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从“爆吧”到“爆破网课”,组织化的网络暴力应该如何治理?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最近,“网课爆破”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和热议。今天,我应小编之邀,就网课爆破事件以及相关的网络治理问题,简单谈谈我的认识和理解。
据媒体报道,河南一名女教师在网课遭受到有组织地“爆破”——大量不明人士冲进网课直播间辱骂、播放音乐和不雅视频——之后心梗去世。事件发生后不少网课参与者都表示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现在,新浪微博上有一个标签称“网课爆破是新型的网络暴力”,这一观点已成为主流共识。对中国的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比较熟悉的朋友会发现,贴吧时代的“爆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网课爆破”的前身,二者具有两大共同特点:
第一,都具备“干扰性”特征,也即试图阻断正常的网络沟通和交流。“爆吧”使贴吧网友无法正常讨论;“网课爆破”使授课无法继续进行。
第二,都具备“暴力性”特征,也即使用攻击性的语言、骚扰性的视频乃至违反公序良俗、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不雅言辞,攻击特定的目标或泛化的非特定目标,以达到扰乱秩序的目的。
当然,“网课爆破”与“爆吧”毕竟还是不同的。网课爆破不仅是普通的网络暴力,更是网络暴力向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渗透。
线下的校园暴力行为在世界各国均有出现。例如,美国的“特色”就是层出不穷的校园枪击事件,这些枪击事件往往与校园霸凌有关;中国也有校园霸凌的相关报道。校园暴力具有弥散化的特点,因此难以用打击刑事犯罪的传统方式进行提前预知性处置。不过,考虑到中国制度和文化的整体特点,线下的校园暴力行为通常难以直接干扰教室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鲜少将教师作为攻击或干扰的对象。
线上的“网课爆破”则更为复杂。这一问题是在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受疫情影响,课堂教学开始向网络空间扩展,大量使用网课教学。网课的开展降低了暴力行为干扰教学秩序的“技术门槛”,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是网络的匿名性。网络世界天然的治理难点在于,即便是引入了“白名单”机制的软件,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实名制问题。而即便解决了实名制问题,顶着“数字化面罩”与他人交流的体验也完全不同于线下面对面交互的体验,人们在不使用真实身份时更容易肆意释放内心的极端情绪。几年前的香港的街头暴力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人平时看似遵纪守法,可一旦有了头套或口罩的“掩护”,其暴戾的气息就毫无遮掩地散发出来。
第二是个体技术能力的不对称性。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在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相对学生占据高位;但在如今的技术时代,很多教师受限于专业背景和职业培训,在对网课所用软件的熟悉程度方面还不如学生。因此,如果网课秩序的维持基于教师与学生间单对单的能力博弈,那么师生之间的能力和优势很可能发生“倒置”。这种师生优势的倒置使得教师在面临“网课爆破”的冲击和挑战时难以运用软件的部分功能架起 “第一道防线”、及时阻断“爆破”行为,“爆破”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也就相应地下降了。
第三是制度和治理机制的相对缺失。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因此,教学行为自线下向线上的大规模转移是在缺少事前准备的前提下展开的,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从经济学、政治学等角度去研究、设计和修订相关制度,导致网课成为了一处管理的“洼地”。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推陈出新、提升治理: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对于未成年人所做出的介于“违反公序良俗、对他人造成干扰”和“触犯法律”之间的“灰色行为”,应如何进行有效管控。
另一方面,需要探索一种常态化机制,用于认定和治理网络暴力行为。治理是需要成本的,任何治理政策都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实现某种平衡。“爆吧”、“网课爆破”等网络暴力行为具有技术门槛低、数量多、涉及主体复杂(超出单一部门职权范围,需进行有效的跨部门协作)等特点,因此边际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认定和治理即便不说是全然空白,至少也是一个弱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这两段小插曲,被美媒选择性忽视
2022-10-31 16:01 美国政治 -
喊出“跨性别女人就是男人”后,这场女权活动被袭击了…
2022-10-27 15:06 美国一梦 -
“我从未见过如此夸张的民调结果!”
2022-10-20 16:27 -
“东方-2022”演习举行全要素实兵实弹合练
2022-09-04 13:15 中俄军演 -
“你们为什么要笑我?我是将军,不是数学将军”
2022-08-22 15:56 -
得知零部件全来自中国,卢卡申科:对华关系好是好事,但…
2022-08-18 19:33 -
这电影“丑化中国农村”? 导演:如果多一点农村电影,我马上拍喜剧
2022-08-10 15:44 -
岛内绿媒直播中,突然出现“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画面…
2022-08-07 15:43 -
收拢情绪之后,我对台海军演的一些感受
2022-08-05 18:16 -
我在中共二大纪念馆工作,谈谈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感想
2022-07-22 08:52 -
海拔5500米高原山地火炮演练极限射击
2022-07-21 14:48 -
韩国首架自研战斗机KF-21首飞
2022-07-19 15:52 三八线之南 -
纽约游行人群被“枪声”吓跑引发踩踏,事后发现是放烟花…
2022-06-29 10:39 美国一梦 -
俄罗斯vs美国:货与币的战争
2022-04-25 08:05 -
美国知名女记者:美西方如今在造谣撒谎方面已“登峰造极”
2022-03-29 18:48 -
泽连斯基:不再纠结入北约,乌东领土问题可以谈
2022-03-08 22:12 乌克兰之殇 -
这些两会建言与“她们”有关!
2022-03-08 18:27 当代妇女解放 -
直播解读:从外长记者会看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2022-03-08 18:23 2022两会 -
外网盛赞“基辅幽灵”击落俄战机,结果一看是游戏画面
2022-02-27 11:15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多个主要城市传出爆炸声
2022-02-24 11:28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188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56“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9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