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婷:肉价攀升,为什么养猪反而成了一场豪赌?
最后更新: 2019-09-03 07:47:24二、为什么说原来养猪靠力气,现在养猪靠运气?
养猪变成一场豪赌,是不是仅仅因为非洲猪瘟呢?事实上,撇开非洲猪瘟的影响,现下养猪本身“赌一把”的色彩就很浓。用养殖户的话来说,“原来养猪赚钱主要靠力气,现在养猪赚钱主要靠运气”。
在和养殖户进一步访谈之后,笔者发现这里面有两层内涵。第一,现在养猪业对于养殖户来说,不确定性强,风险大,养猪赚钱主要靠运气。第二,原来养殖户可以靠“力气”,也就是说可以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利用自己的劳动(部分地)消解养殖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现在不行了,或者说这一空间越来越小了。
在讨论着两个问题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笔者家乡养猪模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
2008年以前养猪户以散养户为主,农民在自家房前屋后或者房屋旁边搭建猪圈养猪。这一时期,几乎每个农民家庭都会养上2-10头猪,规模不大。最多的也就20头左右,其中包括一两头母猪。乡镇边上交通较为便利的农村零星有几个50-100头的养猪场。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养猪只是他们利用自己的剩余劳动力从事的副业之一,养猪所得在农民收入占很小的一部分。
2008年到2017年,养猪户多是兼业养殖户。这一时期,养殖户在自家的荒山自建一个养猪场,养上300-500头猪。大多数养殖户以农业和养殖业为自己的主业。也就是说,除了养猪以外,大多数养殖户还从事农业生产。一些有条件在养猪场修建鱼塘的农户,通过养鱼来贴补家用。养殖收入和农业收入都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只是偏重于前者。
2017年以后,兼业养殖户成为了纯养殖户或者说专业养殖户。迫于环保的压力,在政府的主导下,笔者的家乡很多猪圈被拆除,大部分兼业养殖户失去了在本乡本土养猪的机会,转移到本省其他市、甚至是其他省养猪。他们租专业化的(有污水处理设备的)猪栏,成为了纯养殖户。成为了纯养殖户之后,养殖户失去了兼业收入,养猪收入成为了农民的“唯一”收入。为了保证单个劳动力的所得,他们不得不扩大养殖规模。一户一批次养殖600-1000头的情况很普遍。
农户自家的散养猪。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为什么对于养殖户来说,现在养猪赚钱靠运气?
对于养殖户来说,养猪业是一个具有较高不确定性、风险较高的行业,这与猪肉这一商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小有关,与养猪业的低门槛和周期性危机有关,与专业化养殖模式下养殖户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有关。
(1)猪肉这一商品的需求弹性小
猪肉需求弹性小是指人们根据价格的变动调整猪肉需求的幅度小。猪肉的需求弹性小,具体表现为猪价涨得厉害,猪肉的需求也依旧坚挺,猪价跌得厉害,猪肉需求的增长也并不明显。
猪肉这一商品之所以需求弹性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猪肉是大部分中国人餐桌上除了主食以外最重要的一种食物。
第二,中国人多地少,养猪所需的地块面积小,比养牛羊更加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再加上长期的猪肉使用的习惯,这些降低了猪肉的可替代性。
第三,猪肉在人们的消费支出中占比较小。
第四,猪肉是“快消品”(商品使用消耗过程较短的商品)。在这些因素的总和影响下,猪肉这一商品需求弹性非常小,消费者根据价格变动调整自己的需求的可能性小。
猪肉需求弹性小,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猪肉供给端小幅度的波动,终端价格有可能会产生剧烈变化。一方面,猪肉供给小幅度增长,可能带来猪肉价格较大幅度下跌;另一方面,猪肉供给小幅度的减少,可能会带来猪肉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在2007年,中国生猪供给减少8%,猪肉价格便上涨了65%左右;2011年,中国生猪供给减少0.5%,猪肉价格上涨了46%左右;2016年,生猪供给减少3.3%,猪价却上涨了22%”[注: http://www.pig66.com/2019/145_0428/17897780.html]。
(2)猪肉这一商品的供给弹性小
供给弹性小是指生产者根据价格快速调整产量的空间小。我们知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生产周期短、生产技术设备简单、投资少、产量增加比成本增加快的商品,供给弹性都比较大。但是猪肉这一商品则恰恰相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猪肉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我们可以从猪肉的两个阶段来看这一问题。
一个阶段是猪是活体的阶段,即出栏前。在出栏前,猪是生命体,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比如天气和疾病等都会影响其生长。2018年下半年南方下雨多,对幼猪的生长影响就很大,尤其是一些底子不好,容易生病的幼猪。“口蹄疫”(俗语五号病)和非洲猪瘟这一类疾病对于猪的生产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另一个阶段是猪被宰杀之后的那个阶段。在猪被宰杀之后,猪肉的食用方式一般以鲜食为主,鲜肉的消费周期非常短。也有人会说,我们可以加工猪肉,来延长猪肉的消费周期,从而改变其供给弹性,比如通过冷冻和发酵等方式,改变其食用方式,以达到延长其消费周期的目标,从而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但猪肉由微生物组成,即使猪没有了生命,猪肉本身还有“生命”。相对于钢铁等没有“生命”的商品,有“生命”的猪肉保质期较短,保存成本高。通过这一方式来改变其供给弹性的空间有限。
第二,生产周期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杂交技术改良品种,使用浓缩饲料之后,猪肉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即使如此,目前一头基本健康的猪从30斤到300斤出栏,至少要五个月,比大部分工业产品的生产周期要长得多。
第三,生产技术设备不简单,投资大。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逐渐专业化,且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养猪业所需要的生产技术设备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资本越来越多。从散养到规模养殖,从人工养殖到工业化养殖,养猪业已经从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变成了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目前一个基本符合环保标准,能够养2000多头的猪场,投入达到200多万。前面已经提到过,一头猪的成本已经达到2000元左右,而且这还没算养殖户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投入也会影响生产者对于产量增减的调控能力。
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下,猪肉的供给弹性比很多商品要小,意味着养殖户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调整供给量的能力弱。也就是说,即使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也很难快速增加生产量,反之亦是如此。而且由于生产周期长,养殖户在价格高峰期补栏,价格可能有已经跌下去了。需求弹性小和供给弹性小,在两者共同影响下,供需之间的平衡难度大,增加了养猪获得收益的不确定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小婷 
-
王毅晤李勇浩:办好中朝建交70周年活动
2019-09-03 07:12 朝鲜现状 -
美国加州一潜水支援船着火:34乘客失踪5船员获救
2019-09-02 23:02 -
湖北恩施通报“小学伤人事件”:学生8死2伤
2019-09-02 23:02 -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李强今天赴嘉定调研上汽大众MEB等项目企业
2019-09-02 22:42 上海观察 -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职业教育在关怀中演绎精彩故事
2019-09-02 22: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副总理胡春华四川实地督导生猪稳产保供
2019-09-02 21:33 食品安全 -
美对华3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商务部:在WTO起诉
2019-09-02 21:09 中美关系 -
长沙原副市长李晓宏被双开:生活糜烂 追求个人享乐
2019-09-02 21:00 廉政风暴 -
冈本中国供应商回应“假避孕套”事件:绝不姑息
2019-09-02 20:46 -
徐州警方:一女子在苏宁广场坠楼死亡,排除刑事案件嫌疑
2019-09-02 20:37 -
7个算命“大V”团伙落网: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
2019-09-02 20:17 -
港中大罢课现场,内地学生高举护照:你们不配做大学生
2019-09-02 19:55 香港 -
绝了!消防员从快递柜里“取”出了一个熊孩子…
2019-09-02 19:34 中国雷人秀 -
-
9岁男孩飞机上突发过敏,巧遇钟南山院士亲自问诊
2019-09-02 19:28 暖心闻 -
关于香港乱局,这位港媒大佬有话说
2019-09-02 19:20 香港 -
交通运输部:9月起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车辆免费通行
2019-09-02 19:19 食品安全 -
“展昭”怒骂周柏豪:两面人真可怜!
2019-09-02 19:02 香港 -
中美经贸磋商是否有变?外交部回应
2019-09-02 18:52 中美关系 -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沉舰遗址找到了!
2019-09-02 18:50 再逢甲午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