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我的“长电报”——美国行为的基因
中国不要幻想美国会放弃打压
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会采取一切手段对付中国,不论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文明的还是不文明的。美国大多数民众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加上好胜心态,会积极支持美国政府对华的打压政策,我们对此不应心存任何幻想。
从他们对欧洲盟友的领导人也进行窃听,就可以看到美国为了保持其优势、控制权,会对任何人采取任何手段,无任何节制。不认清这现实,轻则误导,重则伤害我们自己。
我们要理解美国的对华政策,得按照美国的切身情况,掌握其行为动机背后的基因。
对美国打压华为5G一事,很多人感到忿忿不平,但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此举无可避免。
美国长期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窃听全球的通讯,通过这手段,取得的不单是经济上、商业上的好处,政治上的得益更是难以衡量。如果发展到5G阶段时,通讯设备的平台被一个中国企业操控,令他们丧失原有的这手段,这一点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为了不选用华为产品,美国会不惜代价,即使选用其他更为昂贵或质量较差的产品,甚或美国的通讯业会因此落后十年,美国也不在乎。
这问题的关键,不是华为是否会利用其优势去偷取资讯,因而伤害美国的国家安全,而首先是因为美国如失去这窃听能力,对美国而言是重大的政治资源损失。因此,无论华为怎样证明自己不会窃听,或本身不是国家企业,与军方无关,美国都不会听进去,也不会相信。
同样道理,如果不用外国制造的3G、4G仪器能让国家避免受到这样的潜在威胁,中国也一定会这样做。这道理可能不方便公开讲,但私下应该知道,更要清楚掌握。
认为中美的经济关系高度互联互补,不可能脱钩,是过分简单的说法。中美的经济关系着实复杂,有相互依靠的情况,完全脱钩并不可能,也无需要,但脱钩则必然出现。
美国不需要恢复如家电、运动鞋、衣服等制造产业,这些技术低端产品仍然可以大量依靠从中国或其它国家进口,这对美国并不是问题。但在科技产业上,特别是高端科技、高端科技人才方面,中美脱钩是必然的。至于能否成功脱钩,或能取得多大脱钩成绩,则是另一回事。
拜登下令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关键供应链,以减少美国在稀土、药物原料和半导体等领域对中国和其他竞争对手的依赖。(资料图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不要以为中美绝不会有军事冲突
另一个危险的想法,是以为中美之间不会出现军事冲突,原因是认为双方会各自考虑经济利益,或者因为双方都是核武器大国。
但人类历史证明,很多战争的发生并不是理性的,一战是个典型例子。一战发生前,欧洲国家都没有打仗的心理预期,但结果仗还是打起来了,而且相当惨烈。
目前情况是中国不想打,但存在打的需要(如以武力统一台湾,或维护自己领土)。美国也不想打,但内部也有想打的势力,虽然人数不多,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可能出现军事冲突的热点是台湾海峡及南海,表面上都有点紧张。周边还有朝鲜半岛、中印边界、日韩领土矛盾这些冲突因素。像朝鲜战争一样,这些地区性的摩擦很容易变成大国博弈的擂台。
从目前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动机判断,中美之间出现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是没有,也不能完全排除。有预谋、有计划启动的战争,事前可以尝试化解,但无法预防。为防止因为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军事冲突,中美双方的高层,特别是军方,能否保持有效和及时的沟通联系机制,将是非常重要。
攻守之间
一方面是美国人民好竞争、好胜、不服输,另一方面是美国的精英阶层和统治群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要全力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这两股力量的会合下,目前的斗争对美国来说可谓生死之战,不会轻言放弃,更不能承认失败。
在美国内部,明白美国在这次竞争中不可能胜出的人不是没有,但是非常少,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不敢或不愿意发声。由于缺乏有素质、有远见的讨论,美国不择手段维持霸权的努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中美这次交手,是一攻一守。美国是“攻”,基本上不用“守”,起码到目前为止是这样。在攻的同时,美国也明白要争取做好自己的事,修理问题多多的政治制度,维持在科技、军事上一定幅度的领先,尽力发展经济,处理好社会内部矛盾。
中国则基本上是“守”,如“攻”,也是反应性的,招数也没有多大作用。中国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维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打破某些科技上的瓶颈,争取在某些项目上作出突破,做好自卫性的国防,更重要的是防止对方在自己的内部生事。
中美这次较量主要不是在战场上,不会每天统计伤亡人数,而是一个多层次、多边际的斗争,胜负很难有清楚的标准和界线。即使中国经济上超越美国,也不一定等于美国已经失败,因为美国在科技及军事上仍然可能遥遥领先。
在失去原有独霸的经济实体支撑后,美国的地位在全球经济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仍有很多可能性。要美国认清自己在这斗争中不能胜出,甚至会失败,会非常困难,对美国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陷入一场难以坚持的斗争后,美国会如何调整政策,这可以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经验中看到端倪。
美国人好胜、好斗的特性当然很有影响,而美国的民主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对不善的政策作出调整还是有可能的。当民情强烈地反对政府某项政策,甚至会影响到选举结果时,当权者还是需要回应的,但回应的动作不会快,加上在这场难有简单胜负标准的博弈中,要美国接受现实,转变其强力维持霸权地位的政策的时间,可能需要10、20、30年,甚至更长。
美苏的冷战延续了40多年,像乔治·凯南预测的一样,以苏联一方的崩溃为结局。中美这次的博弈,也可能是以双方内部问题的处理为决定性因素。
普京日前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指出,“美国正以自信且坚定的步伐,走在苏联的老路上”,即重复冷战时期苏联的错误。如李世默此前建议,可能中国应该如实地执行乔治·凯南70多年前在“长电报” 中的建议,作为应对当前中美博弈的策略。但历史是否会换位重复,不是短期内能看得清楚的。面对这漫长而又复杂的中美关系前景,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及相应的具体部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我的“长电报”:美国行为的基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确诊22171例、死亡33例
2021-06-11 06: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又“画饼”:将捐5亿剂疫苗,外交部:希望尽快付诸行动
2021-06-10 23: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方撤销TikTok微信禁令,我外交部重申中方原则
2021-06-10 22:54 中美关系 -
日媒:福岛沿海鱼类已出口到泰国餐馆
2021-06-10 22:22 福岛核泄漏 -
想了解“新疆人权情况”?我使馆:安排!
2021-06-10 20:55 建党百年 -
澳媒又加戏:我们得阻止印尼被中国掌控
2021-06-10 20:13 -
福奇被气笑了:我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2021-06-10 20: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媒抱怨:要被中俄伊“薅羊毛”了
2021-06-10 19:14 美国政治 -
印度,世界第一了……
2021-06-10 18: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首相称台湾为“国家”,外交部回应!
2021-06-10 16:42 中日关系 -
外交部:“武汉实验室泄漏”谎言,与为发动伊拉克战争造势如出一辙
2021-06-10 16:41 中国外交 -
韩国一拆迁楼倒塌致9死8伤,文在寅下令严查
2021-06-10 15:55 三八线之南 -
昂山素季又被追加一项新指控
2021-06-10 15:16 缅甸局势 -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承认南大洋为世界第五大洋
2021-06-10 15:07 海洋维权 -
G7声明将提到中国?韩国表态
2021-06-10 14:33 -
俄大使:如果谈及中国,俄方将和中国通气
2021-06-10 14:18 中俄关系 -
逼病人出院,印度一医院对危重患者断氧5分钟
2021-06-10 11: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媒曝光“美欧想组建科技贸易联盟对抗中国”
2021-06-10 11:33 -
拜登高调喊话:让中俄看看,美欧关系多紧密
2021-06-10 10:43 美国一梦 -
又是美国带头:G7将敦促WHO再查病毒起源
2021-06-10 10:30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86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