种压力。同时为了怕他们报高价,于是来了一个,你如果高出四家公司的平均价多少,报价无效,由第二位来得,这个操作我觉得还是比较市场化的。剥离是这么个过程。剥离了以后,缺口就虫胶财政资本金。所以到现在为止,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并没有财政的股份,因为当时说实在的也搞怕了,这是个无底洞,第一次剥离,又搞第二次剥离了,所以能剥干净,今后我也不管你了,你也不管我了,我就拿你税收。所以中行、建行剥到零。因为工商银行上市晚,工商银行就不是这样,工商银行财政保留1240亿的财政资本金,财政拿不出1240亿出来,设立共管账户,上交的钱来补这个窟窿。明确原始股的持有者,或者发起人是谁,就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国内的国外的,最后公开发行上市。
我简单把这四个说一说,财务重组,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对五大行先后注资了7582亿,我想说明一下,注资不是成本,这怎么叫成本呢?不良贷款,那确实是成本,剥离了不良贷款还不能100%叫改制成本,因为资产管理公司又收回了一部分,那个是真正的成本。实际上玻璃减去收回的才是真正的成本,应该不到两万亿,这个数字也很惊人了。前面还有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本,这个不去说了,下面我会简单说,两万亿改制的收益已经完全覆盖了改制的成本。
财务重组以后就是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是交通银行比较早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先后分别宣布股份制公司成立的,就是有发起人了,或者是财政或者是汇金,建设银行是汇金加几家国有企业发起的,工商银行是汇金加财政两家发起的,农业银行也是汇金加财政发起的。这是四家银行股份制成立了以后的场景。
股份制成立了以后就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关注外资投资者的介入,国有资产是不是流失了,我记得当时曾经有过一篇文章,叫《中国金融版图告急》,意思就是受到外敌入侵了。你像交通银行,当时的股权机构就知道,国有是肯定控制,价值也是。境外投资是1.86PB。中国银行主要是RSB。再比如建设银行,发起人里面除了汇金,当时有国家电网、宝钢集团、长江电力,比例都很小,引入战略投资者是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加在一起是14.7%。再比如工商银行,境外主要是高盛、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加在一起是8.45%,我们国有股财政部、加汇金,加社保,进来的股价是1.22倍。
所以我概括一下,概括成几句话。
第一句话,引进海外的战略投资者,股权占比都不算太大。最大的是交行,19%,比如工行最低,只有8.46%,占比并不是很大,没有一家超过20%的。像工行只有个位数。
第二句话,引进的海外战略投资者都是议价的,并不是等价的,更不是折扣。
第三句话,引进的目的是引资,因为你要扩充资本金,增信,因为马上要上市了,要跟人家说工商银行的盈利前景在哪儿,说白了就是讲故事,有没有一个比较像样的外方投资者在里面大不一样,在外国去讲我们准备改制上市了,现在我们股权结构目前是怎么样的,一听高盛最近以什么价值进来了,人家就想,高盛也不傻,他之所以进去也是经过考虑的,他相当程度上起到了这个作用。
再一个作用,就是人家说的引制,不光要引资,还要引制,多多少少起到了这个作用。高盛和工商银行合作当中,我们市场风险资产管理这块,模型的建立,还是参加的,他们还帮我们搞员工培训计划,我们的一些员工在那儿接受了好几期的培训,还是做了工作的。
这都是一些上市的情景,交通银行2005年6月、2007年9月先后在香港,上海上市,是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是在2005年10月先后在香港、上海上市,也是用了两年时间,先后在两地上市。中国银行是在一年当中,两个月内上市。工商银行比较特殊,是2006年10月27日,同一天在港沪同步上市,开创了先河,这是当时的场景。
在改进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1月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金融会议,这次金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提出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继续深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开完之后农行开始改制,农行有个特点,他没有引入海外的战略投资,就引入了社保。2010年,也就是5年前,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他也不是在同一天,是两天来上市的。
股改上市以后,到底带来什么变化?有没有变化?
我自己个人的体会,股份制改革,特别是上市之后,变化还是很大的。比如说治理机制问题,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已经逐步形成了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架构与机制。内控机制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风险文化理念进一步增强。
我们的这套资本管理的办法,这套全面资产管理的模型,一大套东西已经经过了巴塞尔委员会和金融理事会所组织的国际同行评价,除非你报告,我现在还没准备好,他们就不来了,如果你准备好了,他们就会组织国际专家来评估。我们先后都已经通过了他这个评价,他的评价结论叫符合,最高档次就是符合。
经营理念和模式也有了改进,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是提高了,上市之后也比较麻烦,比如季度有季报,半年度有半年报,年度有年报,有分析师见面会,有媒体记者的见面会,而且这个见面会不仅是国内的媒体,是面向全国的,每半年搞一次分析师见面会、媒体见面会,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个概念是在过去改制上市之前不会有的。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优化了银行的股权结构,更重要的是对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业务流程、产品创,企业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很多的深刻影响。比如现在英国银监会的主席,就是我们工商银行的独立董事,他们来以后,对我们的公司治理还是发挥了作用的,这一点我觉得应该承认。
财务状况,我觉得确实上市了之后是明显的好转了,比如说到2014年的数字,全是达到要求的,不良率总体上升了,但是还是在2以下的。有的同学说这个不准,实际上再多一点,坦率的说,也比国际同行还是低的。
国家注资获得明显收益,实现了国有资本报支增值,改变的成本已经覆盖。这一轮以产权改革为特征,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为目标的金融改革已基本实现了改革初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下面是五大行纳税、国有股分红及权益增值情况,现在是35%和30%,这个分红比例是中国的上市公司里面最高的,现金分红率,这些年一直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这套东西我经常在见投资者分析师的时候说的。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税收,工商银行这些年交税770亿,是个什么概念?1984年工商银行成立那一天,到改制这天20年,200亿,130亿是营业税。上市以后不到10年,搞了这么多,实际上上市以后,你的盈利能力,你的纳税能力也比过去明显提高了。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对改制成本的一种覆盖,或者对国家贡献的增加,我觉得也不牵强。如果不看这个,后面两项加起来,我觉得也是覆盖了改制的成本。
市值的变化我分析了一下,从上市那一天,到5月31号市是的变化,当然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变化,因为A股和H股的占比不一样,像我们工商银行,上市是10974亿,现在是18293亿,全世界市值第一的银行。上市的那一天,我和董事长在香港参加上市的酒会的时候,当时第一天我记得全世界金融机构是第6,当时我们在一起商量,三年以后,我们变第3,实际上看没有到三年,因为紧接着就碰到了世界金融危机,那些银行就不行了,我们就抓住这个机遇就上去了,所以市值到了第一。当然去年、前年,有一段中国的A股不好,所以有一段富国银行曾经市值超过我们,但实际上他的利润,他的总资产只有一半,按理说这个超过有不是很有道理的,现在又差的比较远。当然市值这个问题,是市场的波动,你说完成把它看成是投资者的认可程度,有时候也很难说,但它毕竟是一个上市公司实力和在投资者心目中形象和评价的表现。
这是第二个方面,我讲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赵晓明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26“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14“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4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8“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