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纵横:低于印度,甚至不如美国?中国青年人口的剧变逼出三大隐患
3.青年性别比偏高导致男性婚姻挤压严重,农村地区面临严重的男性未婚人口剩余,给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带来隐患
性别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青年人口基本的结构特征。性别结构失衡会导致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数量失衡,进而出现男性或女性择偶困难的婚姻挤压现象,性别比偏高表现为男性婚姻挤压。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2020年未婚青年性别比达到了135.39,高于2010年124.26的水平,这与新加入青年队伍的出生队列出生性别比较高有紧密联系。在青年群体内部,未婚性别比呈现年龄越大,未婚性别比越高的特征,20岁青年未婚性别比为112.57,35岁青年则高达243.20,说明年龄越大,男性青年婚姻剩余越严重。
由于长期的生男偏好和女性青年流出务工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男性青年婚姻挤压明显比城市地区严重,2020年,农村地区青年未婚性别比为158.03,比城镇地区高出了30.54,且青年年龄越大,未婚性别比的城乡差异越大,可见农村地区的青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婚恋难”“婚姻挤压”等问题。
婚姻作为一种社会设置,是个人成年的社会化标志,在我国普婚的社会环境下,婚姻也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前提,大量的男性未婚人口不利于青年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一,遭受严重婚姻挤压的青年不仅会受到来自家庭和社区的压力,“被动单身”也会危及其自身身份认同,降低其心理的内在安全感,且部分群体可能将婚姻挤压问题归因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外部因素,引发一定的制度信任风险。
第二,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异质性婚姻匹配逐渐增多,但同质婚(夫妻双方社会经济地位相当)仍在当前婚姻匹配模式中占主导地位。同时,在异质性婚配中,农村女性更容易通过婚姻迁移到城市地区,社会经济层面的弱势地位和农村女性的流出使得农村地区的剩余男性青年面临更为严重的择偶困境,长期的婚姻剩余可能会迫使这部分人群采取过激行为来满足其自身需求,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非法性交易、非法跨国婚姻、人口贩卖、性侵犯等,影响社会公共安全。
农村地区所积累的大量单身男性由于缺乏配偶和子女的支持,家庭养老功能缺失,同时农村地区的养老经济能力弱于城市地区,大量的男性剩余将进一步加重农村基层政府养老负担和养老难度;而性别比偏高所带来的育龄女性规模缩小可能加重农村因人口流失所带来的出生人口减少,农村老龄化进一步加深,以上问题都将给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小结与讨论
本文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等统计数据,总结了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青年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特征,并对当前青年人口变动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分析。
从研究结果看,我国青年规模及占总人口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且由于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未来我国青年人口规模仍维持下降趋势,同时极低的死亡率水平下老年人口规模加速增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青年占比低于全球和印度水平,甚至低于美国青年人口占比,向深受少子化困扰的日本状况靠近。
在性别结构上,我国青年性别比波动较大,青年性别比在2000年恢复正常水平后,近年来迅速上升,目前处于失衡状态。区域分布上,改革开放后大量青年流入城市,青年人口城镇率快速提升,且青年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总人口。
青年人口规模及占比的下降与青年低婚育意愿相互交织,增加未来人口结构失衡风险;同时人口流动的便捷性与各城市“抢人大战”相伴,扩大了区域间青年人口发展失衡的风险,不利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青年性别比偏高则导致男性婚姻挤压严重,大量的男性未婚人口不利于青年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相关建议。
1.重塑婚育文化氛围,拓宽未婚青年交友渠道,降低生育、养育及教育成本,从观念引导和降低婚育成本着手提高青年婚育意愿
第一,重塑婚育文化氛围,建立尊重婚姻、尊重生育的价值理念,消除青年对婚姻及生育的焦虑和恐惧。加强对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的引导,严厉打击婚托婚骗重婚等违法行为,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家庭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传递积极、健康、美好的婚恋观、家庭观和生育观。
第二,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构建青年沟通和交友的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拓宽青年交友渠道,实现“平台、活动、服务”并行发展的青年婚恋交友服务格局,为有结婚意愿的青年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第三,通过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建立灵活的、政府补贴的托幼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措施,解决好适龄青年在教育、婚育、工作等多领域的角色冲突,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提高青年家庭在生育、养育和教育过程中的美好体验。
- 原标题:中国青年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上海昨日新增0+4,均为闭环管控人员
2022-08-17 07:51 抗疫进行时 -
中央气象台连续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2022-08-17 07:36 极端天气 -
水利部:长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2022-08-17 06:55 极端天气 -
三亚昨日新增380+791
2022-08-17 06:53 抗疫进行时 -
这7个“台独”顽固分子都是谁?
2022-08-16 22:12 台湾 -
南京新增两名核酸检测异常人员:为外省市阳性感染者同车厢密接者
2022-08-16 20:20 抗疫进行时 -
李克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稳经济
2022-08-16 19:55 观网财经-宏观 -
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旱情,水利部:坚决打赢抗旱保供水这场硬仗
2022-08-16 19:11 极端天气 -
国家电网: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区电力供应
2022-08-16 18:57 能源战略 -
40℃高温覆盖超100万平方公里 部分地区已现重度气象干旱
2022-08-16 18:38 极端天气 -
受贿1.95亿、非法持枪,史文清一审被判死缓
2022-08-16 17:14 依法治国 -
保定:京畿之门的千年蝶变
2022-08-16 17:00 -
湖南13岁女生遭性侵后生下女婴,警方:一村民涉强奸罪被刑拘
2022-08-16 16:53 疑案追踪 -
因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不力,三亚市吉阳区委书记被免职
2022-08-16 16:20 抗疫进行时 -
美日韩五年来首次军演针对中国?外交部回应
2022-08-16 15:57 -
解放军战机俯瞰澎湖列岛,外交部:中方坚定举措,“台独”感受得到
2022-08-16 15:57 台湾 -
浙江湖州:鼓励国企收购困难房企滞销房作为安置用房
2022-08-16 15:50 中国房市 -
17部门发布意见支持积极生育:住房政策将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2022-08-16 15:37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22902例、死亡16例
2022-08-16 15:20 台湾 -
西南交大研究生新生网上抢宿舍,未抢到的上百人需校外租房
2022-08-16 14:49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8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5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2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2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