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成举:数据不共享,基层负担加重,这样的监测系统还有什么用?
最后更新: 2023-12-15 11:25:52但这样的决策并不是高难度的,从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的实践看,各地也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高效精准的帮扶程序和机制,比如在发现风险后要求在13天内纳入监测,在纳入监测后5天内确定帮扶责任人,在确定帮扶责任人后10天内确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和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辅助决策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呢,一线工作者肯定是会产生质疑的。
至于手机端的应用程序,尽管其一方面面向农户,另一方面也面向一线帮扶干部和各层级的帮扶工作责任人。但从实际应用的情况看,该信息系统仍主要是各层级干部在使用;系统所设想的农户在遭遇风险时,通过该系统手机端自主申报纳入监测的情况是非常少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人对智能手机的应用并不熟悉,一些长期在村的农村居民甚至没有智能手机;另一方面,现有的依托部门数据形成的返贫风险发现机制,已经能够很好地进行风险识别,个别无法通过部门数据识别和预警的返贫风险,也都在驻村工作队和乡村两级干部的常态化走访中得以发现,农户自主申报的意义并不大。自主申报当中的一些农户反而是“争当监测户”的情况,这也增加了防返贫工作的成本并降低了工作成效。
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平台
不仅解决不了难题,功能还很有限
防止返贫监测系统,作为一项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平台,其技术的先进性自脱贫攻坚以来肯定是有进步的,但其面临的难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就防止返贫工作来说,其大量基础数据的采集仍然以来人工完成,且当前实践中面临的一些难题,信息系统也无法很好地解决。
比如,一个农民工在外地务工,突发交通事故或是突发工伤,从而需要住院治疗,进而产生大量的费用,该家庭也出现明显的返贫风险,但现有的信息系统并不能实现跨省数据的共享。在其家人将相关情况告知帮扶责任人后,要么是帮扶干部到外省去核实落实相关情况,要么是让该家庭的亲属到外省去拿回相关证明材料,进而为其纳入监测并开展帮扶提供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系统并不能减轻行政成本,也无法更加便利地减轻家庭自我证明的负担。
除此外,在实践当中,帮扶干部还面临着一个实际的困难,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外出务工的人员,在企业已经缴纳了职工医疗报销,但受疫情影响或是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影响,该农民工离开了相关企业,职工医疗也处于断保状态。但跨省务工人员的相关信息很难获取,一旦相关主体医保断保且错过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缴费时期,其就丧失了医疗保障,若出现大病或是重病就会出现家庭返贫,这样的难题也是现有信息系统无法解决的。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防止返贫监测系统仅能发挥有限的功能,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难题并不是技术可以解决的。跨省的信息沟通机制与信息共享机制并不容易建立,信息系统的功能也就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局限性。
优化调整还是另起炉灶,防返贫监测系统真要从新开始吗?
在脱贫攻坚期间,中西部有脱贫任务的22个省,都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级的扶贫办中建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即使没有专门的信息中心,也有信息处,且在那个阶段也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信息系统。与此同时,国务院扶贫办也建立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不少省份的信息系统与国务院扶贫办的信息系统模块并不一致,导致在填报国家系统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过去的教训值得各地反思。如今,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建立有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各地还需要另起炉灶吗?
从便利各地实际工作的现实需求看,各地可以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系统和平台,但这个平台是否可以以原有的贫困人口信息系统为基础呢?如果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那就不需要另起炉灶;如果是优化和调整就可以满足工作需要,各地乡村振兴局的信息中心或信息处是否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呢?如果可以,自然也就不用招标了。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那就是省级层面建立的防止返贫监测系统,是否可以直接覆盖到县级层面?按道理当然可以直接覆盖县级层面,但现实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省级层面在招标建设监测系统,县级层面、市级层面也在建设监测系统,这样的事情岂不是很吊诡?!
大家招标的中标单位不同,监测系统的内部架构也不同,难道还要重复脱贫攻坚期间信息报送费时费力的教训吗?如果不是为方便信息的上传下达和信息的共享,那么,我们建设如此多层级的监测系统又能发挥多大功能呢?对工作的实质性推动又能有多少呢?如果不能切实推动难点工作的解决,不能提升工作效率并节省工作成本,监测系统的建设又是为了什么?
对防止返贫监测系统的追求与想象,是当前社会治理层面出现“技术迷思”的一种表现,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聚焦实践应用中干部群众的核心关切。若以信息为核心的监测机制无法减轻帮扶干部负担,无法有效回应监测工作中的难点痛点,无法降低治理成本并提升工作效率,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就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前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
2023-12-15 10:42 中国房市 -
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2023-12-15 10:38 中国经济 -
崔茂虎被公诉: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2023-12-15 10:08 廉政风暴 -
冻雨致线路故障,山西垣曲大面积断电,抢修进行中
2023-12-15 09:49 极端天气 -
习近平在广西来宾市考察调研
2023-12-15 09:18 -
商务部:认定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构成贸易壁垒
2023-12-15 09:14 台湾 -
最强寒潮来袭,如何应对?
2023-12-15 08:51 观察者头条 -
窃密重点!国安机关开展专项排查
2023-12-15 08:06 国家安全 -
“人脸验证”破功?用AI就能将照片生成识别视频
2023-12-15 07:46 依法治国 -
港警国安处:周庭仍未正式犯法,呼吁回港
2023-12-15 07:29 香港 -
北京地铁通报昌平线最新情况
2023-12-15 07:23 -
74岁退休教师举报矿企拿到百万“迁坟费”,犯敲诈勒索罪被判10年
2023-12-15 06:58 依法治国 -
北京地铁道歉
2023-12-14 23:15 -
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2023-12-14 22:47 航空航天 -
习近平在广西南宁市考察调研
2023-12-14 21:11 -
北京地铁昌平线发生车厢脱离事故,30余人受伤
2023-12-14 19:56 -
福建泉州:以矿山修复之名违规采矿污染严重,督察进驻前突击种树
2023-12-14 19:39 -
上海:首套房首付比例下降至最低三成
2023-12-14 18:36 观网财经-房产 -
“红通人员”常高才回国投案
2023-12-14 17:21 廉政风暴 -
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成
2023-12-14 17:12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