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成举:数据不共享,基层负担加重,这样的监测系统还有什么用?
最后更新: 2023-12-15 11:25:5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邢成举】
近日,山西省乡村振兴局花费859万元采购防止返贫监测系统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面对巨额采购费,有网友指出,“拿的是纳税人的钱,在花钱更要多加考虑,要将钱用在实处,多为百姓们办点实事,这才是政府该做的。”
从政府的角度说,他们并不会认为自己采购防止返贫监测系统有什么错,甚至还觉得这样的事情引发舆论关注有些冤枉。防止规模性返贫是一项底线任务,各地政府不敢不重视,但这样的任务是不是一定要依托复杂的信息系统才能够完成,或者说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
山西涉事项目招标结果公告
防止返贫监测系统能减轻帮扶干部的负担吗?好像不能
就笔者从多地调查的情况看,一线帮扶干部也同样对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很是反感或是无奈。因为这个系统的建设并没有让他们感受到信息化的红利,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以往相关信息的登记主要在纸质材料上先完成,而后再录入系统,现在的很多工作依然要通过一项项数据的采集,才能够完成后续信息的录入。比如,多地都要求,帮扶干部和驻村干部一个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并及时将相关数据进行系统上传,如果说以往纸质数据还可以偷懒的话,系统内的数据是否录入、是否更新,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系统本身也能够识别数据是否得到了更新。
在这个意义上,防止防贫监测的信息系统更像是对基层干部进行监督的信息工具,有个这套系统,省级部门可以对地市级部门进行排名,地市级乡村振兴局也可以对县(区)乡村振兴局进行排名,排名的工作可以持续到村一级。在确定了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现有制度安排下,是哪一户的信息没有更新,也就意味着是哪一个责任人的工作不到位,这会让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再次增加。
更有甚者,这个监测系统的手机应用端还自带定位功能,从系统设计的本意讲,这有助于防止数据录入时的数据作假,但大家细想想,农户的收入真有那么大的变化吗?经营性收入主要在农作物收获销售的季节才能体现,养殖业的收入也主要是在养殖的禽畜销售时才能体现,转移性收入都是银行直接对接每个农户,财产性收入几乎没有,工资性收入或者没有,或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一月一录入一更新的监测系统带给更多帮扶干部的是一种无意义感,或是浪费性劳动。
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并不完善,或者说,也难以完善
防止返贫监测系统主要包含防返贫基础数据仓库、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决策分析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从其构成上来说,这个系统并不复杂,比如防返贫基础数据仓库扮演的主要功能其实就是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存储,一个省有多少脱贫人口,有多少防返贫监测对象等,这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具体信息,包括土地、人口、收入、致贫原因、返贫风险、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帮扶责任人、户籍情况等,最多可以有几百项。
但这些基础信息在已有的帮扶工作中都已经形成电子化的档案了,新的信息系统建设如何超越已有的信息基础工作,从而形成基础数据仓库还不得而知,或者说,数据仓库也仅仅是对已有信息的集成,也是可能的。
对于防止防贫监测系统来说,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防返贫监测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实现了多业务部门相关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比如,系统可以将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信息、低收入人口信息在平台中发布并公开,教育部门可以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学生信息、新考入大学学生信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学生信息等在平台发布和共享,交警也可以在该系统发布交通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等相关信息,公安部门可以在系统上传并发布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医保部门可以在系统发布出现大病情况的人员信息或是单次住院个人自付部分超过5000元的患者信息,残联也可以在系统中发布新审核认定的残疾人名单及其残疾等级情况。
通过多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互联,从理想的情况上看,该系统可以大大减轻工作负担,但从实际运行的角度看,多数部门的数据并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比如,教育部门在系统上传并共享的信息,并不能显示相关家庭是否能够负担子女教育费用,每个县上千甚至上万的升学学生,其家庭是否因为升学而面临返贫风险难以判断;同样的,交警部门所提供交通事故人员名单,也难以确定其家庭是否可以承受相关事故带来的伤害或损失,公安部门的相关数据因为具有敏感性也往往难以实现更多的共享,从而导致以建立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的愿望总是落空。
通过笔者对多地的实地调查情况,多地的县级乡村振兴局领导是这样评价的,“现有的多部门信息比对与共享,最有价值的就是民政部门和医保部门,通过这两个部门推送的信息,我们可以实现90%左右的有返贫风险人员的识别。其他部门推送的信息,实际参考意义并不大;反而带来了更重的工作负担,比如一些入学或是受教育的信息有几千条,我们需要从推送的信息中进行一一核对,这个工作量很大,但是核对到最后,发现一个有风险的人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可能比较极端,但是核对的过程,我们是实实在在做了的,如果没有有价值的结果,大家心里会怎么想,都觉得这辛苦付出的不值。”
至于说该系统的决策分析平台等,我们似乎难以对其决策抱有很高的期望,为什么呢?信息系统完成的决策,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因果的逻辑对应关系,比如,某个农民因为大病住院形成大量刚性支出,所以决策分析平台给出了要对该农户进行医疗救助、费用减免、大病报销或是其他帮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前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
2023-12-15 10:42 中国房市 -
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2023-12-15 10:38 中国经济 -
崔茂虎被公诉: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2023-12-15 10:08 廉政风暴 -
冻雨致线路故障,山西垣曲大面积断电,抢修进行中
2023-12-15 09:49 极端天气 -
习近平在广西来宾市考察调研
2023-12-15 09:18 -
商务部:认定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构成贸易壁垒
2023-12-15 09:14 台湾 -
最强寒潮来袭,如何应对?
2023-12-15 08:51 观察者头条 -
窃密重点!国安机关开展专项排查
2023-12-15 08:06 国家安全 -
“人脸验证”破功?用AI就能将照片生成识别视频
2023-12-15 07:46 依法治国 -
港警国安处:周庭仍未正式犯法,呼吁回港
2023-12-15 07:29 香港 -
北京地铁通报昌平线最新情况
2023-12-15 07:23 -
74岁退休教师举报矿企拿到百万“迁坟费”,犯敲诈勒索罪被判10年
2023-12-15 06:58 依法治国 -
北京地铁道歉
2023-12-14 23:15 -
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2023-12-14 22:47 航空航天 -
习近平在广西南宁市考察调研
2023-12-14 21:11 -
北京地铁昌平线发生车厢脱离事故,30余人受伤
2023-12-14 19:56 -
福建泉州:以矿山修复之名违规采矿污染严重,督察进驻前突击种树
2023-12-14 19:39 -
上海:首套房首付比例下降至最低三成
2023-12-14 18:36 观网财经-房产 -
“红通人员”常高才回国投案
2023-12-14 17:21 廉政风暴 -
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成
2023-12-14 17:12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