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凯桓:美国是怎样一刀一刀制裁伊朗的?
一场没有结果的胜利
最终,伊朗在压力下同意就伊核问题与重要国家进行谈判,经过18个月的谈判,伊朗和伊核协议六方(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和德国)于2015年7月14日在维也纳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又称伊核协议)。
2016年1月16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已对其核计划进行改革后,伊核协议开始实施。随后,联合国的大部分制裁被解除(不包括向伊朗运送武器、导弹技术、核及相关物资的临时禁令),欧盟也取消了与核相关的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了第13716号行政命令,取消了对伊朗的大部分制裁措施。
到这里,伊朗已废弃其核武器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着伊朗的民用核项目。美国已经达到了其主要目标,按理说应该对赢得长达数十年的“制裁战争”感到满意,不应再对伊朗挥舞大棒。
当然,伊朗也成为了赢家。尽管它放弃了核武器计划,但维护了国家主权,并重返世界能源市场。许多金融限制被取消,伊朗重新获得了被冻结资产的使用权。
也因此,美国再次对伊朗感到强烈不安。特朗普曾在第一次竞选时攻击奥巴马称他的伊朗政策极其失败,这不仅仅只是其个人想法,早在伊朗与伊核六方谈判期间,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就坚持要对伊朗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其立场也有一定的逻辑:通过取消对伊朗的制裁,美国和国际社会基本上丧失了强大的筹码来源。美国不可能重新建立一个如此广泛的联盟来对伊朗施加压力,伊核协议制裁将使伊朗的发展再不受束缚,这对美国的中东战略极其不利。
于是,伊核协议仅维持了一小段时间就出现了严重的危机。2017年8月,美国通过了针对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的《通过制裁反击美国的对手法案》(CAATSA),以伊朗侵犯人权、支持恐怖主义和重新开始研发核弹道导弹计划为由,重新对伊朗施加制裁,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定,并宣称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发表讲话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定
特朗普政府的背信弃义,让美国先前所有的努力通通化为乌有。尽管其重新对伊朗施加制裁,但早已习惯了制裁环境的伊朗在这一次没有让步。美国拿不出更具破坏性的制裁措施,其政策工具箱已经接近枯竭。此外,美国在重新谈判伊朗核协议上的立场,可能会使其处于少数派地位。
双方就此这么僵持了下来,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没能凭借制裁压垮伊朗,所谓“巨大的胜利”变成了没有结果的胜利。
美西方还有什么底牌?
现在,因为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美西方开始重提对伊制裁。至于还能有什么对付伊朗的新花样?笔者认为,美西方对俄罗斯制裁是比较好的借鉴。
其中,欧盟出台的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是其核心,主要目的是对与俄罗斯进行交往的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限制性措施。
2024年4月17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与意大利前总理恩里科·莱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欧盟决定加大对伊朗制裁力度 图自澎湃影像
显然,欧盟在制定新制裁措施时,拓展了制裁的应用深度。欧盟的新一揽子制裁措施使用了三种制裁工具:二级制裁、扩大出口限制以及威胁对违反制裁的实体进行刑事和行政起诉。在该制裁方案中,美西方威胁要将上述措施用于俄罗斯的海外贸易伙伴身上。
根据这一制裁方案,印度、中国、阿联酋、瑞士、列支敦士登、塞浦路斯、马耳他等国家的公民和公司将会受到二级制裁的影响。
这个法案的另一个新奇之处在于,欧盟还要对与俄罗斯国防工业进行合作的第三国法人实体实施贸易制裁,其中包括来自亚美尼亚、阿联酋、伊朗、叙利亚、乌兹别克斯坦还有中国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名字被明确列在欧盟第833/2014号的法规附件中。
此外,该制裁方案还规定将对“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的国家和实体事实制裁,其中有条款规定称将对通过第三国出口俄罗斯的“转口贸易”进行限制。
可以看出,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可以被视为单方面的限制性举措,是赤裸裸的敌对行为而非政治手段,俄罗斯就像一根线一样贯穿整个制裁方案始终。
然而有数据显示,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成果是西方从俄罗斯的进口下降了94%,对俄罗斯的出口下降了74%。换句话说,制裁实际上已经瘫痪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
欧盟第十一揽子制裁措施中规定的制裁政策目标非常明确,其中包括通过制裁进行威慑(Deter)、阻碍敌对行动(Disrupt)和展示能力(Demonstrate)。在这三者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典制裁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政治施压已经不再是制裁的目的,美西方也不再指望通过制裁迫使目标国家改变其政治路线。
此外,对“二级制裁”“转口贸易”以及对制裁目标国的友好国家实施同等制裁的条款,也说明在制裁广度已难以扩张之后,美西方转而寻求拓展“制裁深度”,企图通过将制裁措施进一步深化、下沉,来对被制裁国施加更大的压力。
从美国单打独斗的“点”,到拉拢所有西方国家参与的“线”,再到寻求制裁合法化、以联合国为平台拉拢非西方加入制裁行列的“面”,如今,美西方寻求拓展制裁深度,想要将国家层次、政治层次的制裁下沉到对企业实体、“转口贸易”的层次上,美西方对中国、印度等国的“二级制裁”就是最好的体现。这将是未来西方制裁措施继续深化的导向,即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吹风:“过剩”的不是中国产能,而是美国的焦虑
2024-04-27 08:33 中美关系 -
中方:发展到今天,让人怀疑反对国际调查另有隐情
2024-04-27 08:11 -
“美国施压日韩荷再收紧对华限制,这次把手伸向工程师”
2024-04-26 23:56 美国一梦 -
-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2024-04-26 22:47 中美关系 -
不满加沙政策,美国务院第三人辞职
2024-04-26 22:33 美国一梦 -
印度学者拱火:美国忙不过来,日本别管远方的乌克兰,先关注台湾
2024-04-26 21:46 日本 -
-
印度外长又狂怼尼赫鲁
2024-04-26 21:06 龙象之间 -
变调了,“美政府决定不制裁”
2024-04-26 20:43 巴以恩仇录 -
佩洛西甩锅普京,扎哈罗娃:这是对美国人的侮辱
2024-04-26 20:26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主导地位摆在那,美国这么搞要完”
2024-04-26 19:13 三八线之南 -
-
侵占数百万美元国有土地,乌克兰农业部长被捕
2024-04-26 18:1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去死”宣传册,疯传美国高校
2024-04-26 18:14 -
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辞职
2024-04-26 18:05 -
普京5月访华?外交部回应
2024-04-26 16:20 中俄关系 -
哈马斯与法塔赫今天在北京会谈?中方回应
2024-04-26 16:18 巴以恩仇录 -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2024-04-26 16:08 美国一梦 -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2024-04-26 16:0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