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亚洲:俄印海军事故给中国的警示——海军建设道阻且长
关键字: 三哥三哥翻船库兹涅佐夫俄罗斯航母印度翻船船坞内的墩子
无论是新船建造还是旧船维护,坞内船舶都不与坞内地面直接接触、而是由墩子(也就是印度媒体新闻报道中提到的block,国内一些媒体将其误译为“阻挡装置”)和支柱等辅助结构支撑船体。下图中蓝色区域内就是一列墩子,位于船底中轴线下;其两侧还有多列墩子。
船舶的坞内作业完成后需要出坞(如果是在船台上建造就需要下水)。船舶出坞时,由水泵向坞内注水,随着坞内水面上升、墩子被淹没、船舶逐渐浮起。当坞内水面与坞外水面平齐时就可以打开船闸,再用拖船等工具将船舶拖出进行下一步施工。——这是理想状况。船舶并不是均匀的长方体、而是不规则的几何体,其各部分所受墩子支撑力、浮力与重力并不处处平衡,再加上各种细微的扰动,随着水面上升,船舶就可能发生纵倾和横倾。
纵倾与横倾示意图
简单地讲:所谓“纵倾”,就是船头船尾有高有低,分为“艏倾”(艏吃水大于艉吃水)和“艉倾”(艉吃水大于艏吃水);所谓“横倾”,就是左右舷侧高低不同。在平静的海面上,船舶如果发生纵倾或横倾,一般能够依靠回复力矩自动回正(如果有风浪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反复摇晃)。但在船舶浮起过程中,由于船舶吃水很浅、无法形成可靠的回复力矩,如果发生较大的纵倾,就会导致只有一个墩子与船体接触,接触处应力极大、可能发生船体破损;如果发生横倾,除了可能导致船体破损,还导致船舶可能在墩子支撑力、浮力与重力的合力矩作用下倾覆。印度海军“贝特瓦”号此次发生倾覆事故,直接原因就是该舰在浮起过程中出现了横倾。
席亚洲老师在他的文章中称“在船坞内有一部分水的情况下,利用船龙骨下方的机械装置对船进行侧倾作业”,并给出了配图:
出坞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侧倾
笔者查阅了此图在国外网站上的出处,发现此图的相关文字是在介绍船舶入坞后坐墩过程中的横倾计算,图中WL、W1L1这两条水平线就是坞内水面下降过程中的前后两个水平面。船舶入坞坐墩与起浮出坞的过程相反,但同样面临着纵倾和横倾的困扰。船舶在进行入坞坐墩/起浮出坞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纵倾和横倾;在这两种作业之间,船坞内不应当有积水,船舶稳坐在墩子上,不存在“船坞内有一部分水,利用船龙骨下方的机械装置对船进行侧倾作业”这种情况。
印度各媒体目前的报道大多比较模糊地称此次事故是因为墩子出了问题,也有说是因为墩子破损或滑动。笔者目前所能看到的事故现场照片均为坞内有水的情景,看不到墩子的材质和布置形式,所以也只能猜测:“贝特瓦”号左舷侧的某个墩子在船坞注水的过程中发生了松动,导致舰体左右受力不平衡、从而发生横倾、进而导致该舰向左倾覆。
墩子为何会松动,笔者现在也无法确定:可能是船厂工作人员疏于检查,没有及时发现墩子有异样;也可能就是运气不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随机地对某个墩子产生了破坏。无论如何,船厂确确实实就是个很危险的地方,即使是中国国内的大型船厂,生产安全形势也一直都很严峻。——笔者参加工作以来,几乎年年都会看到红头文件通报船舶系统XX厂发生死亡X人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高空坠落、火灾、触电、窒息等原因都会成为船厂里的夺命杀手。如果说印度海军“贝特瓦”号此次事故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的话,那一定少不了“生产安全重于泰山”这一条。
虽然中国的船厂里还没发生过军舰出坞时倾覆这般严重的事故,但坞内在建船舶支撑不到位引发严重后果的案例也是有的。印度海军“贝特瓦”号的此次事故,也算是为我们再度敲响了警钟:事关国家的海军发展大计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千万大意不得!(感谢指教)
出坞作业中,需要对船的重心、浮力等做比较精确的计算,以免造成侧翻事故。而船坞内相关装置从机械构造来说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出现破损或断裂的话就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这起事故更有可能是印度方面在作业时出了岔子。
- 原标题:席亚洲:俄印海军事故给中国的警示——海军建设道阻且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荀越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评论 49“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171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评论 127“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评论 184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12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