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如何准确认识中国的国力?
最后更新: 2022-10-24 07:37:26【导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于8月24日在人大重阳进行主题为“中国外交这十年”的讲座,本文为讲座实录第二部分。
【文/金灿荣】
4.为什么会遇到目前这样一些外部挑战?
我理解有如下几点。
第一,新中国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有一些东西就要变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讲,新中国历史大致分三个阶段,“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毛主席那个时代主要是解决“站起来”的问题,应该讲解决得很好。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这一战打完没有国家想侵略我们了,这是和平红利。以前老有国家惦记着侵略你,八国联军、日本、沙俄,现在没有人侵略你了,中国志愿军太英勇,打得太好了。后面还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
毛主席很好地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还解决了“两弹一星”和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基本工业体系是毛主席时期建成的。先学苏联得到了156个大项目,我认为这是人类工业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转移,一下子奠定了工业基础。毛主席晚年打开了与美国的和解,1972年请尼克松来,由于尼克松访华,中美和解才有可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先学苏联,后来和苏联闹翻了又学美国。
1972年尼克松访华(资料图)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批准的“四三方案”,从国际上筹措43亿美元,引进26个项目。11个项目是化纤,解决了中国人穿衣的问题,这11个项目相当于10亿亩棉花;15个项目是化肥,有了化肥才有粮食增产,吃饭穿衣解决了。
先是工业基础和“两弹一星”,有了一个强壮的骨骼,有手段,人家不能侵略你。然后解决了吃饭穿衣,然后才能安心地改革开放。第一个阶段站起来,毛主席时代解决得很好。
第二个阶段小平时代“富起来”,包括江主席、胡主席时代。现在看“富起来”做得还是可以的,现在中国经济在全球是名义GDP第二,实际按照购买力平价GDP第一了。
到了习主席时代,自然到了第三阶段“强起来”。就像人不同的生理期有不同的心态一样,到了强起来的阶段中国人肯定就变了,还要按照富起来的时代搞外交肯定不行,到一定的时候肯定要变。
而且到了强起来时代中国网络也有了,网络时代来了以后,很多外交神秘主义就没了。以前外交很喜欢搞神秘主义,这个事你不知道,你没有发言资格。但网民有发言资格,想说就说,凭什么你垄断,你有那点信息就比我高级了?当然他不服。所以网络摧毁一切的权威,包括外交权威。
总之,我国发展到强起来的阶段,人们的心态、利益、结构都不同了,这时候外交肯定得变。很多知识分子很喜欢刻舟求剑,永远把他年轻时学到的那几个概念用一辈子,这很可笑。说轻了这是王明主义,会害人的。
我们到强起来的阶段了,到新的历史阶段了,到这个阶段社会必定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到强起来的阶段就不能还是按照富起来阶段,一切以赚钱为中心,外交上有时候忍受屈辱。现在我们有五亿中产阶级了。过去我们的经济主体是打工妹、打工仔,一个月收入五百元的时候外交肯定是一个情况;现在中产阶级收入都在一万以上,家庭资产都有相当比例,他不受委屈的。
随着强起来,海外利益扩展,于是,保护海外利益这一客观需求就起来了。当然我们也不回避外交政策调整肯定跟领导人风格有关。
第二,客观的情况是世界进入百年变局了,各个国家都在变化,整个世界也在变化。如果你还墨守成规,抱着教条不变还训人家,这是不行的。
中国有一帮知识分子越来越迂腐,甚至有点傻。事实变了,他却墨守成规,还觉得特高明,这是不行的,得改。
第三,有些东西是人家逼着我们改的。
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态度变了,中国崛起是事实,但他们拒绝承认这个事实,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这几年大家都在引用一段话,2013年奥巴马总统和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讲,如果中国和印度都过上西方这样的好日子,世界就完蛋了。这段话传得很广。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现在出现很多问题,根本原因是中国真崛起了,美国真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的原因就多了,包括意识形态偏见、种族偏见、利益、害怕竞争等等。所以,这些变化就逼着我们变。
- 原标题:如何准确认识中国的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感染8100例、死亡1例
2022-10-24 07:15 美国一梦 -
“没谈成,约翰逊将参选”
2022-10-23 22:41 不列颠 -
为让孕妇戒烟,英国一地决定为她们免费提供电子烟……
2022-10-23 21:58 不列颠 -
“苏纳克赢不了,他连英国人都不是”
2022-10-23 21:29 不列颠 -
朝鲜越南老挝古巴领导人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2022-10-23 21:26 聚焦二十大 -
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即将离任,引用泰戈尔诗句话别
2022-10-23 20:58 -
“失去中俄,德国经济模式正在崩溃”
2022-10-23 19:12 欧洲乱局 -
-
枪杀2名护士!美国假释犯人在医院开火
2022-10-23 18:02 -
印度计划明年6月发射第三次探月任务飞船,再次挑战软着陆
2022-10-23 15:58 航空航天 -
两大热门继任人选,偷偷见了一面
2022-10-23 14:36 不列颠 -
12岁女孩遭虐杀震动法国,马克龙首次发声
2022-10-23 11:14 法国见闻 -
朔尔茨辟谣:普京未向德国威胁要升级俄乌冲突
2022-10-23 09:23 德意志 -
在巴基斯坦完成防洪减灾指导任务,中国专家组回国
2022-10-23 09:05 巴铁 -
美疾控中心主任沃伦斯基阳性
2022-10-23 08:49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24937例、死亡143例
2022-10-23 07:21 美国一梦 -
俄罗斯发射首颗“球体”项目卫星
2022-10-23 07:20 俄罗斯之声 -
-
38.6%!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速贡献超G7,华春莹:可以永远相信中国
2022-10-22 21:55 中国经济 -
中国政府专家组圆满完成任务后从巴基斯坦回国
2022-10-22 21:14 巴铁
相关推荐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1“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0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12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