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亚洲:俄印海军事故给中国的警示——海军建设道阻且长
关键字: 三哥三哥翻船库兹涅佐夫俄罗斯航母印度翻船【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12月5日,发生了相隔万里的两次匪夷所思的军事事故。一个是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一架苏-33拉断阻拦索坠入大海,另一个则是印度“贝德拉”号导弹护卫舰在船坞内倾覆,导致严重受损。这两起事件看似互相孤立,但细想想,两起事件又有着共同的肇因。
俄罗斯航母的阻拦索
俄罗斯1143.5型航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库兹涅佐夫”级,是当今除了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外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回顾我国航母发展史,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曾考虑购买美国退役老式航母,搭配经过改造的歼-7、强-5或歼-8II作为舰载机(改造的可行性暂且不论),为我所用。当年“海空卫士”王伟曾在自己的绘画中表现过从一艘斜角甲板上驾驶歼-8II战斗机起飞的画面,某种程度上便是当初这个航母计划的回声,想来令人慨叹。
烈士王伟的遗作,对于航母有着太久的期望
与这个不成熟的航母方案相比,中国现实中在90年代中后期获得舰体基本完成的“瓦良格”号航母,并将其改装为“辽宁”号,其突飞猛进的程度至今想来犹如幻梦。可以说是世界军事技术发展史上少见的机遇,不亚于苏联二战后期获得美国B-29,或者购买英国“尼恩”喷气式发动机(成就一代神机米格-15)。
在我们的“辽宁”舰日渐成熟,已经开始形成初始战斗力的今天,俄罗斯海军当年让我们心驰神往的“库兹涅佐夫”号却尴尬连连。
11月14日,一架米格-29KUBR型舰载战斗机在地中海上坠毁。原因是“库”舰的阻拦索被发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在抢修过程中,这架无路可走的舰载机因燃油耗尽坠入大海。
这一事件很快引起西方国家一阵冷嘲热讽,尤其是事件发生后,俄航母将大部分舰载机转场到叙利亚赫梅明空军基地,更是让西方媒体大大吐槽了一把。
或许是为了挽回面子,俄罗斯海军宣布恢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舰载机起降作业。但不幸的是,12月4日,一架苏-33舰载机又发生了拉断阻拦索的事故,战斗机坠入大海。
这起事故的过程似乎与俄罗斯2005年9月15日苏-33舰载机拉断阻拦索后坠海的事故如出一辙。
2005年俄军苏-33舰载机的事故录像
回顾“库兹涅佐夫”此番挂帅出征叙利亚,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壮”的气氛。先是刚刚结束了漫长的海上航行,刚刚回到基地准备进行“彻底”大修,还没过几天,就被拉出来派去叙利亚参战。被西方说成是“第二太平洋舰队翻版”,因为当年日俄战争中罗杰斯特温斯基的那支舰队就是从波罗的海踏破万里波涛,到远东来与日本人开战,其主力就是当时甚至连舾装都还没有完全结束的全新战舰,一路上还要继续进行建造工作,和“库”舰这次修修补补的感觉颇为相似。
之后又是锅炉一直有“伤”的“库”舰一路黑烟滚滚,又被人讥笑一番。
一直得不到大修的“库兹涅佐夫”虽然还能出战,但是状态委实不容乐观
再之后就是连续两次坠机事故。
- 原标题:席亚洲:俄印海军事故给中国的警示——海军建设道阻且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荀越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评论 93“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202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评论 132“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评论 184最新闻 Hot
-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
巴外交部:以军在杰宁向外交使团开火
-
俄军宣布收复后,普京首次视察库尔斯克州
-
印度还在宣传“大胜”,外交官却被打成“卖国贼”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
“九成来自中国”,欧盟也要动手
-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黄仁勋:他们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回中国
-
“美式腐败,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没有中国,我们真造不出来”
-
报告:韩国制造业GDP高度依赖美中等海外市场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线已覆盖中国16城,“海外都在盯着”
-
印媒还在“赢赢赢”,《纽约时报》忍不住了
-
“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计划袭击伊朗核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