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网直播厅|青年谈(下):“美国正在犯错,我们为什么要提醒它?”
“中必赢”和“美必赢”,都不如实事求是
施洋:毛老师说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去魅”。我们这代人感受特别明显,上学的时候仍然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架构深信不疑。虽然我们没有那么刻舟求剑,不至于要把白米饭扔掉,只吃汉堡牛排,但是确实会用西方政治经济结构体系来衡量我们做的对不对。
我们军迷里有一派叫“找爹党”,我们解放军研发了一个武器,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西方有没有类似的武器,如果有,你这个发展路线就走对了,如果你和它的不一样,一定是我们技术还不够,如果你的东西和它完全不一样,领导就要有意见了。
在以前,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逻辑,但最近因为关税战、贸易战,大家了解得更多了,包括我自己和身边朋友的很多认知都被颠覆了,“去魅”这件事情正在发生,大家对于西方这套体系也开始重新认知。
而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一场“贸易战”“关税战”,它就一定会有所谓的输赢。在这个输赢之间,也分成了“日耳曼赢学”和“中必赢学”两派。两位都是非常理性的研究型学者,与此同时又都浸淫在这个舆论之中,对于这两派是怎么看的?
杨升:“中必赢”和“美必赢”都有一个相似的特质,什么东西说绝对了就容易出问题。“中必赢”和革命乐观主义还是有区别的,如果说我们要给“中必赢”一个定义的话,相当于是速胜论,觉得我们已经很好了,也不需要再去学什么东西了,甚至对于“海龟”人才也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最近有些企业家也受这种思想影响发表一些言论,这个等于说我们没有必要开放了,我们关起门来自己玩就挺好。
这种观点肯定是有市场的,尤其是在“战时状态”下,我们也需要用它来鼓舞士气。我们都知道调动民意的时候,肯定是越绝对、越有锋芒的说法,越有号召力的,这在哪里都一样。
但是我们的决策层和社会主流意识是有理性的,这是我们和美国的区别,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党的运作逻辑以及历史逻辑,知道那种玩法是不行的,而且我们坚定地坚持高质量开放,对于我们的发展阶段也有清晰的认知。从政策制定到认知外部世界,这套理性逻辑起到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这点我是放心的。
作为年轻人来讲,哪怕我们强大了,也要开眼看世界,我发现大部分朋友在认知一些事情的时候,是能够分清楚自信和自满的。至于所谓滑向民族主义,我觉得美国的危险要比中国大得多,因为美国的决策层在利用这种情绪,而且美国处于守成的一方,美国霸权正在走下坡路,自然它的焦虑和危机感会更强,会趁着还有优势的时候赶快自我保护,但又自视甚高,学习别人、承认他人成就的障碍会更大一些。
所以美国的情况跟我们是反过来的,我刚才在回答上一个问题时也说到,我们年轻人的整体画像比他们更有竞争力,而且更理性。当然,什么时候都会有极端保守和赢学派、速胜派,但整体不会有很大影响。
毛克疾: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对于我们中国的年轻人,还有对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非常有信心的。少数人的极端思想肯定会有,但是不要小看了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天安门城楼上一边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另一边写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至少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对这种民族沙文主义、对于这种宗教极端主义,从基因里就是抵抗的。
如果中美之间进行一场公平、公开的较量,我们一点都不怕他。如果比赛谁更开放,谁更能团结全球南方、团结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家,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论团结,我们比特朗普要有优势,而且我们的发展势能也好,产业基础也好,民族精神也好,我觉得都很适合去参与这一场全球竞争,而且最后是能赢的。
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应该用实事求是的办法,客观估计我们的胜率。其实一旦比较下就会发现,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诉诸一些很极端的思想。我觉得刚才杨老师说得就很好,美国的危险比我们大的多。因为他们要诉诸一些非常极端、非常愚蠢的东西,才有可能获得相同的胜率。我们诉诸于一些进步、开放的、智慧的东西就能赢,又何必去用那些最差的招数呢?
我一直都很乐观,但是我不觉得我是“中必赢”,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可以向他们学习。但是如果你跟MAGA说要向中国学习,他们听到会疯掉的呀:我为什么要跟中国学习?这就是我们和他们的不同。我觉得美国一直是我们的好老师,哪怕有一天真的在沙场上彼此弯弓日相向的时候,他们也还能是我们的老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我们可取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以一副跋扈的形象出现呢?
其实我们一直做得很好,包括前段时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软化,也是因为美债收益率上升,大家都在怀疑是不是中国人卖的,结果最后并不是中国人卖的,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是有大国信誉的,我们做很多事情还是有所顾忌的,美债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的资产。
有些时候,智慧体现在一种长期的、多次的、复杂的博弈里面。当然,如果以单次博弈来看,可能有人觉得我们的政策束缚太多,损失了很多有爽感的机会,但是长期看,这样是不是降低了我们的很多外交成本?降低了很多风险?
当然,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但我觉得我们其实可以稳扎稳打,用一种更开放、更进步、更有效率、更科学的办法,去战胜被迷信、被贪婪所迷惑的美国。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青年人能做些什么?
施洋:我们今天的对话也到了最后一个问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最后我们挑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也算是一种寄语吧,两位老师觉得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杨升:刚才听毛老师讲,我想到了一个画面,过年的时候看了电影《唐探1900》,里面有一个镜头是这样子的:主角在认清了美国的丑恶嘴脸后,把那张移民纸撕掉了,然后周润发演的那个角色又给贴起来还到他手里,他说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先拿好,学到了以后再说。
这句话放在1900年成立,放在今天依然成立。对于年轻人来讲,我觉得应该保持自信,学会拥有一个大国子民的心态,培养自己看世界的视野。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肯定是要关心的,但是也要从中国的视角,学会关心世界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同时要用中国的声音讲世界的事情,这个是我们特别欠缺的。
当世界上哪里发生了灾害或者说冲突,我们的话筒能不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我们打舆论战,就要塑造与自身相匹配的传播力或者话语权,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西方是怎么做的。发生在尼泊尔的地震,我第一个打开的网站居然是BBC;发生在缅甸的冲突,我从CNN、路透社等等获得的信息比中文媒体还要多,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塑造话语权?
所以说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同时也要保持谦卑,中国即便站到了世界舞台的最中央,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向全世界学习,不单单是向西方发达国家,还包括很多全球南方国家。可能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和色彩过于斑斓,我们了解自己就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要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就要关心世界。我的期许大概就是这些。
毛克疾:杨老师说得我其实挺心潮澎湃的。咱们也都算是同龄人,以及比我们更年轻的一些朋友,其实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我们的太爷爷那一辈,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才为我们赢得了这片红色的江山;我们的父辈是勒紧了裤腰带,靠剥削自己的劳动力,完成了资本和工业的积累。到了我们这代人,终于可以比较轻松地、用比较和平的方式参与这场伟大的复兴历程。
我觉得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也就是在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多波澜壮阔的事情,但是每个人把微观的事情做好,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无比波澜壮阔的图景。
你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热爱你的家庭,多生一两个娃,多买点东西,关键时刻多发出一些对社会公益、对这个国家有益的理性声音,其实就是作了很大的贡献。如果你有余力,也可以去多做一些事情。大家也知道我的本职工作不是做美国研究的,所以今天请我来讲美国,其实我是非专业人士。
杨升:下一期聊印度。
施洋:没关系,我们都知道美国看好印度。
杨升:毛老师一说印度,头就摇起来了。
毛克疾:我也知道观网的很多粉丝可能还是比较想念我的,因为每次在视频下面就会有人问。我跟大家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就是在中国从事中小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其实是一个极其有前途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小约翰可汗,他现在是中小国、微型国家研究第一人,在他说之前,很多国家在互联网上的知名度,就像特朗普口中的粪坑国家(shit hole)一样根本没人在意。如果放在以前,可能我们也不需要关注,但现在我们的全球属性越来越强,就不能不关注了。
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小国只需要关注大国,因为大国决定了小国的命运。但是如果你自以为是一个大国,或者说你的自我期许是一个大国,那你就必须关注小国,因为你在全球都有利益,不能指望其他大国会替你维护你的利益,所以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多研究一点这种大家平时不关注的国家?千万不要把眼睛只盯在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身上。如果大家对南亚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南亚研究通讯”。我们是一个志愿者平台,就是大家一起做这个东西。如果大家关注观察者网的话,也会看到经常转载我们的文章。
杨升:也欢迎观众朋友们关注我们的直播,欢迎毛老师来我们的直播节目聊印度,我很喜欢聊印度。
施洋:怎么商业互吹起来了,挺好。今天我们的对话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毛老师和杨老师。观众朋友们,我们下一次节目再见,拜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普京:我总有想揍人的冲动
2025-05-04 12:16 普京 -
巴大使:从常规到核武,将以一切力量回应印度“入侵”
2025-05-04 11:50 印巴冲突 -
巴菲特接班人是谁?
2025-05-04 10:42 -
金正恩视察重要坦克工厂
2025-05-04 10:19 朝鲜现状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2025-05-04 10: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2025-05-04 10:04 美国一梦 -
武契奇已出院,医生:他短期内将暂停日常工作
2025-05-04 08:43 -
特朗普提议派美军入境打击贩毒,墨西哥总统:拒绝
2025-05-04 08:30 特朗普 -
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2025年大选中获胜
2025-05-04 07:09 -
“如日方采取新的挑衅举动,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2025-05-03 22:52 中日关系 -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2025-05-03 22:21 乌克兰之殇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2025-05-03 21: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2025-05-03 20:02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2025-05-03 19:14 -
“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活动”
2025-05-03 18:48 钓鱼岛持久战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2025-05-03 18:45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2025-05-03 18:35 航空航天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2025-05-03 17:39 印巴冲突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2025-05-03 15: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