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妮妮:“科学”与“人”的平衡点——关于垃圾分类与个体的参与
关键字: 日本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标准这时估计会有读者提出,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同样存在着“复杂”乃至“奇葩”的现象。这就涉及到本文想谈的第二个点,即实际治理过程中的多元化特征。
前段所述的“基础包”通常见于大都市圈,而进一步细化的分类标准——包括垃圾投放的时间和场所等的特殊规定,这些在影视作品中也时有表现——则通常见于地方的小型自治体或者都市核心区周边的居住型社区,尽管在媒体中为了凸显日本垃圾分类的优秀会突出报道这些特殊地域的标准,但这实际并非普遍现象。
这种区分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人口的构成上,都市中心圈及其附近工作区域多,居住不固定的人口较多,日常生活状态也比较繁忙,客观上对于细化标准的应对能力不足;而地方自治体和居住型社区居住状况比较持续稳定,且住户通常有家庭分工,因此可以应对比较精细甚至是动态的垃圾分类标准,以及相对比较严格乃至苛刻的垃圾投放条件。
其次,在不同性质区域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方面,一般而言,都市圈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财政资源和技术力量更强且更稳定,在都市圈内的高级住宅、公共机构和企业等亦可以提供相应支持;而地方自治体的财政则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大力发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来自主解决垃圾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即自治体或者社区在意识形态上希望坚持自主能力,减少对财政资源和“科学“的依赖。
最后,都市地域和周边地区、地方自治体的治理资源和治理模式存在差别。都市的环境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对于垃圾分类和投放更多采取的是垂直和单中心管理的方式,但地方自治体和社区则追求”市民“的自我治理,通过来自自治体和社区内部的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和志愿者等来管理相应的事务,因此能够实行更为”苛刻“的标准,并依赖自治体或社区成员相互之间的日常劝导、监督以及整体“氛围”的动力——也是压力——来实现。
由此与当前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试点相比,就整体而言,试点垃圾分类的无疑是“大都市”范畴,从人口构成、社区状态、治理传统而言,目前整体上看还是更多依赖于政府的垂直管理和监督。从具体的一些实践案例来看,有些社区有志愿者、物业专管和摄像头的存在来帮助执行——具备以上1到3项——或也有相应的教育科普开展,而有些社区则没有开展或只是相对形式主义地开展了教育和执行监督工作。
换言之,其一,由于行政扮演了单一管理中心的角色,会导致政策试点过程中的负面情绪直接落到单一中心身上;其二,由于只有一个分类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社区人口构成、原始参与度和组织度的参差不齐,导致在不同的区域推行效果差别较大,从而影响整体效果。
资料图:东方IC
结语
总的而言,“垃圾回收”这一日常的繁琐活动不仅通过日常的“复读”,培养了日本人的环保“自觉”,还成为了发展社区建设、维持日本的“一亿中流”日常公共参与和社会交往的杠杆。
必须说明的是,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垃圾分类政策一样,垃圾分类都是由国家政策主导的、单中心发动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实践,但是由于它具体落实到“人”身上,对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提出了可以说是强制性的要求,才能反过来把昨天的“强制的麻烦”转变为今天的“日常的自愿”。
因此,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讲,我国的垃圾分类政策也必然会有一个逐渐调整,实现“科学”与人的参与的平衡,目前试点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不解或可以成为推动社区建设方法创新的动力。
而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随着日本地方自治体的凋敝、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大都市人口构成变化等因素,日本的垃圾分类其实也在遭遇新的挑战,对于规则的遵守可能会有——甚至已经在发生——一个倒退,这其中的机理同样值得进一步分析,从而使我国的治理政策避免亦步亦趋,而是寻求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有所超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原标题:潘妮妮:“科学”与“人”的平衡点——关于垃圾分类与个体的参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6-18 08:23:33
-
猛龙夺冠庆典发生枪击4人受伤,总理特鲁多在场
2019-06-18 07:54 -
大使随笔:弘扬中朝友好,共创美好未来
2019-06-18 07:44 朝鲜现状 -
庭审中,埃及前总统穆尔西突然去世
2019-06-18 07:42 -
波音777X因发动机问题推迟首飞
2019-06-18 07:11 波音危机 -
来!跟着“莫迪”学瑜伽
2019-06-17 23:41 观网看片 -
关税战惹民愤,美企恳求特朗普政府有点常识
2019-06-17 23:05 中美关系 -
受访时幕僚长几次咳嗽,他发飙了:再咳就出去!
2019-06-17 18:48 特朗普 -
这家曾力挺特朗普的品牌也倒戈了
2019-06-17 16:33 美国经济 -
疑在切尔诺贝利拍“不雅照”,俄模特道歉后又改口
2019-06-17 14:24 -
以色列揭幕“特朗普高地”:感谢承认对戈兰高地主权
2019-06-17 14:20 特朗普 -
五角大楼正遭遇高官离职潮
2019-06-17 12:09 美国政治 -
阿根廷遭遇史上最严重停电,政府:不排除网络攻击
2019-06-17 11:22 拉美左翼 -
我运9电子战机飞越宫古海峡 或支援辽宁舰
2019-06-17 11:13 中国航母 -
波音CEO承认“沟通失误”,1500亿美元航空产业阴云密布
2019-06-17 10:30 波音危机 -
特朗普“忠诚喉舌” 的高光时刻
2019-06-17 10:14 观网看片 -
美军证实“伊朗向美军无人机发射导弹”,政府讨论增兵
2019-06-17 10:07 伊朗局势 -
美企:能代替中国货的东西,不存在
2019-06-17 10:02 美国一梦 -
中国创业氛围展现吸引力:美国生物医药人才来了
2019-06-17 08:39 医学 -
伊朗:将不再履行伊核协议对核原料储量限制
2019-06-17 08:05 伊朗局势 -
伊朗召见英国大使:只有你们站了美国,给个说法?
2019-06-16 23:13 伊朗局势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0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