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韦诺:香港不能且不应“去殖民化”?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韦诺】
自修例风波发生以来,有关香港“去殖民化”的议题再度兴起。新华社、《人民日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及海外网先后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香港教育至今还没有进行“去殖民化”。
为何香港“去殖民化”会出问题?《环球时报》一篇题为《去殖民化,香港为何没做到位?》的评论文章认为,“由于反对派有心部署,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干预,所以香港才没有做到‘去殖民化’”。
与《环球时报》的说法不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陈端洪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香港之所以难以进行“去殖民化”,原因在于“一国两制”本身与“去殖民化”存在悖论。
陈教授认为,既然“一国两制”本身要保持很多“不变”,包括保持原有的(即殖民时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及生活方式,以及原有的法律亦得以保留,就意味着“很难真正地去殖民地化”。换言之,“一国两制”看似成为了香港“去殖民化”的最大障碍。因此,陈教授认同“从一开始,在香港去殖民地化就是不现实的”。
类似的说法并不罕见。早于2015年,民建联创党主席、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回应前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有关“香港未依法‘去殖民化’”的言论时曾表示:
“有说法指要‘依法’去殖,但基本法里似乎找不到很多去殖的规定。事实上,基本法的主要精神,是保证香港回归中国后,原有的(即殖民管治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所以其中的条文,规定不变的多,说要变的少。”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在著作《“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中亦曾提到:
“在维持现状和稳定香港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的大纛下,‘一国两制’没有‘去殖民化’的计划,基本上没有意图要在回归后改变香港人的思想心态。”
倾向反对派的青年学者沈旭晖同样认为:
“其实英国殖民者引进的制度设计和文化,与香港本土社会发展深刻交织,早已无分你我,所谓‘去殖民化’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将港英时代的一切文化制度设计统统抛掉;何况其中不少有益的特质,已经内化到香港自身文化当中。”
换言之,沈旭晖认为香港不能进行“去殖民化”,亦不应进行“去殖民化”。
“殖民”与“去殖民化”的定义
首先,“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是个模糊的概念,可译作“非殖民化”、“解殖”、“脱殖”、“后殖民”等。
要理解“去殖民化”,先要搞清楚何谓“殖民”。所谓“殖民”,是指外国对本来不属于它的地方进行统治,其症结在于殖民者牢牢控制核心的政治经济权力,一切以宗主国的利益为首。
当结束殖民统治、殖民地的地位改变后,很多被殖民主义扭曲所形成的问题,不会因为殖民统治结束而自然消失,包括以殖民者为效忠对象,以及崇尚宗主国的文明及价值观。
拉丁美洲学者曾提出“殖民性”(coloniality)概念,即相信“先进”的欧洲殖民者为“野蛮”的殖民地带来现代化。在“后殖民”时代,必须要有措施来清理殖民主义遗害,即进行“去殖民化”。换言之,结束殖民统治只是“去殖民化”的开始而非终结。
“去殖民化”的实例
以新加坡作为个案。新加坡的“去殖民化”措施主要分为“硬性”及 “软性”两方面,来清理“后殖民”时代残余的殖民思想。
“硬性”方面,新加坡政府“继承”了英治时期的公务员系统。当时的高级公务员认同英国政府及其政治目标,心理上仍然效忠英国,经常直接顶撞政治领导人。因此,新加坡政府对公共部门进行“去殖民化”改造。
新加坡(资料图来源:见水印)
首先是换人,透过用丰厚补偿金换取大部分外来公务员离职,以及清除不合格的外来公务员,将所有重要职位转到经过严格选拔的本地人才手中。
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设立政治研究中心,对高级公务员重新进行政治培训,以消除公务员的殖民心态。新加坡政府要求公务员要对执政党及其目标保持绝对忠诚,否则卷铺盖走人;并且改变公务员的思维,要求公务员认识自己的政治使命,他们不再服务于殖民者的统治需要,而是为新加坡人民服务,他们需要改变狭隘的管治思维,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需要。
“软性” 方面,新加坡政府以形塑国族认同为首要任务。
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学校每早举行升旗礼、唱国歌、诵读《国民信约》,向学生灌输国家意识、责任感及归属感。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透过推行国民服役制度(National Service),培养青年的国家意识及国民效忠意识。
1997年,新加坡政府在学校逐步推行国民教育,以提升学生与国家之间的凝聚力,培养他们生存的本能及对未来的信心。根据新加坡政府的资料,国民教育的重点是:建立青年人作为新加坡国民的身份认同、自豪感和自尊;让青年人认识新加坡的故事;令青年人明白新加坡面对的独有挑战、限制和弱点;及向青年人灌输新加坡维系成功与福祉所基于的生活方式及坚定精神等核心价值。
在语文政策方面,英国殖民者用英文教育取代母语教育,以法律及行政手段打压本地人的母语生存空间,达至民族分化的目的。建国后,新加坡政府取消歧视母语的政策,将英文、中文、马来语及泰米尔语列为官方语言,四语平等,制定内容统一的教科书、课程标准、考试制度及资格文凭。
1966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双语政策,决心将语文政策作为建构核心价值及社会共识的工具。在双语政策下,学校教授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并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其他三种官方语言为主要族群的母语,学校则教授该等语言为第二语言。所有学生须按其种族学习一种母语。
双语政策的初衷是以英文为谋生工具,维持新加坡在各个专业的优势;母语则保留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以此坚持多元民族政策,各民族在语言、宗教及教育上维持平等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与香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不能同一而论。新加坡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而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国家对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政策。因此,新加坡的例子只能用作参考,让我们理解“去殖民化”的原理,而推行“去殖民化”的措施及过程不能生硬地套用在香港之上。
- 原标题:梁韦诺:香港不能且不应“去殖民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国家卫健委:新增13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0-10-17 08: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又一国产疫苗公布试验结果:对老年人同样安全有效
2020-10-16 23: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成都:已成立联合工作组
2020-10-16 22:57 -
青岛1089万份核酸检测全部完成,结果均为阴性
2020-10-16 22: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台办:所谓“149例台胞在大陆失踪”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
2020-10-16 20:53 两岸关系 -
武汉送菜人获评联合国“粮食英雄”,封城时曾一日送菜3万余份
2020-10-16 20: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天天学习丨一句古诗 道出特区奇迹背后的真谛
2020-10-16 20:1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第1视点|习近平: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2020-10-16 20: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台军:解放军军机昨晚、今早进入台湾西南空域
2020-10-16 19:34 两岸关系 -
印媒播出“台独”专访,我使馆: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底线
2020-10-16 19:24 龙象之间 -
美企试图垄断在华市场,上海开出2437.8万元罚单
2020-10-16 19:13 产业万象 -
成都大学:全校师生深感震惊和哀痛
2020-10-16 18:56 -
陈同佳出狱将满一年,民进党当局仍拒绝他赴台投案
2020-10-16 17:58 台湾 -
中国十万亩海水稻完成产量测评 平均亩产超千斤
2020-10-16 17:43 -
中央政治局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2020-10-16 17:32 西南城事 -
大雪封山前,高原边防部队一批新型保温菜窖建成使用
2020-10-16 17:26 -
时政微纪录丨让历史告诉未来
2020-10-16 17: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联播+丨习近平广东行的小瞬间与大画面
2020-10-16 17: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确保粮食安全,习近平把这几大问题谈透了
2020-10-16 17: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又一发长征五号火箭运至海南
2020-10-16 15:52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8“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32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84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1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