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应辩证看待祖国统一的时机
最后更新: 2021-11-05 13:32:35【导读】 刚刚落下帷幕的G20峰会上,美国又秀了一把大国能力,但明显中气不足:盟友关系未见好转,各项承诺并未到位,美国的领导力也再次受到质疑。
另一方面,美国致力于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以此对中国造成压力。但中国有自己的节奏,始终坚持互惠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道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尊重。
观察者网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沈逸,解读最新的中美关系和台海问题。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国际体系的演进和变化正在慢慢接近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始于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国家表现出来的结构性治理能力的不足,以及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和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具备的优势。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际体系开始面临一些实质性的冲击跟挑战,这时候就需要确立领导核心。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无非是大国中美、欧美、中俄的关系,理顺这三者的关系之后拿出路线图,对相关的资源进行分配,最后转变成具体行动。
按照目前的程序,首先各个国家内部要达成共识,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形成一个概念性的文件传递到联合国去敲定,再以双边或者多边的形式把物资以合作的形式分配下去。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是国际体系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在治理秩序要进入一个新阶段时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
美国领导力不足,中国初步展现“王道型”多边主义
在这次会议前,各方进行了非常密集的关系调整。拿中美两国来比较,各自的任务和自我认定预期都不一样。美国现在面临的困境是,作为国际体系里的霸权,各国寄望于美国展现出领导力,要提供公共物品、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形成秩序。为了承担责任,这样的国家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国内要有资源、要有政治意志;第二,要有一个良性的国际环境,和盟友之间关系良好,能够协同行动;第三,在国际社会上要有威望,大家愿意去听你的,认为你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本次G20峰会上,美国这三点都没有,甚至反其道而行。国内情况方面,美国只关心自己国家利益,不想额外担责。美国霸权事实上可支配的资源比预想的要少很多,比如基建计划缩水。拜登曾希望拿下基建计划,证明美国国内至少还有2~3万亿美元的“炮弹”可打,从而带来其他正面效益。结果他成了空心大老倌,来开会还准备了85辆车的豪华车队。
无巧不成书,美国会议前捅了法国一刀。到现在和欧盟的钢铝关税还没有完全取消,和盟友关系一团糟。美国跟法国修好关系的办法是甩锅给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可就不愿意了。美国连盟友都摆不平,自然很难“摆平”全世界。
与中国的关系,美国的做法是“又当又立”。美国明明有求于中国,就应该给中国相应的礼遇和尊重,从而展现领导力。但霸权有一个悖论,当霸权资源充沛的时候,它会有一个正向循环,不需要去消耗资源,而是资源会越来越多;当它要证明自己是霸权的时候,往往是资源不够的时候,所有证明霸权的举动都会加速资源的消耗。不管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都是一个自向循环的过程。一旦进入到这个过程之后,霸权就控制不住了。
现在拜登团队对华政策已经分裂了,商务部的戴琪、财政部的耶伦,再加上气候特使克里已经意识到,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就必须跟中国合作。中国现在也很明确,双方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是要协调的。
然而沙利文和布林肯还在重复地说着那套话术抨击中国,无非是赌博心理。他们在等着所谓的“杀手锏”,即12月份的“民主峰会”上,把民主与技术和产业标准绑定。但这里同样有一个悖论,当一国占据技术优势的时候,是不需要绑定的。现在绑定了之后,它就成了保护落后技术的标签,这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加入这个基础联盟的成员,除非有能力在加入之后,凭借“民主”的加持实现技术跃迁,否则这就成了个失败者联盟。
而中国抓住了重点。习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大气磅礴,思路缜密。这个世界面临哪些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步骤?中国可以在中间做出什么贡献?每一点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以前各国预期是美国拿出这份内容,现在中国拿出来了,这就叫领导力。
二十国集团中比较务实的国家,比如意大利就很清楚,不会让台湾问题在会上捣乱。中国拿出一套方案,大家事实上就会跟着中国朝这条路子走。中国的路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和路线图,如何抗击新冠疫情,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如何分享数字经济红利,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发展,如何实现绿色减排。一条一条列的清清楚楚,各国看完都知道要做哪些事。
中国的多边主义不是欧美小团体式的多边主义,而是“王道型”多边主义。在这个会上,中国的领导力正在上升,原因是中国内部有强大的治理能力和纠错能力。新冠疫情来了,国内挡得住,复产过程中,产能能够跟得上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政府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中国的目标很清晰,没有追求一个支配型的霸权目标,中国的目标建设就是造福中国人民,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也不去外面抢人家地盘,所有事情都是大家坐下来公平谈。
塔利班政府副总理哈纳菲等多名高级官员参加了出口松子的仪式
在国际社会上,中国做公道事。比如G20会议召开前后,阿富汗已经开始向我们出口松子了,这代表当地产业开始起来了,这个就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了产业和工作岗位之后,松子生产产业链上的人就对贩毒和恐怖主义没兴趣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罗煜森 
-
美海军部长又来:大陆意图接管台湾,威胁美国经济安全
2021-11-05 12:06 中美关系 -
仅花153美元,新泽西州共和党新人爆冷击败民主党大佬
2021-11-05 11:32 美国政治 -
美军核潜艇南海撞山事件问责,舰长等三人被解职
2021-11-05 10:12 南海局势 -
路透社:英国将重启生产稀土磁铁,减少对华依赖
2021-11-05 09:37 不列颠 -
立陶宛副外长妄称中国对立的方式为欧洲敲响“警钟”
2021-11-05 09:18 -
美媒:拜登随行助手,阳性
2021-11-05 08: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约秘书长无端抹黑攻击中国,中方回应
2021-11-05 07:08 -
美国新增确诊90658例、死亡1293例
2021-11-05 07: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再次成为疫情“震中”
2021-11-05 06: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白签署落实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
2021-11-05 06:54 -
伊朗:丰度为60%的浓缩铀储量已达25公斤
2021-11-05 06:54 伊朗局势 -
日增9万例!疫情不见起色,拜登再次坐不住了
2021-11-04 23:12 美国一梦 -
大喊“减碳”,可不到50公里都要坐私人飞机…
2021-11-04 23:01 -
WTO:二季度全球中间产品出口涨47%,中国涨42%
2021-11-04 22:23 中国经济 -
全球首个!英国批准新冠口服药
2021-11-04 21: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若不行动,不如把我们的岛炸了”
2021-11-04 21:01 -
印尼林业部长:不能以“零森林砍伐”名义停止发展
2021-11-04 20:44 -
欧洲议会代表团访台,外交部:已严正交涉
2021-11-04 20:25 中国外交 -
应对气候变化消极被“颁奖”,日本:火电还是会用
2021-11-04 20:21 日本 -
谷歌首页纪念“光纤之父”高锟
2021-11-04 20:19
相关推荐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评论 93“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202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评论 132“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评论 184最新闻 Hot
-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
巴外交部:以军在杰宁向外交使团开火
-
俄军宣布收复后,普京首次视察库尔斯克州
-
印度还在宣传“大胜”,外交官却被打成“卖国贼”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
“九成来自中国”,欧盟也要动手
-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黄仁勋:他们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回中国
-
“美式腐败,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没有中国,我们真造不出来”
-
报告:韩国制造业GDP高度依赖美中等海外市场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线已覆盖中国16城,“海外都在盯着”
-
印媒还在“赢赢赢”,《纽约时报》忍不住了
-
“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计划袭击伊朗核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