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从“爆吧”到“爆破网课”,组织化的网络暴力应该如何治理?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次的“网课爆破”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去认识和理解网络空间中新的风险和挑战。就我个人对网络空间治理的观察和理解而言,我认为,本次事件体现出网络空间的三个发展性态势,值得高度关注。
其一是“生态化”态势。根据已有材料可以看出,在特定类型的学生群体间已形成这样一种“生态”:这些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不喜欢某一门课,就可以找人进入课堂捣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二是“组织化”态势。“生态化”态势催生了“网课爆破”的“需求”,而“组织化”态势“保障”了“网课爆破”的“供给”。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有企业实体作为“水军”参与“爆破”,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定,有一些依托社交软件形成的群体或圈层正在“承接”这些“爆破”的“订单”。更严重的是,上述群体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抗打击性——你可以发现一个群组、解散一个群组,但是,只要这些个体在线下持续存在,新的同类群组就会源源不断地继续产生。
“网课爆破”的组织者口中“专业”“服务”“客户满意”这样的用语(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其三是“流量化”态势的前兆。我们可以从“爆破”参与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部分参与者的动机是所谓“找乐子”,自认为在开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有明显的市场化、商业化冲动,尽管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他们给出了明确的收费标准。某种程度上,“网络爆破”已经具备了“流量化生存”的前兆。所谓“流量化生存”,即通过获取流量来提升或真实或虚幻的影响力,为此不惜游走在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法规的边缘。
我始终对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保持较为克制的判断,认为他们只是将自己那令人哭笑不得的小聪明用在了不太正确的方向上,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应受到宽容甚至放纵。
组织“网课爆破”的群里讨论“警察懒得管”(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从已有信息来看,这些网络暴力的参与者能够从对正常社会活动秩序的扰乱、冲击和破坏中获得个人的“成就感”、“归属感”和宣泄负面情绪的快感,我们可以合理地想象,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他们未来可能成为有组织的、帮派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在一片区域欺行霸市、收保护费或进行地下经济活动。这一倾向是值得高度警惕的,我们必须寻找对策来遏制这样的倾向。
谈及制度时,常常有人吐槽,“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制度的问题”。其实,这句话不仅是一个“梗”,更是客观事实。有组织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进行能力体系的建设。就应对“网课爆破”问题而言,我们可以从技术平台、学校和政府治理、个人思想意识三个层面完善能力体系。
软件开发商在开发网课所用软件时,应当以各种技术性方式尽可能提高入侵和“爆破”的技术难度,或设计一些工具帮助教师有效应对负面行为、管控课堂纪律。当然,在开发上述功能时,还需注意不能妨碍师生正常互动,以免让学生感到“上网课如同看录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总之,网课软件应当既提供互动功能,又能够预防有人恶意利用互动功能,这是一个动态对抗和博弈的过程,为此,软件开发商还需投入额外成本,以提升和完善软件功能。
学校和政府应针对线上授课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制定合理的制度。“网课爆破”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网课不只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空间那么简单,网课作为未知的新生事物,蕴藏着新型的风险和挑战,这就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必须以制度建设应对这些新型的风险和挑战。
另外,正如预防作弊时不仅需要监考老师还需要巡查老师,预防“网课爆破”不仅需要校方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从更宏观的层面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治理体系,为校方提供支持。针对“网课爆破”与网络暴力的治理体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标准和依据,以认定网络暴力行为;在做出认定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惩戒措施,避免“法不责众”、助长“老油子”们的气焰。总之,网上教学可能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网课爆破”暂时只影响到了个别学校、个别课程,但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制,将来可能使整个线上教育体系的生态日趋恶化。
另外,我们每个个体也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尽到自己的责任,正如习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所指出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归根结底,很多网络安全原则本质上属于“行为规范”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难以以立法的方式实现事无巨细的全面覆盖,而必须依赖网络空间共同体“约定俗成”的共识和自觉。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整体网络环境是其中每一个个体互动建构的结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负责。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网上主流舆论都认为,“网课爆破”作为网络暴力、校园暴力向网络课程的渗透,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负面现象。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此,各方需要互相协调、共同努力,即便不能完全消除网课爆破现象,至少也要将其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网络暴力往往是很顽固的,对网络空间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存在立竿见影的万能治理方案。但是,只要各方朝着共同目标携手努力,在历经不断调试、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渐进式过程后,网络暴力行为即便无法被彻底根治,至少也能得到有效治理,从而大家能够在更清朗、安全、互信的网络空间中接收新知、提升自我。
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这两段小插曲,被美媒选择性忽视
2022-10-31 16:01 美国政治 -
喊出“跨性别女人就是男人”后,这场女权活动被袭击了…
2022-10-27 15:06 美国一梦 -
“我从未见过如此夸张的民调结果!”
2022-10-20 16:27 -
“东方-2022”演习举行全要素实兵实弹合练
2022-09-04 13:15 中俄军演 -
“你们为什么要笑我?我是将军,不是数学将军”
2022-08-22 15:56 -
得知零部件全来自中国,卢卡申科:对华关系好是好事,但…
2022-08-18 19:33 -
这电影“丑化中国农村”? 导演:如果多一点农村电影,我马上拍喜剧
2022-08-10 15:44 -
岛内绿媒直播中,突然出现“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画面…
2022-08-07 15:43 -
收拢情绪之后,我对台海军演的一些感受
2022-08-05 18:16 -
我在中共二大纪念馆工作,谈谈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感想
2022-07-22 08:52 -
海拔5500米高原山地火炮演练极限射击
2022-07-21 14:48 -
韩国首架自研战斗机KF-21首飞
2022-07-19 15:52 三八线之南 -
纽约游行人群被“枪声”吓跑引发踩踏,事后发现是放烟花…
2022-06-29 10:39 美国一梦 -
俄罗斯vs美国:货与币的战争
2022-04-25 08:05 -
美国知名女记者:美西方如今在造谣撒谎方面已“登峰造极”
2022-03-29 18:48 -
泽连斯基:不再纠结入北约,乌东领土问题可以谈
2022-03-08 22:12 乌克兰之殇 -
这些两会建言与“她们”有关!
2022-03-08 18:27 当代妇女解放 -
直播解读:从外长记者会看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2022-03-08 18:23 2022两会 -
外网盛赞“基辅幽灵”击落俄战机,结果一看是游戏画面
2022-02-27 11:15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多个主要城市传出爆炸声
2022-02-24 11:28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7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52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5“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