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晋京:新增专利超39万,多少来自美国本土?看数据吓一跳
最后更新: 2020-06-03 08:39:13四、“美国创新”怎样点亮“技能树”?
这个时候同“美国创新”的历史实际情况对照,这里不得不提到雅各布•希夫,他在19世纪70年代从德国到了美国。美国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希夫奠基形成的。
当时希夫帮美国铁路修建公司融资,希夫对于铁路的理解比同时代其他人更深刻。希夫说铁路最大的意义不是把铁路沿线的地点联起来,而是创造出整个铁路周边地区的“流域”市场。铁路真正重要的目的或真正重大的意义是,一条铁路连接起了两个比较大的城市,铁路中间的地方哪怕是种地或者开矿,都是有利可图的。所以,铁路周围会新建出来很多工厂,甚至于产生新的城市,甚至这就是美国的发展史,美国很多地方是先有了铁路,或者更晚点有了高速公路才有的新兴城市。
最初的创新往往来自于一些个人或小的公司。二战之前产生最多原始创新的地方不是美国,是欧洲,但“美国创新”的特点在于,很多欧洲的发明在美国能够长大。在欧洲也不能把这个企业做大,为什么美国能够做大呢?核心原因是什么?
这样就要进入到创新的本质和核心,不是说美国人有企业家精神,欧洲人没有企业家精神,这是说不通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从前面概貌性认识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最重要的是钱或者美国有创新的这种东西的市场,直到现在美国有很多大的互联网企业,但欧洲没有。为什么欧洲没有大型互联网企业呢?因为欧洲的语言种类太多,使用单一语言的人在同一个国家,可能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也就8000多万人,在欧洲搞一个互联网企业,能够让它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最大规模也就是在8000多万人的市场里开展业务。但美国早在刚刚创建的时候,它的市场规模就已经比西欧单独一个国家要大了。
同时钱是很重要的因素,钱是“美国创新”能力的第一大要素。雅各布•希夫为什么从德国到美国从事金融呢?1848年一场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这场革命催生了《共产党宣言》。因为1848年革命,整个欧洲发生了动乱,不少移民到了美国,这其中有大量的创新人才。1848年美国迎来了大量来自欧洲的创新人才。
1848年,美国旧金山发现了金矿,在那个时候黄金是货币。美国有钱有人,还有广大的地理空间,这个时候只要把金矿转化成修建铁路的要素,铁路周边的城市就能够成长起来。所以,“美国创新”最初的第一个资源是金矿和来自欧洲的人才,带来了美国技术基因的多样化。
后来在货币方面,美国信用货币开展的比较早,同时在大规模开展。创新需要大量的钱,而且还要摧毁原来经济和社会中运行的很多东西,成本很高,美国没有这方面的历史负担,就能够把创新堆出来。
“美国创新”能力的第一大要素是钱,第二大能力是市场规模,第三大是进步空间,是指让市场空间和分销空间从地理空间扩大到所有人,也包括从现实空间到数字空间中。最后是技术基因多样化,核心一点是科学哲学的发展,在托马斯•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里面提出了“范式”。
《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讲,创新、变革就是以循环和组合两种方式交替出现的,可以包含循环因素,可以包含组合因素进行的创新。循环是指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东西,在新的条件下作用一遍。组合是指不同的东西组合成一个新东西。美国有大量外国移民,带来了技术基因。真的是因为他们有企业家精神所以能够把创新做成企业,把企业变大,变成参天大树吗?
创新是很花钱的,所以成本摊销是创新唯一的核心因素。每个芯片的研发成本特别高,新上一条芯片生产线是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每一种芯片的开发者也是海量投资,按照几十亿美元投资。这么高的投资靠什么赚钱?基本上前80%销量都是亏本的,超过80%以后到90%之间能够打平,到90%以上就相当于完成成本摊销,是纯赚钱的。如果销量达不到80%,这个研发最后肯定是不赚钱纯粹亏本的。
按照《科学革命的结构》,人类创新就是循环和组合。什么东西以新的组合出现,或者以前的东西能够按照循环的方式出现到现在,实际上是找到某种办法让它进行成本摊销。这是美国在20世纪0年代、90年代迅速超过了苏联的原因。
进入到电子芯片年代,苏联及它的周边市场约5亿人口,但美国拉上了中国后找到了巨大市场,能够迅速将科技成本降到最低,让科技以低成本方式改变世界。核心的因素就是成本摊销,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找到摊销途径的能力,组合起来成本很高,让企业长大就必须成本摊销。
- 原标题:“美国创新”死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央行:两项货币政策创新工具直达实体,并非QE
2020-06-03 08:15 中国经济 -
上交所:寒武纪、路德环境科创板首发过会
2020-06-02 17:16 上市公司 -
李克强在青岛与海尔创客交谈
2020-06-02 16:50 上市公司 -
茅台超越工行沪市第一,五粮液“制霸”深市
2020-06-02 14:30 股市 -
数万杭州人“打新”!楼市“套利”者蜂拥而至
2020-06-02 08:18 中国房市 -
不到一个月,中芯国际“回A”已获上交所受理
2020-06-01 17:46 上市公司 -
董明珠谈分红:我举债买格力股票,巴不得多分点
2020-06-01 17:24 上市公司 -
李源祥正式出任友邦CEO兼总裁,年薪5000万
2020-06-01 16:37 保险 -
中芯国际回A获力挺:两大国资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
2020-06-01 16:03 上市公司 -
美国打压华为致3nm工艺延期半年?台积电否认
2020-06-01 15:03 华为 -
制造业PMI连续3月在荣枯线上方,外媒:海外需求仍疲软
2020-06-01 11:42 经济晴雨表 -
开业不满1年增资超一倍,中信消费金融获准“输血”
2020-06-01 10:57 金融圈 -
前格芯中国区总经理加盟中芯国际:挖掘更多先进制程客户
2020-06-01 10:27 上市公司 -
为了华为,台积电聘两名白宫说客
2020-05-30 20:53 大公司 -
特朗普“靴子落地”,中概股普涨
2020-05-30 11:59 中美关系 -
梁振英点名汇丰:一周多了,还未就国安法表态
2020-05-29 16:54 香港 -
几乎天天买,恒大2年后重启回购潮已耗资近15亿港元
2020-05-29 14:04 上市公司 -
美方威胁制裁香港,明晟作出选择
2020-05-29 12:11 金融圈 -
浦发银行拟出资100亿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2020-05-29 08:55 金融圈 -
小摩高位减持康希诺过半持股,涉资近12亿港元
2020-05-28 17:21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49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67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