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应对特朗普对华关税战,要把中国周边打造成“稳定岛”
4月14-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年内首次出访,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后首访周边国家。
针对此次出访,以及此前在4月8日至9日举行的首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观察者网连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教授,请他分析我国周边外交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中央周边工作会议4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我们都知道当前特朗普政府出台的诸多新政再次搅动本就动荡的国际秩序、地缘政治和经贸体系,中美等大国关系变动是关键,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举办一场针对周边工作的会议,意在何处?您怎么看此次会议释放的核心信息?
金灿荣:这次周边工作会议正是在美国肆意发动关税战导致全球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举行的,规格非常高,可以看出我们也希望进一步提高周边工作在我国全球战略中的位置。
中央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总结周边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制定规划奠定基础,使周边工作迈上新台阶。
4月8日-9日看,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曾多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此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尚属首次。这是否意味着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侧重点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转向?会议中提到“要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我们该怎么看待大国外交与周边外交之间的相互联动性?
金灿荣: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离近邻”。事实上,任何国家都必须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既是一项历史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基本国策。只不过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势力强大且对非西方国家进行广泛干预,所以国际格局相比古代更为复杂。现代国家除了需要注重周边关系外,还必须发展与其他区域国家的联系。但从常识出发,周边关系始终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我们一直强调全方位外交格局,提出“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只不过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以来,我国外交布局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
长期以来,大国关系始终被置于较高优先级,尤其是中美关系,有段时间国内外交界曾提出“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的说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周边外交的地位稳步上升,但不可否认,中美关系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当前,中美双方正逐渐进入直接对抗的状态。这一僵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牵连了中国与欧洲、日本、印度等国的关系,使得大国关系整体陷入僵局,进展均十分有限。
而且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习惯搞单边主义、不喜欢多边主义,他对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组织的态度也使这些平台被边缘化。所以之前提到的全方位外交的四个板块,除了大国关系处于僵局外,多边外交舞台也正面临边缘化的风险。我们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虽然依然重要,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多地讨论全球南方问题,但其相对重要性并未显著上升。
所以在大国关系陷入僵局,尤其是中美关系进入直接对抗状态的背景下,周边关系的重要性上升得最为明显,积极发展和维护好周边关系便具有了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只不过我国外交政策和内政政策一样,其调整都是一个逐步、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与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截然不同的外交风格形成对比,后者在某些时期可能会出现较为剧烈的变化,例如,美国在特朗普与拜登时期,其外交风格便截然不同,政策变化较大且延续性较差。
从战略角度来看,由于周边外交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未来也必然会有巩固周边关系、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举措出台。但这种举措不会表现出戏剧性,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摸索、稳步形成的。
因此,不应指望在某个会议结束后,中国会立刻推出全新、彻底改变现有局面的周边外交举措。中国外交的风格是立足于原有政策基础,逐步加大资源投入,不断探索更多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从而实现一个渐变的过程。
特朗普滥签行政令,向全球发起关税战
观察者网:就在这次工作会议后,4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并将于4月15日至18日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年内首次出访,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后首访周边国家。您认为习近平主席今年年度首访这三个国家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呢?
金灿荣:在中国大国外交进展十分有限的背景下,突出周边外交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召开此次周边工作会议的原因所在。会议召开后我们已看到,习近平主席将从本月14日到18日开始,陆续对越南、柬埔寨与马来西亚进行访问,这正是将重视周边外交工作落到实处。
我注意到新华社在周边工作会议的报道中提出了中国外交一项经验,那就是“元首外交”对中国外交起到了带动作用。习近平主席对东南亚三个国家的访问无疑是一种典型的元首外交。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周边外交将继续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其意义在于:在中美关税争端进入对决阶段,甚至可能扩展到更多领域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既能做好国内工作,又能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就能在中美战略博弈中保持我国的稳固地位。只要我们能稳定根基,就可以为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借力点。
今年习近平主席出访的首站选择这三个东南亚国家,都有其深刻原因。首先,越南在东盟十国中较为特殊,其政治体制与我国相似,同样由共产党领导,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斯大林模式和历史上东欧国家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区别,是一种独特的共产主义国家发展模式。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迅速,西方国家也在试图拉拢越南。对中国来说,越南在意识形态共性和地缘政治上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出访越南顺理成章。
柬埔寨自西哈努克亲王时代以来,都与我国关系十分友好。网民有时喜欢将巴基斯坦称为“巴铁”,其实,我国与柬埔寨的关系也颇具“铁杆”意味。此次访问柬埔寨具有正常性和必要性,且两国之间存在许多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如中国帮助开发的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另外,我国还在协助推动柬埔寨建设改变国家命运的重大工程——德崇扶南运河,柬埔寨此前虽然有湄公河流经国土,但是没有出海口。该工程的建成将使柬埔寨拥有自主出海口,从而摆脱被越南“卡脖子”的局面。
而马来西亚作为老东盟六国成员之一和创始成员国,在东盟扩展至十国前被普遍认为是东盟中较为重要的三个国家之一(此外还有印尼和新加坡)。尤其在马哈蒂尔执政时期,马来西亚更是被视为东盟的代言人。
今年马来西亚正值东盟轮值主席国之际,我国需要加强与马来西亚合作以推进和巩固与东盟的进一步对话。在当前马来西亚整体经济形势比较良好的背景下,此次出访马来西亚对于巩固与老东盟六国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12.0%,远超整体5.9%的增长水平
观察者网:全球层面,最重要的趋势性事件是俄乌战争可能引发的国际秩序转型,以及美国对华围堵牵动的国际力量变化,但是在这些大气候下,地区小环境也在变,同时也在反作用于大环境,您能否总结一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周边关系/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和特征?以及对未来可能的一些关键变动做些预判,哪几个方向特别值得注意?
金灿荣:当今世界正处在种种变乱交织的局面中。3月7日上午,王毅外长在答记者问时就世界局势作出总结,说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各国尤其是大国作出何种抉择,将决定时代走向、影响世界格局。从更宏大的角度概括,那就是当前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且这一变局正在加速演进。
具体而言,俄乌战争成为二战结束以来欧洲最惨痛的战争,此外,还有巴以冲突、苏丹内战、海地动乱以及新一轮的各类冲突,使得全球局势极为不平静。大国关系也非常紧张,美国通过全方位围堵中国,印度也对中国的崛起持抵制态度。
而在其他方面,不确定性也很明显。比如现在世界经济极不稳定、波动剧烈;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究竟会造福人类还是威胁人类并无定数;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等等。
在如此动荡的世界格局中,中国依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也是王毅外长强调的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了宝贵的稳定性。我们还要强调一下,虽然现在欧洲、非洲、中东、西亚都有战争,但是中国周边矛盾控制得还挺好,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实际上,除了中东地区,以中国为中心,环绕中国的亚洲地区其实比较稳定。从地理上,我们可以把周围分成四个次区域,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次级区域相较于欧洲、非洲和中东都表现出更多稳定性。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周边也存在诸多矛盾和安全隐患:包括朝鲜半岛危机、台海冲突风险、南海争端、中印边界对抗以及印巴对抗等;同时由于各国治理能力差异,部分国家面临内战风险(如缅甸当前的局势)和发展极不均衡等问题。
纵观过去几十年,我们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的成就非常显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自身稳健发展,还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稳定作用,有效遏制了外部势力在周边制造动荡。
这次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亚洲价值观”及“亚洲安全模式”这两个概念,非常符合现在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现实情况。从历史看,中国周边国家普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力图实现稳定与繁荣,这也是周围各国一个非常好的特点。这也意味着在维护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安全稳定方面,亚洲国家有一些特殊办法。
总体而言,尽管全球问题繁多、局势极其复杂,但中国及其周边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在下一个阶段,中国周边既是一块难得的“稳定岛”,又会拥有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不仅将很有希望,并且会在未来表现出特别的价值。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
韩国民调:总统人选支持率李在明48.8%领跑
2025-04-14 10:42 三八线之南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2025-04-14 10:34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2025-04-14 10: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2025-04-14 09:48 美国一梦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2025-04-14 09:1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2025-04-14 08:49 伊朗局势 -
世博会中国馆开馆,我大使: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2025-04-14 08:47 -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5-04-14 07:06 -
胡塞武装称向以色列境内发射弹道导弹
2025-04-14 06:56 -
美宾州州长官邸遭纵火,嫌疑人被拘
2025-04-14 06:35 美国一梦 -
美商务部长称:电子产品将归入新的“半导体关税”,一两个月内实施
2025-04-13 23:2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2025-04-13 23: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周一公布半导体关税的详细信息
2025-04-13 20:3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2025-04-13 19: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方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商务部回应
2025-04-13 19:1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欧团队就电动车谈判开始接触
2025-04-13 18:05 -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开馆
2025-04-13 16:29 日本 -
中方正在和更多国家共同应对美滥施关税
2025-04-13 15:57 -
武契奇:“颜色革命”已结束
2025-04-13 15:3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113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47“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5“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0“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