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网直播厅|青年谈(下):“美国正在犯错,我们为什么要提醒它?”
“贸易战”战鼓擂响,中美实力转换正加速重构世界版图:从东升西降的引力偏移,到科技长征的攻守易势;从产业链重组、货币暗战到文明话语权争夺,百年变局已化作你我指尖可感的时代脉冲。
在这堂由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课程里,青年一代能学到什么?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时,青年一代又能做些什么?
观察者网直播厅推出青年版,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毛克疾,资深媒体人、国际问题评论员杨升、观察者网主编施洋,共同分享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以及青年一代对中美认知的改变。
对话上篇已于5月1日刊载,本文为下篇。
【整理/观察者网 郭涵】
需要实力对战时,自然会分出输赢
施洋:我之前也听很多老师说过,有时候他们会惊讶于从所谓美国高端学府里出来的学者和智库,对中美之间的基本国情都不了解,甚至达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就只能说“美国赢赢赢”“中国都不行”。甚至《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和特朗普整个关税战都是基于这样一种严重的事实倒置。
其实我很好奇,美国学术界对于中国的基本情况、中美之间的整体状态和世界变化的认识,有没有长进或者改善?
毛克疾:我在这边接触到的学术界人士其实也算比较多了,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每个人在遇到一个很强大的对手时,首先想到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除非被完全战胜了,或者被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否则都会先给自己找个理由,比如,其实我还没有失败,是不是对方作弊了,或者说对方胜之不武,还是说对方运气好,对吧?
一开始我听到这种观点,还会稍微有一点情感的波澜。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国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还说我们邪恶,说我们违规,我就想跟他辩论一下。后来我想想,这有什么好辩论,赢了又怎么样呢?既然你们这么认为,那你们就继续这么认为下去呗,反正到最后需要用实力对战的时候,自然会分出输赢。如果美国人不能客观看待这个差距,那是你吃亏,不是我吃亏(your lost,not my lost)。你在犯错的时候,我为什么要提醒你呢?
施洋:毛老师这个状态的转变,有点像从初入互联网总想跟人辩论“你说的不对,应该是怎么样”,转变到了“行行行,好好好,你说的都对”的状态。这是不是说明您接触到的不少美国学术精英,还是和很多老师之前吐槽的那个样子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善?
毛克疾:客观地说,这个要分具体情况,毕竟哈佛大学是一个很大的学校,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我可以说几个原则,首先是跟市场接触越紧密的人,对中国的认识越客观,我听到的一些对中国很好的研究是在商学院或者工程学院。因为你要跟中国做生意,如果以错误的方式沟通或行动,亏钱的是自己,没有人会跟自己钱包过不去。
第二,我觉得年轻人会比年长的人好很多,可能他们想要维护意识形态光环的动机没有那么强烈,没有经历过冷战,对战胜另外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
第三,那种边缘的、不是专业科班出身的人,他们的成见可能会稍微少一些。我碰到过很多特别有名的人,甚至有一些经常来国内出席高端场合,但他在美国国内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又是另一套说辞。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挺多的。
当然,我感觉这些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做得好不好自有客观标准。所以我心态特别好,你们说什么我都听着,你想听什么我都可以跟你讲,我甚至还可以给你加点料。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毛克疾
杨升:我以前在英国留学过,环境差不多,但是时空背景不太一样。当时是2011-2016年,中国的GDP刚刚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属于刚刚被看到的阶段。
那个时候,西方讨论比较多的是中国崛起能够持续多久,中国模式到底是一个常态化现象,还是偶然现象?会不会在某一个节点突然就崩溃了?所以那个时候包括《经济学人》在内的这些西方媒体,包括西方的精英或者不了解中国的人,更多是从这个角度质疑中国。
现在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体量和美国越来越接近了。过去几年,无论是和外国的媒体同行还是和学者交流,他们基本上已经认定中美就是C罗和梅西了。
现在西方对中国的判断和认知,又转向了另外一个焦点:中国强大之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如果美国的霸权注定要衰落,中国注定要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们已经习惯美西方主导的这一套东西了,中国和美西方不一样,无论是集体主义,还是家庭观念,包括宗教信仰的差异,都太不一样了,他们就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这不是对国家利益冲突上的恐惧,而是来自生活方式的恐惧。因为美国强大后改变了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也自然而然地认为,中国强大了也会改变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
为了不改变,他们就只能对付中国,虽然他们知道中国也有发展的权利,但没办法,他们就是零和思维。于是这样的观点主导了现在的一些讨论,对中国的认知可能已经从质疑中国的发展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可持续的,到了中国的发展本质上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对外做舆论工作或者对外交流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工作已经从跟他们论述中国的发展到底有多成功、多扎实,转移到我们发展起来了,你会怎么样?美国能带给你的,我们能不能带给你?美国没法带给你的,我们能不能带给你?
或者他们会问,你说得这么好,听起来也很美妙,那你们能得到什么好处?美国是为了霸权,和世界分享了一些发展红利,顺带把我们全球化了,中国是为了什么?因为他们不太听得懂我们“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观,就会产生很多误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普京:我总有想揍人的冲动
2025-05-04 12:16 普京 -
巴大使:从常规到核武,将以一切力量回应印度“入侵”
2025-05-04 11:50 印巴冲突 -
巴菲特接班人是谁?
2025-05-04 10:42 -
金正恩视察重要坦克工厂
2025-05-04 10:19 朝鲜现状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2025-05-04 10: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2025-05-04 10:04 美国一梦 -
武契奇已出院,医生:他短期内将暂停日常工作
2025-05-04 08:43 -
特朗普提议派美军入境打击贩毒,墨西哥总统:拒绝
2025-05-04 08:30 特朗普 -
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2025年大选中获胜
2025-05-04 07:09 -
“如日方采取新的挑衅举动,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2025-05-03 22:52 中日关系 -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2025-05-03 22:21 乌克兰之殇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2025-05-03 21: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2025-05-03 20:02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2025-05-03 19:14 -
“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活动”
2025-05-03 18:48 钓鱼岛持久战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2025-05-03 18:45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2025-05-03 18:35 航空航天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2025-05-03 17:39 印巴冲突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2025-05-03 15: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3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3“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5“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