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蒂芬·沃尔特:美国应该从中国外交中学到些什么?
最后更新: 2024-06-26 13:31:01【文/斯蒂芬·沃尔特,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在所有竞技领域,竞争对手间总是在尝试超越彼此。他们探索可以提高自身水平的创新,努力模仿任何看上去让对手成功的元素。我们在体育、商业与国际政治中都能观察到这一现象。模仿并不代表着亦步亦趋,但忽视令别国获益的政策且拒绝适应现实则很容易一败再败。
今天,也许唯一能让几乎所有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达成共识的政策议题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同中国竞争。这个共识正在塑造美国的国防预算,推动在亚洲巩固伙伴关系的努力,并挑起一场持续升级的对华高科技贸易战。
然而,除了指控中国“窃取美国技术”、“违反先前的贸易协议”之外,这群就中国问题发出警告的专家们很少考虑一件事,即中国究竟采取了哪些广泛措施来取得成功?如果中国真的在“吃掉美国人的午餐”,难道美国人不应该反思北京做对了什么事情,华盛顿又做错了哪些事情吗?中国的外交政策路线是否可以为华盛顿的政客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当然,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国内改革实现的。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潜力被严重的战乱与政策失误所压制。随着中国开始拥抱市场,其相对实力将不可避免地大幅提升。可以说,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及其它措施来制定国家产业政策的努力,代表着美国模仿中国做法,在国家支持下抢占若干关键科技制高点的迟来的尝试。
但是,中国的崛起不能完全归功于国内改革或西方的自满,中国的整体外交路线同样推动了国家崛起,这是值得美国领导人好好反思的。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一点是,中国避免了像美国那样反复陷入代价高昂的泥潭。即使伴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对于在海外做出重大承诺的态度也十分谨慎。比如,中国并没有承诺出兵保卫伊朗,或是为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经济合作伙伴而参战。中国正向俄罗斯提供有军事价值的军民两用技术(并且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但并没有向俄罗斯输送致命武器,争论是否应派遣军事顾问或是考虑出兵协助俄罗斯赢得战争。
相比之下,美国似乎总有一种歪打正着的直觉,能够屡屡陷入外交政策的流沙中。
美国用于入侵伊拉克的开支约2万亿美元,造成约30万直接平民死亡。(沃森国际和公共事务研究所统计)
当美国没有在阿富汗、伊拉克或利比亚推翻独裁者,花费数万亿美元试图输出民主的时候,它依然在向世界各国提供它希望永远不必兑现的安全保证。值得一提的是,每当美国领导人宣布承担起保护另一个国家的条约义务时,他们仍将其视作某种外交成就,哪怕那个国家的战略价值十分有限,无法为推进美国利益做出多少贡献。
今天,美国正式承诺提供保护的国家数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美国必须努力履行所有的承诺,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其国防预算比中国高出一大截。想象一下,如果把比中国多出来的那每年超过50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省下来,美国可以做成多少事情。如果不需要扮演“世界警察”,美国也许本可以像中国那样,拥有世界一流的铁路、城市交通和机场设施,以及更低的预算赤字。
这并不是主张美国要退出北约、断绝所有同盟关系并退回到“美利坚要塞”,但这确实意味着美国在做出新承诺时应该更加审慎,同时要求现有盟友承担更多责任。如果中国可以在不承诺保护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前提下变得更强大、更具影响力,为什么美国做不到呢?
第二点,与美国不同,中国同几乎所有国家都保持着务实的外交关系。中国的驻外使团数量比任何国家都要多,驻外大使职位很少出现空缺,其外交官由越来越多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组成(而不是业余人士,主要靠为成功的总统候选人募集资金而入选)。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外交关系并不是对他人良好行为的奖励,而是获取信息、向别国传递中国主张、通过说服而非使用蛮力来促进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
相比之下,美国依然倾向于拒绝承认与我们观点不同的国家的外交地位,导致我们更难理解对方的利益或动机,也令美国更难阐述自己的利益和动机。华盛顿拒绝正式承认伊朗、委内瑞拉或朝鲜政府,尽管与这些政府定期开展对话将是一件好事。而中国不仅能够同上述国家开展对话,也能同所有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对话,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这样做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27%俄罗斯人:可能将全部或部分储蓄存为人民币
2024-06-26 12:02 -
下月起,希腊实行“一周工作6天”
2024-06-26 11:34 -
19名在越南的中国籍电诈嫌犯被移交我方
2024-06-26 11:17 打击网络诈骗 -
国际刑事法院又向他们发出两份逮捕令,俄方回应
2024-06-26 11:05 俄罗斯之声 -
哈贝克刚走,德交通部长又访华
2024-06-26 10:43 德意志 -
冯德莱恩将连任,爱沙尼亚总理被提名为欧盟外长
2024-06-26 10:39 欧洲乱局 -
2024年莫斯科航展取消
2024-06-26 10:21 俄罗斯之声 -
“中国是成功典范,我们乐见中国崛起壮大”
2024-06-26 09:50 -
卢卡申科:西方曾利诱我们,但我们没有背叛中国
2024-06-26 09:25 观察者头条 -
中国人为啥去韩国打工?每月基本工资万元出头
2024-06-26 09:23 -
俄罗斯警告美国后,这两位防长首次通话
2024-06-26 08:49 凉战 -
阿桑奇出庭认罪,庭上称“美国宪法本该保护我”
2024-06-26 08:48 阿桑奇 -
俄乌交换被俘人员,双方各有90人获释
2024-06-26 08:40 乌克兰之殇 -
中使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经美墨西南陆地边境口岸入境时注意美方要求
2024-06-26 07:40 -
美国财政部制裁与伊朗有关的50个实体及个人
2024-06-26 07:40 伊朗局势 -
欧盟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启动入盟谈判,“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
2024-06-26 07:07 欧洲乱局 -
中国代表:不要把整个中东拖入一场更大的浩劫
2024-06-26 07:06 巴以恩仇录 -
菲外长最新表态:希望与中国进行对话
2024-06-25 23:22 南海局势 -
宇航服漏水,NASA最后一刻取消
2024-06-25 23:18 航空航天 -
肯尼亚首都爆发示威游行,已致5死,超50人受伤
2024-06-25 22:58
相关推荐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3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22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2“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43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