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婷:返乡创业十年,成为“被透支”的小镇青年?
最后更新: 2022-02-18 11:48:18问题是,这种看似具有“投资”属性的消费升级不仅会增加小镇青年的消费负担,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小镇青年也可能在消费升级中沉沦和迷失自我。
比如,阿远表哥的初中同学,在本地是说得上话的“社会精英”,早年在东莞等地开办赌场挣了些钱,在家乡养猪业兴起之后,也开始返乡做起了饲料经销商。在同学的带领下,阿远表哥加入到了他同学的圈子。
此后,为了维系圈子,不仅要和圈子内的人走人情,送的人情钱还要够多。为了减轻负担,也不得不办一些原本不会办的酒席,虽收回了一些人情,伴随而来的是酒席消费的增加。此外,与圈子内的人一起去泡脚和K歌等活动也变得频繁,时间久了,他甚至开始喜欢上这种娱乐活动。比较极端的情况是,在车贷都快还不上的情况下还往洗浴中心的卡里充了1000元。
第三,收入激增与激情消费。
对于养猪户而言,要么长时间完全没有收入,要么短时间内收入激增。而养猪户可能会因为收入激增而激情消费或冲动消费,比如换一辆更好的车或是换新的手机等。此外,收入的不确定也会强化消费的盲目性,使消费变得无节制、无计划。
第四,赊账经济与消费能力的虚假提升。
在地方社会中,赊账成为常态。在地方社会市场高度内卷,消费者有赊账需求的情况下,赊账成为了地方社会商业经营主体招揽生意的重要手段。超市经营者、饭店、建筑材料和电器销售者等群体,每年年底的首要任务就是收账。
为了补偿赊账和收账的不确定性,销售者会适度地提价以增加利润,其本质是利息。而对于创业的小镇青年而言,为了保证自身有更多的灵活资金可支配,如果能赊账,会尽量赊账,也会选择对赊账消费的适度提价采取包容的态度。
赊账常态化,看起来提升了小镇青年的消费能力,实际上这一能力却具有虚假性。因为赊账争取到的灵活资金,并没有被小镇青年完全投入到生产中,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更高层级且无法赊账的消费中。
第五,代际支持与消费升级的基本保障。
长期赊账不还,最终会导致小镇青年在地方社会的“信用破产”。长时间来看,仅仅依靠赊账难以维系不断的消费升级,甚至使得他们连保障家庭基本运转也并不容易。
作为一代农民工的父代给予小镇青年的“支持”,成为了小镇青年家庭运转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支撑。事实上,很多小镇青年“无所作为”的创业期大多与父代务工的黄金期相重合。
无论是阿远还是阿远的表哥、姐夫,都从父代得到了大量支持。事实上,他们的父代甚至比他们挣得多。
比如,阿远表哥的父亲曾常年在工地打工,每年大概能有六万左右的收入。省吃俭用的情况下,母亲在家务农的收入维持两口子的开支没有问题,父亲外出打工的收入基本上都能够存下来。2003年外出务工至今,父母两个人有近40万元的存款,再加上经营一片经济林,十多年下来,也卖了十多万。而这些钱大多用于支持儿女买房、买车和养孩子等,手中的存款已剩不多。
第六,赣中山区的生活主义。
在河南调研发现,虽然同样是养猪,养殖户却并没有像赣中地区的小镇青年一样,不断进行消费升级,生产和消费的倒挂没有那么严重。
这与南北方的生活方式差异有一定关系。南方山区物产丰富,人们的危机意识较弱,遵循“重消费轻积累”的生活主义。而北方平原地区,物产相对贫瘠,受干旱等灾害的影响较严重,有较强的危机意识,遵循“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
此外,河南地区农村家庭间“发展竞争”激烈,消费升级主要集中在购房这类发展属性较强的消费上,纯享受消费比如服装和饮食的升级不具有合理性,会面临村庄社会舆论压力,因此消费升级更加节制。而赣中山区的消费竞争是弥散的,对于农民而言,享受生活和发展都被视为“有面子”的行为,消费升级也更加弥散和全面,缺乏节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2022-02-18 10:59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新党主席吴成典一行抵京,将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闭幕式
2022-02-18 10:45 两岸关系 -
为啥在韩国选手擦领奖台后跳上台?高亭宇:让他们老实点听咱国歌
2022-02-18 10:42 北京冬奥会 -
一人自香港非法越境抵沪后确诊,已被立案侦查
2022-02-18 09: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40例
2022-02-18 09: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内地专家组抵港,林郑赴深圳湾口岸迎接
2022-02-18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启动,涉及58个品种
2022-02-18 08:58 医疗改革 -
辽宁昨日新增9例本土确诊病例,为葫芦岛市报告
2022-02-18 08: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冬奥组委:闭幕式将继续保持开幕式简约的风格
2022-02-18 06:51 北京冬奥会 -
日媒称一日本男性去年在上海被拘押,外交部回应
2022-02-17 20:18 日本 -
韩正: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2022-02-17 19:24 食品安全 -
鸭也没了,台网民无语:接下来是要吃树皮?
2022-02-17 19:07 台湾 -
山东菏泽下调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
2022-02-17 17:50 中国房市 -
江西教师汪康夫申诉强奸案40余年,最高检驳回申诉
2022-02-17 17:30 -
受贿1.58亿,检举他人立功,马明一审被判无期
2022-02-17 17:29 廉政风暴 -
苏州新增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2022-02-17 17: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单日新增确诊6116例,再次刷新记录
2022-02-17 17:19 香港 -
港媒:香港下月拟对750万市民开展全民核酸检测
2022-02-17 17: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发补贴“催生”二孩三孩,专家:政策效果要3年才能显现
2022-02-17 16:46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