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民:以色列兼并巴勒斯坦领土的胃口会不会越来越大?这是停火的一大挑战
自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一方面,伊朗推行的对外战略对自身国力造成了影响,包括在巴列维王朝时期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成就(尽管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受到了严重削弱;另一方面是伊朗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由于主客观原因,包括同西方国家、地区国家的关系不和,导致自身陷入了一种比较孤立的处境。
伊朗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在地区层面,由于长期以来的输出革命政策,导致伊朗陷入了延续到今天的对抗性局面。这既给伊朗带来了部分收益,也令其深刻地卷入到许多国家的国内冲突乃至地区性冲突中,比如“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伊朗向叙利亚进行的渗透实际上激化了同以色列的矛盾。
以真主党为例,它是在黎巴嫩内战的混乱环境中出现的一支什叶派武装,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得到了伊朗的大力扶持。伊朗多年来投入了大量资源,从上世纪80、90年代每年上亿美元到如今大约有每年4、5亿美元,基于输出革命的理由去支持真主党,一方面寄希望于对方成为伊朗对外政策的代理人,另一方面也希望靠他们去发动类似伊朗那样的国内革命,在黎巴嫩实现掌权。
通过扶持代理人武装,伊朗确实拓展了对中东地区事务的影响力。然而,这些武装的力量终究有限,经过一年来的消耗,尤其是真主党和哈马斯武装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真主党目前更是面临一个相当严峻的处境。
民众前往以色列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附近抗议以军刺杀真主党武装领导人纳斯鲁拉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自1979年革命以来,美国长期遏制和制裁伊朗。2003年以后伊朗核危机发酵,美国带领西方施加的长期制裁,严重影响了伊朗的经济社会发展。伊朗国内面临的经济民生困难、通货膨胀等问题,都与长期以来遭受西方制裁有很大关系。2018年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又使伊朗好不容易与西方达成的协议以及解除制裁化为泡影,进一步影响了伊朗的发展。
回顾伊斯兰革命40年多年来,伊朗始终是孤立于世界体系之外,特别是受到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而这40年正是世界各国都在享受全球化发展红利的时期,所以这种不利处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伊朗的发展。
这轮10月1日对以色列本土发动打击后,如果伊朗真的选择下场与以色列直接冲突,它并不是完全没有对抗的资本。伊朗的综合国力和工业基础水平还是排在中东国家前列的,不过,作此选择显然会使国家的发展随着对抗升级陷入更严重的困境中。伊朗的选择是要么跟以色列一拼到底、破罐破摔,把有限的国力都投入到对抗当中;要么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以避免爆发大规模冲突为目标,减缓冲突对综合国力的损害。这是伊朗目前最大的两难。
结合世界历史来看,一国想要输出革命,把意识形态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外交的苏联和美国,最终都证明这条路线会严重损害国家利益。这次伊朗卷入新一轮巴以冲突,很大程度上就是自身长期输出革命这种战略选择的结果。
本质上说,巴以冲突长期以来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伊朗作为非直接当事方,完全可以尽量规避矛盾,走一条更多谋求内部发展、避免对外输出革命的道路,从而免于被卷入到各地的战火中。但由于长期输出革命的战略,导致伊朗从本来不是巴以冲突的当事方,如今成为了反以力量的一个领导者。
从现实的层面说,这一结果是否真的为伊朗所乐见,我认为是存在疑问的。而随着巴以冲突走到目前的地步,形势已经远远超出了伊朗输出革命政策所能够左右的地步。现在该如何控制冲突的走向,也不是伊朗一家能够决定的了。
观察者网:这一轮巴以冲突对全球治理、南北关系与大国合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哪些特点?对中东地区的外交局面又有哪些影响?
刘中民:结合当前的世界格局、国际体系乃至于中东地区事务的联系,巴以冲突持续一年来,突出反映了当前国际秩序所面临的困境。
从全球层面来看,这场冲突反映了全球治理层面的困境。围绕政治解决地区冲突这个话题,大国在联合国的层面无法达成一致。近一年来,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大国,以及美国本身,还有一批发展中国家,都从各自的考虑出发提出了一些决议,当然美国提出的很多决议是不具有公正性与合理性的。
但目前复杂的局面是,许多决议遭到了否决,近一年来联合国安理会围绕巴以问题形成的决议非常有限。就算是能够通过的决议,大多也是围绕非根本性的问题,比如人道救援、短期停火等。这反映了大国之间,特别是美国同其它大国之间围绕巴勒斯坦问题的矛盾,甚至西方国家内部就这个问题的矛盾也在加剧。
9月11日,以军轰炸加沙地带中部一所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运营的学校,造成6名联合国雇员死亡。央视截图
因此,巴勒斯坦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的一种复杂局面。在最近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世界处在非常不确定的趋势下,甚至越来越像“坐在火药桶上”,对两场冲突(乌克兰冲突与巴以冲突)所牵动的全球安全局势表达了深切担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出生率创新低,“不生孩子的该加税”
2024-10-06 13:27 -
“中国这一庞大建设覆盖率达9成,远超美国”
2024-10-06 12:55 观察者头条 -
美国白宫附近,一男子自焚
2024-10-06 11:12 美国政治 -
特朗普重返“未遂暗杀”事发地,马斯克登台助阵
2024-10-06 10:49 美国大选 -
凌晨突发!香港飞纽约航班紧急降落东京机场
2024-10-06 10:19 航空安全 -
内塔尼亚胡痛骂马克龙:可耻
2024-10-06 09:43 -
大众CEO最新表态:与其对华搞惩罚性关税,不如…
2024-10-06 08:38 观察者头条 -
“叙利亚已申请加入金砖”
2024-10-06 08:22 金砖国家 -
习近平同金正恩就中朝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4-10-06 08:06 中国外交 -
新西兰海军一艘支援船搁浅
2024-10-06 07:11 -
“把中国人赶回国!”这则谣言遭日本警方数据“打脸”
2024-10-05 23:44 中日关系 -
“以军10月7日前后将扩大行动,包括对伊朗的报复”
2024-10-05 23:20 巴以恩仇录 -
拜登向习近平致国庆贺电
2024-10-05 21:05 中美关系 -
“拖欠工资、卸磨杀驴!”美特勤局面临20年来最严重人员流失危机
2024-10-05 20:43 美国一梦 -
以军首次袭击黎巴嫩北部,超20万人逃往叙利亚避难
2024-10-05 19:59 巴以恩仇录 -
他还在拱火!“以色列应该攻击伊朗核设施”
2024-10-05 19:41 美国政治 -
伊朗外长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2024-10-05 17:58 伊朗局势 -
纳斯鲁拉“潜在继任者”失联,以军称已身亡
2024-10-05 17:10 -
“感谢中国朋友,让人仿佛置身瑞士”
2024-10-05 14:58 观察者头条 -
美军方才反思:增兵中东是遏制战争,还是煽风点火?
2024-10-05 13:47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7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